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历史沿革
收录情况
获奖情况
引用指标
编委会
期刊在线
文章推荐
过刊浏览
专辑专刊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投稿指南
组稿方向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常见问题
署名变更申请
单位变更申请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
引言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插图与表格规范
英文摘要书写要求
收费标准
学术诚信
联系我们
编辑部联系方式
位置示意图
期刊订阅办法
广告合作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4-01
上一期
下一期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综述
熊光泽;詹瑾瑜
2006, 26(4): 757-760.
摘要
(
)
PDF
(10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电、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现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传统方法的缺陷,介绍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法学——SoC(片上系统)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并较详细分析了支撑该方法学的相关技术。
嵌入式开发技术
常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比较分析
郁发新
2006, 26(4): 761-764.
摘要
(
)
PDF
(8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与实时系统开发过程密切相关的实时性、故障容错和标准兼容性等关键特征为基础,提出一套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性能衡量的标准,涵盖体系结构、硬件支持、调度管理、内存管理、进程间通讯、定时性能、网络支持、文件系统、驱动编程以及开发调试等关键特证。并利用该标准对常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对比,为系统研发过程中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选择提供指南。
基于PCI桥的双CPU通信技术
胡永宁;窦文华
2006, 26(4): 768-770.
摘要
(
)
PDF
(6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的总线卡大多数是基于PCI总线桥和专用处理芯片器来实现。为了在PCI总线卡上构建定制的高级应用,需要利用嵌入式CPU和操作系统。本文研究了通过PCI桥连接的双CPU环境特点,给出了通信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典型PCI桥配置和使用,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的安全网卡实例。
新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远程终端设计
2006, 26(4): 771-773.
摘要
(
)
PDF
(10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采用32位ARM控制器LPC2214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远程终端的设计和实现。分析了现有远程终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硬件和软件上的相关改进。硬件上充分利用2214集成的功能模块,软件中使用了在应用编程(IAP)技术和傅立叶参数计算算法等,开发出新型远程终端。新型终端外围电路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高,功能得到显著增强,且扩展性好,可方便地组成大规模监控网络。
嵌入式开发技术
嵌入式监控系统实现技术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牟丽;李迪;张春华;万金泉
2006, 26(4): 774-775.
摘要
(
)
PDF
(8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嵌入式监控系统的相关实现技术,通过对嵌入式监控系统可重配置要求的分析,设计了嵌入式监控系统各功能模块。并以二次纤维造纸废水处理的中试系统为对象,采用Windows CE.NET操作系统验证了所设计的嵌入式监控系统的可行性。
图形图像与多媒体
建立Avatar感知能力与自主行为选择模型的新方法
陈中育;周晴红;朱响斌
2006, 26(4): 776-779.
摘要
(
)
PDF
(11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人脸重构系统与智能虚拟环境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建立虚拟人感知能力与行为选择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把虚拟人(Avatar)当成一个Agent,它在虚拟场景中能够识别三维物体以及利用传感器计算物体的运动方向。Avatar的行走采用骨架模型来进行仿真,并且其行走行为由七个基本动作行为组成。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法是具有较好的效果。
基于电场通量特征的3D模型检索方法
刘玉杰; 李宗民; 李华
2006, 26(4): 780-783.
摘要
(
)
PDF
(8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的应用背景和现有算法进行了研究。结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静电场电通量描述子,在三维模型的模拟电场中设置测试球壳,计算各个测试球壳内部的电通量,用以描述三维模型。该描述子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不变的特征,并对噪声有较强的鲁棒性。实验证明该描述子具有较强的检索能力。
FCM算法用于灰度图像分割的初始化方法的研究
匡泰; 朱清新; 孙跃
2006, 26(4): 784-786.
摘要
(
)
PDF
(5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但其算法初始聚类中心集是随机选取的,从而造成算法的性能强烈的依赖聚类中心集的初始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项式求解的FCM(PFCM)算法,该算法基于求解多项式的根来确定数据集初始聚类中心集,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初始聚类中心集问题,使数据初始聚类中心集代表了数据集类别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FCM算法得到聚类中心集的近似最优解。
基于正交Legendre矩的虹膜识别算法
马丽红; 张学东; 赵忠夫
2006, 26(4): 787-789.
摘要
(
)
PDF
(7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正交Legendre矩实现对虹膜图像的特征提取。根据该算法得到的每一位特征向量都包含了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信息和位置信息。与基于矩的其他特征提取算法相比,它不仅有良好的鲁棒性,而且还保留了图像的二维信息。实验结果充分表明, 该算法是合理有效的。
基于改进NMFSC方法的人耳识别
张玉;穆志纯
2006, 26(4): 790-792.
