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面向空气质量的时空混合预测模型
黄伟建, 李丹阳, 黄远
计算机应用    2020, 40 (11): 3385-339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0040471
摘要419)      PDF (902KB)(715)    收藏
由于城市中各区域空气质量同时存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相关性,而传统深度学习模型结构比较单一,并且难以从时空角度进行建模。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同时提取空气质量间复杂时空关系的STAQI模型用于空气质量预测。该模型由局部组件和全局组件构成,分别用于描述本地污染物浓度和邻近站点空气质量状况对目标站点空气质量预测产生的影响,并利用加权融合组件输出获得预测结果。在全局组件中,利用图卷积网络改进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输入部分,从而提取出输入数据中的空间特征。最后将STAQI模型与多种基准模型和变体模型进行对比。其中,STAQI模型与门控循环单元模型和全局组件变体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下降约19%和16%。结果表明STAQI模型对于任意时间窗口都具有最佳预测性能,并且对不同目标站点的预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共邻节点相似度的社区划分算法
付立东, 郝伟, 李丹, 李凡
计算机应用    2019, 39 (7): 2024-202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9010183
摘要605)      PDF (827KB)(394)    收藏

复杂网络中的社区结构能帮助人们认识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针对目前多数社区划分算法准确率低、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共邻节点相似度的社区划分算法。首先,为了计算节点间相似度值,提出了相似度模型,该模型通过将被测节点对的邻居节点引入一并计算,提高了相似度度量的准确性;然后,计算节点局部影响力值,能客观地表现出节点在所处网络中的重要性;其次,结合节点相似度值和节点局部影响力值对节点进行层次聚类,完成网络社区结构的初步划分;最后,通过聚合初步划分的子社区,获得复杂网络的最优模块度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的社区特征模糊时,与新的基于局部相似度的社区发现算法(CDALS)相比,所提算法的准确率提高了14%,证明了所提提法更能够准确、有效地划分复杂网络的社区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控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张艳升, 李喜旺, 李丹, 杨华
计算机应用    2019, 39 (5): 1512-151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8091928
摘要909)      PDF (956KB)(627)    收藏
针对工控系统中传统的异常流量检测模型在识别异常上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异常流量检测模型。该模型以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为核心,主要由1个卷积层、1个全连接层、1个dropout层以及1个输出层构成。首先,将实际采集的网络流量特征数值规约到与灰度图像素值相对应的范围内,生成网络流量灰度图;然后,将生成好的网络流量灰度图输入到设计好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中进行训练和模型调优;最后,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工控网络异常流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识别精度达到97.88%,且与已有的精度最高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测精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面向上颌骨骨折复位手术的虚拟系统设计
李丹妮, 刘奇, 田琪, 赵雷昱, 何凌, 黄韫栀, 张劲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6): 1730-173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06.1730
摘要641)      PDF (660KB)(484)    收藏

基于3D计算机触觉视觉交互(CHAI3D)和开放图形库(Open GL)等开源软件,设计了针对上颌骨复位手术的仿真系统。使用真实病例的CT图像搭建虚拟场景,通过Geomagic力反馈设备对虚拟模型进行三维操作并输出触觉反馈。在原有单点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多个中介代理的多点碰撞算法,避免了虚拟手术工具的手柄插入虚拟器官的不实仿真;通过力反馈设备对头颅骨模型进行选择、移动和旋转,模拟手术中对头颅骨的移动和放置。系统可用于训练医学院学生,也可用于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频域多尺度图像显著区域提取方法
杨大伟 宋程程 李松江 李丹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6): 1731-173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4.06.1731
摘要208)      PDF (607KB)(269)    收藏

针对显著区域提取算法中不能保留图像边缘及内部细节不充实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的多尺度提取方法。对图像在不同分辨率尺度下进行傅里叶变换并计算剩余频谱,以此去除冗余得到显著信息,经反变化归一化得到显著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行有效,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在保留显著区域边缘的同时能均匀突出整个显著目标,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ROC)评价方法上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功率控制和冲突避免的无线Mesh网络低能耗MAC协议
李丹 葛志辉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4): 912-915.   DOI: 10.3724/SP.J.1087.2013.00912
摘要859)      PDF (600KB)(562)    收藏
为了解决IEEE 802.11协议在无线Mesh网络中能量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低能耗MAC协议PCCA。PCCA协议在IEEE 802.11协议的基础上加入两个核心算法,即动态功率控制算法(DPCA)和冲突避免算法(CAA),以此降低能耗。DPCA通过接收节点计算发送节点所需的最佳发射功率,降低数据发送的能耗;CAA利用邻居通信状态表对潜在的冲突进行判断,让可能引起冲突的节点进入休眠以节约能量。仿真结果表明PCCA协议最多可降低约20%的能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可信计算发展研究
马新强 Huang Yi 李丹宁
计算机应用   
摘要1510)      PDF (849KB)(2193)    收藏
可信计算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是在计算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从科学计算、容错计算到可信计算,介绍了可信计算的起源和发展,重点分析了可信计算属性、可信计算机系统和可信平台的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并对目前可信计算的研究现状和可信软件系统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的动态双种群粒子群算法
李丹 高立群 王珂 黄越
计算机应用   
摘要1739)      PDF (624KB)(1286)    收藏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点,提出了动态双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DDPSO)。该算法中两个子种群规模随进化过程不断变化,进化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且相互交换信息。将该算法应用于机组组合问题中,采用实数矩阵编码方法对发电计划进行编码,将两层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层优化问题,直接运用DDPSO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解决机组组合问题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动态合同网协议通用模型
李丹 陈利 李功丽 王光伟
计算机应用   
摘要1542)      PDF (527KB)(981)    收藏
传统的合同网协议模型通过管理Agent和承包商Agent之间招投标进行交互和协商以共同完成目标任务。但传统合同网协议模型也存在一些如协作过程中通信量大、通用性不强等问题。为此,采用面向对象Petri网,引入对象Agent,对动态合同网协议进行建模,并采用Petri网的数学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表明模型具有通用性、并发性、活性的特点且通信量减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