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人体关节点数据的攻击性行为识别
陈皓, 肖利雪, 李广, 潘跃凯, 夏雨
计算机应用    2019, 39 (8): 2235-224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9010084
摘要782)      PDF (974KB)(333)    收藏
针对人体攻击性行为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关节点数据的攻击性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利用OpenPose获得单帧图像中的人体关节点数据,并通过最近邻帧特征加权法和分段多项式回归完成由人体自遮挡和环境因素所导致缺失值的补全;然后,对每个人体定义动态"安全距离"阈值,如果两人真实距离小于阈值,则构建行为特征矢量,其中包括帧间人体重心位移、人体关节旋转角角速度和发生交互时的最小攻击距离等;最后,提出改进的LightGBM算法w-LightGBM,并对攻击性行为进行识别。采用公共数据集UT-interaction对所提出的攻击性行为分类识别方法进行测试实验,准确率达到95.4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各种角度的攻击性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认知星地混合网络中基于干扰约束的最优功率控制方法
石盛超, 李广侠, 李志强
计算机应用    2017, 37 (8): 2173-2176.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08.2173
摘要626)      PDF (739KB)(570)    收藏
在认知星地混合网络中,当卫星用户作为次级用户时,为了不影响地面主用户系统的正常工作,在上行链路中要对卫星用户进行必要的功率控制。针对衰落信道场景,选择最大化卫星用户的遍历容量(EC)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分别提出了基于峰值干扰功率约束(PIC)和平均干扰功率约束(AIC)的功率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最优发射功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卫星信道条件越好、地面干扰链路衰减越大,卫星用户的性能越好;除此之外,基于AIC的功率控制方法要优于基于PIC的功率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Richards模型参数估计和算法有效性
燕振刚 胡贺年 李广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10): 2827-283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4.10.2827
摘要222)      PDF (593KB)(524)    收藏

针对Richards模型参数估计较为困难的实际问题,提出将Richards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维无约束函数优化问题。结合谷氨酸菌体的实际生长浓度数据,在Matlab 2012b环境中,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建立适应度函数,在最小线性二乘意义下估计Richards模型中的4个参数,并建立了拟合的生长曲线和最优值变化曲线。为进一步验证算法有效性,将PSO算法与该模型传统参数估计法中的四点法和遗传算法(GA)进行了比较,以相关指数和剩余标准差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PSO算法对Richards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对模型的参数估计有着很好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SIFT特征匹配与K-均值聚类的运动目标检测
李广 冯燕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10): 2824-2826.   DOI: 10.3724/SP.J.1087.2012.02824
摘要1100)      PDF (517KB)(631)    收藏
运动摄像机情况下的运动目标检测是视频监控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运动目标,根据视频中背景与运动目标的速度不同这一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尺寸不变特征变换(SIFT)和K-均值聚类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提取视频中相邻两帧图像的SIFT特征点并进行匹配,并计算匹配特征点的运动速度,最后将运动目标和背景上的SIFT特征点K-均值聚类分析,在单运动目标、多运动目标和带有摄像头旋转情况下做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目标检测算法能够在运动背景下较好地检测到目标并保留稳定的目标局部特征,对于摄像机运动、摄像机旋转、亮度变化等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高性能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在导航信号中的应用
钱宏 李广侠 常江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4): 1145-1147.   DOI: 10.3724/SP.J.1087.2011.01145
摘要1325)      PDF (562KB)(497)    收藏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其现代化计划中选择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作为其将来的L1C电文的信道编码方案,能够获得优异的译码性能,但复杂度也相对提高,所采用随机LDPC码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硬件实现较为困难。在802.16e协议中提出的LDPC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增强型的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 码,其校验矩阵同时具有准循环结构和近似下三角结构,且最小圈长为8,克服了随机LDPC码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所构造的QC-LDPC码性能优于802.16e协议中的LDPC码和GPS L1C电文中采用的LDPC码,对我国“COMPASS”导航系统的信道编码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粒子群的关键帧提取算法
张建明 蒋兴杰 李广翠 姜靓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2): 358-361.  
摘要1365)      PDF (633KB)(1161)    收藏
关键帧提取是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中的重要一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取出不同类型视频的关键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的关键帧提取算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出视频中每帧的全局运动和局部运动特征,然后通过粒子群算法自适应地提取视频关键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不同类型的视频提取出的关键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一种改进的基于流量预测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郑宇 李广军 钱宇平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1): 124-126.  
摘要1812)      PDF (411KB)(1098)    收藏
介绍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上行带宽动态分配算法(P-DBA)。PDBA算法根据短相关业务(SRD)和自相似、长相关业务(LRD)的流量特征建立了不同的线性预测模型,并在流量变化较快时放弃预测,以减小带宽浪费;同时,在光网络单元中提出一种配合预测机制的公平调度策略。仿真表明PDBA算法比DBAM算法在端到端延时、丢包率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Kautz图的服务覆盖网带宽约束路由算法
王玉林 游红 李广军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06): 1443-1446.  
摘要1534)      PDF (672KB)(1013)    收藏
为实现服务覆盖网(SON)的服务质量保证路由,提出了一种完全分布式的带宽约束路由算法(DBRRA)。该算法以反映网络实时特性的可用带宽为路由度量,每个节点仅保持部分链路的状态,利用Kautz图的自路由特性实现带宽约束的分布式路由选择。该算法具有计算复杂性低、附加开销小、自适应性强、不产生回路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DBRRA的路由成功率接近基于全局状态带宽约束路由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光滑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收敛上界研究
李广明 熊金志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8): 2243-2244.  
摘要1245)      PDF (393KB)(1527)    收藏
Lee 等人使用光滑技术,提出了光滑支持向量分类机模型(SSVM),但该分类机的收敛上界问题尚待解决。介绍了光滑支持向量分类机模型的原理,用集合论等方法证明模型 SSVM 的收敛性,然后得到收敛上界的计算公式。成功解决了光滑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收敛上界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光滑支持向量机两种求解算法的比较
李广明 刘群锋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6): 1612-1614.  
摘要1259)      PDF (418KB)(1236)    收藏
BFGS-Armijo法和Newton-Armijo法是求解光滑模型的常用算法。分别列出用此两种算法求解光滑支持向量机模型(SSVM)的具体步骤,并用这两种算法对求解SSVM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数值实验结果表明:Newton-Armijo法的分类性能和BFGS-Armijo法基本相同,而分类效率比BFGS-Armijo法高出约26.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均匀设计的粒子群算法及其在飞控系统中的应用
李广文 章卫国 李建 刘小雄
计算机应用   
摘要1651)      PDF (191KB)(775)    收藏
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飞行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选择目标函数和如何确定初始种群和算法运行参数。针对这两个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参考模型的飞行控制系统优化策略和基于均匀设计的粒子群算法初始种群和运行参数的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优化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飞行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粒子群初始种群分布均匀,收敛速度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