摘要
(
)
PDF
(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人耳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稀疏性受限的非负矩阵因子(NMFSC)方法,通过增加一个使系数矩阵尽可能正交的约束条件来定义原目标函数,给出求解该目标函数的迭代规则,并证明迭代规则的收敛性。同时对人耳进行子区域划分,根据聚类规则对各子区域选择适当的权值,实现局部相似度到整体相似度的最佳映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基于遗传算法的异构分布式并行分形图像压缩算法
叶文珺; 郑鸯; 耿新民
2006, 26(4): 793-796.
摘要
(
)
PDF
(8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一种有效的基于遗传算法和迭代函数系统(IFS)的二值图像压缩的基本思想和实现算法。同时,根据现有的并行遗传算法的框架,实现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异构分布式并行分形图像压缩基本模型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模型的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布式并行算法有较强的搜索能力,算法效率、可移植性较高,能找到近似最优的IFS解,其解码图像十分相似于原图像,并有很高的图像质量及压缩比。
自适应块匹配搜索算法研究
张培珍; 江华俊; 沈玉利
2006, 26(4): 797-798.
摘要
(
)
PDF
(5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从视频序列提取运动矢量,进行有效的视频检索,对现存的运动特征的提取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块匹配搜索的全局运动特征提取方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大大提高搜索速度的同时,能够获得几乎与全搜索算法相同的峰值信噪比(PSNR)。
基于MPEG-4视频流的QoS映射研究
马志卫;张占军
2006, 26(4): 799-802.
摘要
(
)
PDF
(6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XVID和实时传输协议(RTP)提出了一种MPEG-4视频流的服务质量(QoS)映射管理方法。分析了MPEG-4视频流特点、编解码软件和QoS分层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RTP协议的QoS管理逻辑结构、不同层次上的QoS参数,即应用层和系统层QoS参数,以及应用层到系统层QoS参数的映射算法。在模拟网络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QoS参数的映射算法能够保证MPEG-4视频流的服务质量。
信息安全
基于快速收敛遗传算法的S盒的优化算法
殷新春;杨洁
2006, 26(4): 803-805.
摘要
(
)
PDF
(4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遗传算法来对S盒进行优化,并引入了启发式变异策略。实验表明,这种变异规则能够显著地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可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此外,采用最佳个体保存法的选择策略可以减少额外的计算量。基于该方法,给出了6×6的S盒优化的完整程序描述,并获得了一批高非线性度和低差分均匀度的S盒。
基于前馈多层感知器的网络入侵检测的多数据包分析
周炎涛; 郭如冰; 李肯立; 吴正国
2006, 26(4): 806-808.
摘要
(
)
PDF
(5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型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将截获的数据包结合历史数据包数据库进行协议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入侵行为的相关数据包,然后采用前馈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这些相关的数据包进行回归分析,最终获得检测结果。该模型与传统采用单数据包检测方式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模型相比,具有更低的漏检率。
一种基于双线性配对的可验证秘密分享方案
李彬;郝克刚
2006, 26(4): 809-811.
摘要
(
)
PDF
(5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配对的可验证秘密分享(VSS)方案,并证明该方案是IND-CCA2安全的。该方案的效率略高于同类的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CDLP)方案,同时加密结果也较小,可适用于带宽要求较小的环境。最后给出了该方案基于的椭圆曲线安全性分析,以指导该方案的实施。
一种抵抗共谋攻击的数字视频水印算法
周惠;徐涛;武小川
2006, 26(4): 812-814.
摘要
(
)
PDF
(9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视频水印在共谋攻击中的鲁棒性,在离散余弦变换域,对视频内容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印信息和水印位置信息同时关联于嵌入点内容的算法,并给出了水印算法鲁棒性检测实验,实验证明该算法对共谋攻击有良好的鲁棒性。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大容量信息隐藏盲提取算法
余鹏飞; 刘兵
2006, 26(4): 815-817.
摘要
(
)
PDF
(6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图像离散余弦变换(DCT)交流系数的拉普拉斯分布模型,提出了一种盲提取数字图像信息隐藏算法。该算法利用一种新颖的数据嵌入规则,调整绝对值较小的DCT系数的正负值,分别用特定DCT系数的正负值来代表1和0。提取隐藏信息的时候不需要载体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容量大的特性,适合于隐秘通信的各种应用。
适用于多源IP组播的安全访问控制协议
王娜; 陈越; 汪斌强
2006, 26(4): 818-819.
摘要
(
)
PDF
(5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针对IP组播的安全访问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实现了对组播接收者的访问控制。为此,提出了一个广泛地适用于多源IP组播的安全访问控制协议(Multi-source Multicast Access Control,MMAC)。协议通过引入专门的管理主机和管理频道实现了对组播参与者(发方和收方)及不可信路由器的安全访问控制。最后对MMAC协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基于健壮主成分分类器的无监督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邱文彬; 吴渝; 王国胤; 白洁; 李洁颖
2006, 26(4): 820-823.
