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移动云服务接入控制
季正波 白光伟 沈航 张芃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7): 1897-190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4.07.1897
摘要283)      PDF (800KB)(490)    收藏

针对移动云服务中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匿名使用云存储服务的机制。在匿名身份注册部分,零知识验证和数字签名技术简化了移动云用户的密钥验证步骤,同时第三方使用户与自己的身份证书绑定,防止用户对移动云服务的恶意使用;在数据共享部分,系统通过提取共享者账号参数,用于解决因共享密钥丢失导致数据安全性降低的问题。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所提出的机制进行安全性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身份证书和共享密钥生成算法对用户隐私安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不依赖位置信息的能耗均衡拓扑控制
程琛 白光伟 赵露 沈航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4): 921-925.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4.04.0921
摘要638)      PDF (917KB)(427)    收藏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稠密部署的特点,首先提出一种不依赖位置信息的拓扑构建(LTC)算法用于构造连通支配树型结构的虚拟骨干网。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骨干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数据传输时延,引入密度控制与数据传输率控制因子以均衡虚拟骨干网能耗,提出了不依赖位置信息的能耗均衡拓扑控制(LETC)算法。LETC算法依据各个区域不同的数据传输量,调整该区域虚拟骨干节点的布置密度,同时增加低能耗节点的传输速率以减少网络时延。理论分析与仿真表明,经过优化的LETC算法相比LTC能够更有效地均衡能耗,延长网络寿命241%,减少时延28.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异构移动终端能量感知的P2P数据共享机制
杜鹏 白光伟 沈航 曹磊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8): 2112-2116.  
摘要953)      PDF (985KB)(675)    收藏
针对现有P2P数据共享网络中存在的移动终端异构性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异构移动终端能量感知的P2P数据共享机制。该机制在判断移动终端类型的同时引入能量感知模块,用于预测终端的剩余能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数据的共享策略。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移动终端的能量利用率,平衡终端的负载,延长数据共享时间,从而提高数据分发成功率。在保持文件高可用性的前提下,平均减少15%的终端能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小波分形自回归整合滑动平均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
孙勇 白光伟 赵露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4): 901-903.   DOI: 10.3724/SP.J.1087.2011.00901
摘要1323)      PDF (456KB)(577)    收藏
研究表明Internet通信流量同时呈现长相关和短相关特性。为了精确捕捉上述通信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形自回归整合滑动平均(W-FARIMA)模型的预测方法。首先通过Haar小波的方法将原始数据分解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接着采用FARIMA模型对低频信号进行建模并预测序列,然后对高频信号采用加权一阶局域法进行预测,最后利用小波重构以合成数据。实验和数学分析的方法证实了该预测模型确实能够很好地进行网络流量的长期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GM(1,1)模型的自适应链路层ARQ控制策略
靳勇 白光伟
计算机应用   
摘要1677)      PDF (676KB)(1071)    收藏
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实时流媒体传输的自适应链路层ARQ控制策略,用以提高接收方的播放质量。该策略采用跨层设计的方法,基于GM(1,1)模型预测当前的网络状态,考虑GOP可解码帧数的特性,自适应地调整ARQ参数Nmax;另一方面,在应用层采用自适应FEC策略,在视频源数据和冗余数据之间动态分配网络带宽。数学分析和仿真验证均表明,该策略能使接收方获得最大的可播放帧率,有效地提高了流媒体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无线实时流媒体传输性能的跨层优化设计
张芃 白光伟 靳勇 沈航
计算机应用   
摘要1675)      PDF (746KB)(1146)    收藏
提出一种用于无线实时流媒体传输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提高接收方的播放质量。该策略采用跨层设计的方法,利用泊松过程分析链路层数据帧的丢失,同时把链路层最大重传次数映射到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的计算中,自适应地调整MPEG视频帧的发送速率,在视频源数据和冗余数据之间动态分配网络带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使接收方获得最大的可播放帧率,有效提高流媒体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多跳Ad Hoc网络基于路由协议的拥塞控制
魏滢 白光伟
计算机应用   
摘要2052)      PDF (735KB)(1324)    收藏
为解决Ad Hoc网络的DSR路由协议在通信过程中存在拥塞问题,提出了改进DSR路由协议的思想,即联合“最短路径”和节点发送接收数据包时的“传输状态”来避免拥塞。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路由协议有效地减少了发生拥塞的几率,从而提高了无线多跳Ad Hoc网络环境下Web通信的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