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自适应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吴斌, 卢红丽, 江惠君
计算机应用    2020, 40 (6): 1654-166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9111881
摘要662)      PDF (864KB)(692)    收藏
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是一种新型的聚类算法,具有调节参数少、无需迭代求解、能够发现非球形簇等优点;但也存在截断距离无法自动调节、聚类中心需要人工指定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DPC(ADPC)算法,实现了基于基尼系数的自适应截断距离调节,并建立了一种聚类中心的自动获取策略。首先,综合考虑局部密度和相对距离两种因素以重新定义簇中心权值计算公式;然后,基于基尼系数建立自适应截断距离调节方法;最后,根据决策图和簇中心权值排序图提出自动选取聚类中心的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DPC算法可以根据问题特征来自动调节截断距离并自动获取聚类中心点,而且在测试数据集上取得了比几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和DPC改进算法更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混合果蝇优化算法的现场服务调度问题
吴斌, 王超, 董敏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9): 2706-271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8010159
摘要649)      PDF (947KB)(409)    收藏
员工技能熟练程度对现场服务调度问题(FSSP)的执行效率有极大影响,现有研究中未考虑员工技能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首先以员工的旅行时间、服务时间和等待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考虑员工技能熟练程度的FSSP模型;然后,提出混合果蝇优化算法(HFOA)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根据问题特征和算法特点,设计了基于矩阵的编码方法;定义了两类矩阵操作,提出了3种搜索算子,重构了果蝇优化算法(FOA)的嗅觉搜索和视觉搜索过程;为了提升算法性能,构造了基于最邻近插入启发式算法的初始化算子;最后,通过典型实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遗传算法(GA)、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过程(GRASP)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数据显示,与其他两种算法相比,HFOA在均值和最优值方面表现更优秀。结果表明改进初始化方法和搜索策略后,HFOA在优化的精度和稳定性上优于其他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的并行化推荐算法
曾雪琳, 吴斌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2): 316-32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2.0316
摘要646)      PDF (1398KB)(1362)    收藏
针对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在利用签到记录进行兴趣点(POI)推荐时不能充分利用签到信息所隐含的偏好、位置和社交网络信息而损失准确率的问题,以及传统的单机串行算法在大数据处理能力上的弱势,提出一种基于位置和朋友关系的协同过滤(LFBCF)算法,以用户历史偏好为基础,综合考虑用户社交关系网络进行协同过滤,并以用户的活动范围作为约束实现对用户的兴趣点推荐。为了支持大数据量的实验,将算法在Spark分布式计算平台上进行了并行化实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Gowalla和Brightkite这两个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数据集,分析了数据集中签到数量、签到位置之间距离、社交关系等可能对推荐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以此来支持提出的算法。实验部分通过与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等经典算法在准确率、F-measure上的对比验证了算法在推荐效果上的优越性,并通过并行算法与单机串行算法在不同数据规模上加速比的对比验证了算法并行化的意义以及性能上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可满足性模理论求解器的程序路径验证方法
任胜兵, 吴斌, 张健威, 王志健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10): 2806-281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10.2806
摘要553)      PDF (797KB)(506)    收藏
针对程序中因存在路径条数过多或复杂循环路径而导致路径验证时的路径搜索空间过大,直接影响验证的效率和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满足性模理论(SMT)求解器的程序路径验证方法。首先利用决策树的方法对复杂循环路径提取不变式,构造无循环控制流图(NLCFG);然后通过基本路径法对控制流图(CFG)进行遍历,提取基本路径信息;最后利用SMT求解器作为约束求解器,将路径验证问题转化为约束求解问题来进行处理。与同样基于SMT求解器的路径验证工具CBMC和FSoft-SMT相比,该方法在对测试集程序的验证时间上比CBMC降低了25%以上,比FSoft-SMT降低了15%以上;在验证精度上,该方法有明显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路径搜索空间过大的问题,同时提高路径验证的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大气物理模型的快速视觉优化去雾算法
付辉, 吴斌, 韩东轩, 黄阳强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11): 3316-332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11.3316
摘要577)      PDF (840KB)(580)    收藏
针对雾霾天气条件下单幅图像降质以及现有去雾方法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以环境光物理模型为基础,引出快速视觉优化去雾算法.首先对单幅图像阈值分割找到天空区域,并结合二叉树模型定位精确的天空光矢量,进而采用改进的约束最小二乘法滤波细化粗略透射比率,保证其边缘细节较完整且受噪声影响小,最后利用环境光物理模型实现无雾图像的还原,并采用平均梯度、信息熵和视觉保真度等指标对图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自适应图像增强方法、基于独立分量的复原方法、快速可视化复原方法和暗原色先验复原方法对比,指标值较好且实时性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快速单幅图像去雾算法
张红英 张赛楠 吴亚东 吴斌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6): 1753-175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4.06.1753
摘要307)      PDF (953KB)(461)    收藏

为从降质图像中去除天气的影响,提出一种快速的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基于二色大气散射模型,针对雾天图像的亮度分布特点以及人眼的视觉特性,首先采用亮度分量来估计粗略传输图,然后采用线性空域滤波对粗略传输图进行细化处理,并利用大气散射模型得到复原图像,最后采用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拟合函数对复原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使恢复的图像更自然、清晰。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恢复的图像在对比度、信息熵和运算时间等客观评价标准上都优于现存算法,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利用多维统计方法预测网络拥塞状态
邬平 吴斌 李鑫 李俊 黄红伟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05): 1251-1254.  
摘要829)      PDF (1824KB)(823)    收藏
为在具有优先级调度网络环境下较准确地预估平均队列长度和队列等待时间这两个拥塞控制核心指标值,通过综合帕雷托分布、泊松随机过程和平均加权三种统计方法,设计一个包括数据到达过程、数据离开过程、数据优先级调度的计算模型,同时利用矩阵方法推导曲线性参数计算方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比较,两者偏差度小,验证了模型能准确预测网络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位置相关的旅游信息主动推送服务系统
田雷 郭同强 冀寿存 吴斌炜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12): 3453-3169.  
摘要1330)      PDF (801KB)(1796)    收藏
结合线性四叉树、无线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跨媒体技术,实现了一个具有高真实感、较强交互能力的旅游信息主动推送服务系统。该系统以GIS矢量数据为空间索引,互动式旅游知识共享平台和导游手段为表现内容,且加载文字、图像和音视频等数据,并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跨媒体数据统一建模,以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组织和管理。与现有的电子导游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高效且低成本、信息时效性高和表现手段真实感强等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SRTP协议包索引维护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吴斌; 潘雪增; Douglas L. Whiting
计算机应用   
摘要1620)      PDF (594KB)(1122)    收藏
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SRTP)给RTP流提供了机密性、完整性以及抗重播攻击等安全特性。实现SRTP的难点之一是SRTP包索引的计算以及ROC与s_l的更新。分析并改进了RFC3711中提供的包索引维护算法,以提高在硬件流水和多处理器体系结构下SRTP的性能,并以Hifn公司的HIPP芯片实现为例比较了算法改进前后的区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