摘要
(
)
PDF
(7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入侵检测系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有标识的监督数据进行学习,不利于其应用和推广,经典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离群数据非常敏感,进而导致分类准确性的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健壮主成分分类器的方法,得到被离群数据干扰较少的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空间距离和数据重构误差构建异常检测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未知入侵,在检测率、误警率方面都达到较满意的结果。
密钥交换协议性能测试研究
孙卫平; 尹霞; 施新刚
2006, 26(4): 824-826.
摘要
(
)
PDF
(7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针对密钥交换 (IKE)协议性能的黑盒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自主开发的协议集成测试系统平台。针对IKE协议的特点设计了灵活的测试集,并对主机上的IKE实现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各种参数对IKE性能的影响。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多种不同设备上的IKE实现。
基于复合混沌系统的数字图像加密方法研究
赵雪峰; 殷国富
2006, 26(4): 827-829.
摘要
(
)
PDF
(7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现有图像加密方法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像加密方法,将两套Logistic映射组合起来构成参数变化的双Logistic映射复合混沌系统,系统中的Logistic映射相互控制对方的μ参数,并产生两个混沌序列。然后用其中一个混沌序列对图像矩阵进行置乱,另一个混沌序列用于对图像信息进行异或加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加密方法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具有可行性,算法实现简洁,有较强的抗攻击和抗噪声能力。
基于小波系数块能量分析的自适应数字水印算法
朱兴力;张家树
2006, 26(4): 830-832.
摘要
(
)
PDF
(8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增强水印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改进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将宿主三级小波变换后的第三级细节子图分别分割成互不重叠的系数块,进而对各块能量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更适于水印嵌入的块,最后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的掩蔽特性,在所选块的最大系数上实现水印的自适应嵌入。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本算法实现的水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
一种P2P网络安全的信誉度模型设计
宋金龙; 董健全;邹亮亮
2006, 26(4): 833-835.
摘要
(
)
PDF
(5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建立一种信誉度模型来隔离恶意节点,保证网络安全可靠并能够提供更好质量、更加有效的服务。从信誉角度构造了一个安全的P2P网络,给出了求解信誉度的数学模型和具体算法以及决定信誉度的一些因素,并进行了实验模拟分析,验证此信誉度模型能够有效隔离恶意节点。
软件工程与技术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连接器的构件组装技术研究
许峰; 刘英; 黄皓; 王志坚
2006, 26(4): 836-839.
摘要
(
)
PDF
(7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件是为了复用和可组装的目的而设计的,但是在构件的组装过程中常常会碰到组装不匹配的问题。从软件体系结构层次出发,可以找出组装不匹配的症结所在。在对软件体系结构和构件组装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体系结构连接器的构件组装技术,并给出了相关实例。
基于Spring MVC与iBATIS的轻量级Web应用研究
刘军;戴金山
2006, 26(4): 840-843.
摘要
(
)
PDF
(8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基于Java的Web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中小型企业的实际业务环境,探讨了Web应用系统的技术框架, 对Spring与iBATIS开源框架及相关核心技术反向控制机制(IoC)进行了研究。结合JSP与JSTL技术,实现了基于Spring MVC与iBATIS框架的轻量级Web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实际试运行期间,经不同终端的测试,服务器始终保持稳定,显示该系统框架在安全性、稳定性和健壮性上都有良好的改进。
基于UML活动图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牟凯; 顾明
2006, 26(4): 844-846.
摘要
(
)
PDF
(5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UML活动图对系统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活动图半形式化特性,给出了活动图的形式化描述及测试覆盖准则的定义。重点分析并发活动的顺序及排列,引入人机动态交互的方法在测试场景生成算法上加以约束,避免了测试场景集数量爆炸,使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可行性有一定提高。最后,讨论了从测试场景到测试用例的方法,从而为UML活动图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系统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软件分布式开发中协同工作支持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刘景华; 刘强
2006, 26(4): 847-849.
摘要
(
)
PDF
(5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地支持软件分布式开发,提高软件协同开发环境的易用性和有效性,从协同理论和应用工具两方面入手,在集成了多种协同应用软件的同时,融入了对参与者的形式描述,提高了开发环境的智能性和可定制性,进而提高了协同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EJB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方巍; 孙涌; 张书奎
2006, 26(4): 850-852.
摘要
(
)
PDF
(6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常用EJB集群系统的设计方法与负载均衡算法,设计了一种软件Proxy系统,并针对常用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容错性强和自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仿真实验证明,基于该算法的集群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伸缩性。
一种业务逻辑可重构的三层应用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张慧翔; 张新家
2006, 26(4): 853-856.
