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在移动云安全中的应用
张小红, 涂平生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4): 931-936.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4.0931
摘要535)      PDF (924KB)(448)    收藏
针对移动终端频繁更新数据效率低、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密技术和编码技术的存储分割编码技术。首先,将移动终端的数据进行等分分割后存储在云端,通过编码技术标记每份数据;然后,用户在更新数据时下载相应数据块信息进行更新;最后,更新完的数据块通过重新编码,加密上传到云端相应位置,组合成完整的数据进行存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移动云安全方案(AES加密方案和RC编码),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在频繁更新云端数据时节省了文件转换时间,同时大幅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消耗。该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更新数据的效率及移动终端的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增强了移动云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对于移动终端频繁更新云端数据的需求,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自适应树形分组的盲分离射频识别系统防碰撞算法
穆宇超, 张小红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1): 19-2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01.0019
摘要1076)      PDF (583KB)(530)    收藏

针对单天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阅读器不能同时识别多个标签造成标签识别率较低的问题,结合多天线技术及基于标签ID号序列的二叉树时隙分组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树形分组的盲分离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首先根据RFID系统中天线的个数调整阅读器查询码码长并发送查询信号,将符合条件的响应标签分配到相应的时隙中,使每一个时隙中的标签数小于或者等于阅读器的天线数,满足盲源分离(BSS)的多天线系统识别标签的条件,从而达到同时且快速识别多个标签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同样采用多天线技术的基于位隙动态分组的盲分离(BSDBG)算法相比,当天线个数为4~32时,所提算法的标签识别速度提高了20%~69%,标签识别率提高了60%~88%,同时该算法复杂度低,硬件开销小,实现相对简单,有利于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超高频RFID系统的CRC分组ALOHA算法优化
张小红 卢娟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9): 2742-2746.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4.09.2742
摘要334)      PDF (772KB)(458)    收藏

标签冲突增加了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时间开销和能量损耗,降低了识别速度,随着标签数量的不断增加,冲突更加明显,系统性能急剧下降。为了解决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在分析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标签分组的帧时隙ALOHA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标签自身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码将标签分组,记录标签组的组号,按照组号的顺序依次识别,从而减少同时响应阅读器命令的标签数量;针对识别过程中的时隙选择冲突问题,可以通过混沌系统产生均匀分布的伪随机数,对进入识别状态的标签随机选择时隙号,使标签在一帧内选择的时隙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减少标签碰撞的次数。与传统算法的对比实验中:当待识别标签数量相等时,优化算法识别完标签所需命令数更少,且所用命令数与标签数目呈近似线性关系;当待识别的标签数量小于256时,优化算法的标签识别速度提高率稳定在50%;当待识别的标签数量大于256时,优化算法能使标签识别速度提高率达80%。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算法识别标签的速度更快,且随着标签数量的增加,其优势更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