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骨架图与混合注意力的视频行人异常检测方法
刘禹含, 吉根林, 张红苹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4, 44 (8): 2551-255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3081157
摘要193)   HTML3)    PDF (2081KB)(34)    收藏

近些年,许多利用人体骨架图检测视频异常的研究在描述人体骨架连接强弱时,只考虑到直接相连的节点,关注的运动区域较小且忽略了局部特征,很难准确检测行人异常事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骨架图与混合注意力的视频行人异常检测方法(PAD-SGMA)。首先,扩展骨架点之间的关联,连接根节点与未直接相连的节点,并划分人体骨架图,获取人体骨架局部特征,在图卷积模块中利用静态全局骨架、局部区域骨架和基于注意的邻接矩阵来捕获层次表示;其次,提出新的时空通道混合注意图卷积网络,增加混合注意力模块,关注空间和通道关系,帮助模型增强区分特征且不同程度地关注每个关节。为了验证所提模型,在大规模的公开标准数据集ShanghaiTech Campus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GEPC(Graph Embedded Pose Clustering)相比,PAD-SGMA的AUC(Area Under Curve)提高了0.018。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Aloha算法的帧长及分组数改进研究
徐圆圆 曾隽芳 刘禹
计算机应用   
摘要1814)      PDF (596KB)(1241)    收藏
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一类解决多标签间碰撞问题的防碰撞算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算法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目前最常用的动态帧时隙算法,在分析其帧长调整方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帧长及分组数动态调整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改进方案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效率和稳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EPC Gen2标准防碰撞方案的研究与改进
徐圆圆 曾隽芳 陈琳 刘禹
计算机应用   
摘要1199)      PDF (493KB)(1001)    收藏
EPC Gen2标准中对防碰撞算法的规定比较灵活,因此设计合理的算法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在EPC Gen2标准防碰撞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其在附录中推荐的Q值调整算法及多标签读取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新的Q值调整算法及改进的时隙随机Aloha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可增加系统吞吐率,降低标签识别延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