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迁移学习的古壁画朝代识别
张慧斌, 冯丽萍, 郝耀军, 王一宁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6): 1826-183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071008
摘要371)   HTML15)    PDF (1804KB)(236)    收藏

卷积神经网络(CNN)已成功用于敦煌古壁画的朝代分类。针对敦煌壁画的数据量有限,采用某些数据增强方法对训练集进行扩充时反而会降低预测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迁移学习的残差网络(ResNet)模型。首先,改进了残差网络的残差连接方式;然后,使用极化自注意力(POSA)模块帮助网络模型提取图像的边缘局部细节特征和全局轮廓特征,增强网络模型在小样本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最后,改进分类器的算法,提高网络模型的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敦煌壁画DH1926小样本数据集上,取得了98.05%的朝代分类准确率,与标准的ResNet20网络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朝代识别准确率提高了5.21个百分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社交网络影响的不良信息扩散建模及最优控制策略
冯丽萍, 韩琦, 周志刚, 白增亮
计算机应用    2020, 40 (3): 735-73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9081384
摘要634)      PDF (585KB)(355)    收藏
针对已有不良信息传播模型没有考虑不同社交网络间信息扩散情况,利用图论中的连通性原理,建立了多个社交网络间不良信息扩散的动力学模型,并且将优化控制理论应用到模型中。通过最优控制原理,证明了最优控制策略的存在性,进一步得到了不良信息扩散的优化控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引入优化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抑制不良信息扩散规模,而且控制策略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另外,通过模拟不同社交网络间是否有信息相互传递,发现社交网络间的信息传递会增大不良信息扩散的规模和速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考虑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网络病毒传播建模
冯丽萍, 韩燮, 韩琦, 郑芳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10): 2899-290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8040850
摘要594)      PDF (761KB)(494)    收藏
针对已有病毒传播模型都没有考虑不同社交网络间的用户交互行为对网络病毒传播规律的影响,建立了考虑不同社交网络用户交互行为的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利用稳定性理论分析了模型反映的网络病毒传播动力学性态,得到了控制网络病毒传播的基本再生数的精确数学表达式。进一步,采用龙格-库塔数值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再生数是网络病毒扩散基本态势的直接决定因素,当基本再生数的值小于等于1时,随着时间演化,网络病毒的扩散会被彻底控制。另外还发现,分散用户到不同社交网络更有利于缓解网络病毒的扩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博弈论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出口检测策略分析
卜俊蓉, 冯丽萍, 石琼, 宋礼鹏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4): 968-97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04.0968
摘要604)      PDF (499KB)(693)    收藏

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作为网络信息的汇聚者和分发者是最佳的网络病毒防御方。但ISP出于对成本和代价的考虑,通常只检测流入信息而忽略流出信息。为此,对ISP在整个网络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出口检测策略,以期对ISP进行策略选择提供参考。该方法的主要思路为:首先,建立了ISP与攻击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和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其次,在考虑网络病毒动态传播的情况下,分析了ISP的出口检测策略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不采取出口检测时,ISP自身被入侵的风险会增大;当采取出口检测时,不仅ISP自身的收益会提高,而且有助于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性。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P2P僵尸网络的传播建模与分析
冯丽萍, 宋礼鹏, 王鸿斌, 赵青杉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1): 68-7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01.0068
摘要699)      PDF (543KB)(624)    收藏

为了有效控制自愿式P2P僵尸网络的大规模爆发,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僵尸网络的传播规律.首先,根据僵尸网络的形成过程,建立了一个时滞微分方程模型;其次,通过详细的数学分析得出了有效控制僵尸网络的阈值表达式;最后,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当基本再生数的值小于1时,僵尸网络可以被完全控制;否则,安全防御措施只能减小僵尸网络的规模.模拟结果还表明,降低僵尸程序的感染率或提高网络节点的免疫率,可以有效控制僵尸网络的爆发.实际网络管理中,可以通过不均匀分布网络节点、及时下载漏洞补丁等措施控制僵尸程序的传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P2P僵尸网络的有效免疫措施
冯丽萍 韩琦 王鸿斌 康苏明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09): 2617-2619.   DOI: 10.3724/SP.J.1087.2012.02617
摘要1140)      PDF (588KB)(594)    收藏
为了深入分析影响对待(P2P)僵尸网络传播的因素,从动力学的角度刻画了P2P僵尸网络的形成过程。首先,根据P2P僵尸网络形成的过程建立了一个微分方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免疫措施对计算机恶意软件传播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导出了消除P2P僵尸网络的有效免疫率;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有效免疫区域,随机仿真验证了有效免疫区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合理的免疫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僵尸网络的爆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改进的SIR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冯丽萍 王鸿斌 冯素琴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7): 1891-1893.   DOI: 10.3724/SP.J.1087.2011.01891
摘要1470)      PDF (435KB)(1640)    收藏
通过分析已有网络病毒模型的不足,结合现实情况,根据生物学中的传染病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具有预先免疫措施的SIR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网络中节点数量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此外,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高预先免疫率和控制节点流动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