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失效聚集度改进自适应随机测试算法
侯韶凡, 于磊, 李志博, 李刚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4): 1070-107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4.1070
摘要532)      PDF (837KB)(503)    收藏
对于现有的自适应随机测试(ART)算法针对点状失效模式普遍存在有效性和效率均比随机测试(RT)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失效聚集度的自适应随机测试(CLART)算法,对传统的ART——固定候选集(FSCS)、区域排除随机测试(RRT)等算法进行改进。首先,根据被测程序的输入域估计主失效聚集度,确定局部搜索区域;然后,在区域内使用传统ART算法生成若干测试用例(TC)进行测试;若未发现错误,重新选择局部区域生成TC;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发现错误。仿真实验显示在点状失效模式和块状失效模式下CLART算法的有效性比FSCS算法提高约20%,效率比FSCS算法提高约60%。实验结果表明CLART算法利用多个局部区域依次搜索可以快速锁定引发失效输入分布密集高的失效区域,从而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缠绕模型及其容错路由机制
于磊磊, 周永利, 黄玉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3): 606-60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3.606
摘要557)      PDF (788KB)(425)    收藏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不相交多路径路由中的路径过长问题和缠绕多路径路由中的容错削弱问题,提出一种多路径缠绕模型及其容错路由机制。首先,提出将多路径缠绕量化的思想,通过建立多路径缠绕模型将多路径的缠绕性量化,并通过容错概率模型建立多路径缠绕性与路由容错性的理论关联;其次,基于多路径缠绕模型,通过局部调整多路径的相交度建立容错路由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典型多路径路由算法——顺序分配路由(SAR)和能量有效容错多路径路由(EEFTMR)上应用该容错路由机制,能有效提高算法的数据包传输成功率,并一定程度上优化算法的能量有效性和端到端传输延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软件层次化模型的软件测试数据生成
徐炜珊, 于磊, 冯俊池, 侯韶凡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12): 3454-346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12.3454
摘要782)      PDF (1080KB)(451)    收藏
针对基于Markov链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在测试数据生成时不考虑软件的结构信息,生成的测试数据集对代码路径的覆盖能力以及缺陷检测能力都较低的问题,将统计测试与基于Markov链模型的测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模型——软件层次化模型。该模型涵盖了软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同时描述了软件内部结构信息。还给出了该模型测试数据集的生成算法:首先生成符合使用情况的测试序列,然后为测试序列生成覆盖软件内部结构的输入数据。通过针对示例软件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Markov链模型的测试方法对比,基于软件层次化模型的测试在满足软件测试充分性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数据集的代码路径覆盖能力和缺陷检测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蜕变关系构造方法
侯雪梅, 于磊, 张兴隆, 李志博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10): 2990-299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10.2990
摘要760)      PDF (783KB)(548)    收藏
针对面向对象软件类级测试中方法序列调用时的Oracle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数规格的面向对象蜕变关系构造方法,并根据此方法进行蜕变测试。首先基于代数规格给出面向对象测试中蜕变关系的构造准则,然后根据构造准则对GFT(Generating a Finite number of Test cases)算法中范式构造蜕变关系方法进行改进,最后通过一个整数栈类对提出的蜕变关系构造准则进行了验证测试,并与GFT算法中范式构造蜕变关系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似的变异检测率下,改进后的方法使得构造的蜕变关系冗余度降低了66%,验证了改进的蜕变关系构造方法有更低的蜕变关系冗余度,提高了软件测试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网络拓扑优化的WSN最小跳路由算法
于磊磊 柴乔林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11): 2908-0910.  
摘要1843)      PDF (607KB)(1474)    收藏
以节能为主要目标,基于最小跳路由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优化的WSN最小跳路由算法——MH-TO算法。该算法采用折半匹配的功率调整策略对网络拓扑进行优化,并引入“塔模型”实现节点的最小跳信息的学习,使得信息包路由时沿着最小跳的路径向sink节点传送。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最小跳数场的自组织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降低能量消耗并均衡能量负载,从而显著延长网络的生存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一种支持大规模数据逻辑函数优化的改进选拔算法
叶静 于磊 曾光裕 白燕
计算机应用   
摘要1294)      PDF (843KB)(1145)    收藏
选拔算法是两级逻辑综合中求解最小化覆盖的经典方法之一,但在输出变量集合和质立方体集合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采用选拔法求最小化覆盖存在空间复杂度高、求解时间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求解多输出函数最小化覆盖的改进选拔算法。利用相交迭代和局部搜索的思想,分别对选拔法的极值运算和分支处理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现有计算机资源条件下,该算法为大规模数据条件下逻辑函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一种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
于磊磊 柴乔林 刘鑫 王春雷
计算机应用   
摘要2180)      PDF (923KB)(2134)    收藏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同业务对QoS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QoS路由算法—EBQoS算法。算法通过记录邻居节点到Sink节点的最小跳数信息建立到Sink节点的多条路径,并根据信息包的QoS要求和节点剩余能量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路由。通过仿真实验与顺序分配路由(SAR)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在提供差别服务和提高网络生存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算法
王春雷 柴乔林 王华 于磊磊 刘鑫
计算机应用   
摘要2000)      PDF (956KB)(2180)    收藏
针对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簇的节能路由算法—CESR算法,算法采用逐步求解的方式,将整个网络分成若干个交叠簇,整个网络有簇间和簇内两级拓扑。节点在选择路由时先根据簇间拓扑选择簇路由,当数据经过某个簇进行转发时,边界节点根据簇内拓扑产生簇内路由,算法尽量选择消耗能量值最小的路径转发数据,并且能够避免低能量节点,算法存储开销和控制消息相对较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