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Molnar协议的安全性证明
邓强东 王立斌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3): 798-800.   DOI: 10.3724/SP.J.1087.2011.00798
摘要1529)      PDF (616KB)(1176)    收藏
Molnar协议是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双边认证协议,同时强调能够保护标签的位置隐私,而协议安全性尚未得到形式化的分析和证明。在eHa模型下,严格地证明了Molnar协议具有不可预测的强隐私性,并得到确切的安全界。协议的证明使用了基于Game的方法,将协议的隐私性紧致地归约到伪随机函数的输出与随机函数的输出多项式时间不可区分的假设上,对分析和解决RFID系统安全性问题有效而通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网络安全组件协同操作研究
杨宏宇 邓强 谢丽霞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9): 2315-2318.  
摘要1689)      PDF (560KB)(1742)    收藏
当前网络环境中安全组件难以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安全防护的整体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域分层思想的协同操作模型,采用三层结构、两级管理模式,以安全域作为实现功能的最小单元实现安全组件间的协同和管理。采用基于可扩展块交换协议(BEEP)框架的入侵检测交换协议(IDXP)实现对入侵检测消息交换格式(IDMEF)消息的传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安全协同操作模型和IDXP可以有效实现网络安全组件间的信息传输和协同操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