摘要
(
)
PDF
(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网络应用系统的逻辑抽象为表单流、事件流和数据流,提出了一种业务逻辑可重构的三层应用服务器框架,由此开发了具有可重构能力的企业信息化综合业务处理系统(ICETIP)应用服务器。ICETIP应用服务器实现了客户连接池和数据库连接池的协调工作,给出了一种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信机制。ICETIP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开发与维护模式,在不需要编程的条件下可方便地依照应用逻辑构造不同行业需求的网络应用系统。
基于遗传和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车间调度优化问题
梁迪; 谢里阳; 隋天中; 陶泽
2006, 26(4): 857-860.
摘要
(
)
PDF
(8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柔性生产环境下的车间调度问题,在考虑遗传算法早熟收敛问题和禁忌搜索法自适应优点的基础上,将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遗传和禁忌搜索的混合动态优化调度算法,并用实例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此算法有很好收敛精度,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在扰动发生后提供新的调度计划,与传统的调度算法相比较,体现了明显的优越性。
数据库数据挖掘
基于面向属性泛化及信息增益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
张文宇;张铭华
2006, 26(4): 861-863.
摘要
(
)
PDF
(6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及粗糙集方法对知识粒性连续性的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利用面向属性归纳方法对数据进行泛化,再用属性的信息增益技术寻找泛化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能快速地在数据集中挖掘分类规则。将其应用于经典的仿真算例中,仿真结果合理、可靠。
关于决策表约简的CEBARKNC算法改进
李明;黄文涛;刘智云
2006, 26(4): 864-866.
摘要
(
)
PDF
(5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EBARKNC算法是基于条件信息熵的决策表约简算法,但是该算法对于某些决策表的约简是不完全的。通过对CEBARKNC算法的分析,找出该算法的约简不完全的原因,并讨论了启发信息的构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粗糙集的代数理论为基础,以条件信息熵为属性约简的启发式信息的改进算法。
用层次分析发现多维数据模型的主题域
刘烨;洪佳;季石磊;李万勇
2006, 26(4): 867-869.
摘要
(
)
PDF
(5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组织的决策需求和战略目标,提出在实施目标—问题—度量(GQM)方法中,使用层次分析发现多维数据模型的主题域,通过关联属性挖掘算法发现数据库中与主题关联的关系属性。分析结果对科学合理地布置多维数据的呈现结构有指导作用。
基于动态矩形的聚类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高原; 耿国华; 王怡
2006, 26(4): 870-871.
摘要
(
)
PDF
(3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态矩形的聚类方法DRCA。该方法减少了参与聚类计算的数据元素的数量,在每一次基本聚类过程中,采用数据之间空间位置比较取代复杂的聚类距离函数计算,使得算法复杂度与数据量具有近似线性时间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了DRCA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利用抽样技术和元学习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李梅花; 王黎明; 许红涛
2006, 26(4): 872-874.
摘要
(
)
PDF
(7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动态项集计数技术和抽样的思想,利用元学习策略来产生频繁项集,提出了一个不共享内存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DASM;引进了相似度的概念,并用之提高了挖掘的精确度。理论分析以及在IBM数据生成器生成的数据集上的实验均表明,DASM算法具有较高的挖掘效率和较低的通信量,适用于对效率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基于频繁特征项集的文档聚类研究
郑小慎
2006, 26(4): 875-877.
摘要
(
)
PDF
(5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基于频繁特征项集的文档聚类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文档,通过Apriori算法找出文档频繁特征项集,依据其子集中频繁特征词语对相关文档进行聚类,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特征项的维数,并能够通过频繁特征词语集合对聚类后的类别进行适当的描述。
数据仓库ETL中相似重复记录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张永; 迟忠先; 闫德勤
2006, 26(4): 880-882.
摘要
(
)
PDF
(5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检测和消除数据仓库中的相似重复记录是数据清洗和提高数据质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将位置编码技术引入到数据仓库ETL中,提出了一种相似重复记录的检测算法PCM(位置编码方法)。该算法不仅可以应用到西文字符集中,而且也成功的应用到了中文字符集中,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人工智能
一种基于MFCC和LPCC的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方法
于明; 袁玉倩; 董浩; 王哲
2006, 26(4): 883-885.
摘要
(
)
PDF
(5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说话人识别的建模过程中,为传统矢量量化模型的码字增加了方差分量,形成了一种新的连续码字分布的矢量量化模型。同时采用美尔倒谱系数及其差分和线性预测倒谱系数及其差分相结合作为识别的特征参数,来进行与文本有关的说话人识别。通过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和传统的矢量量化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在系统响应时间并未明显增加的基础上,该模型识别率有一定提高。
采用粒群优化的免疫克隆算法
刘丽珏; 蔡自兴; 谭琎
2006, 26(4): 886-887.
摘要
(
)
PDF
(5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免疫系统的克隆选择机制,结合粒群优化算法的进化方程,提出一种用于函数优化的算法。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免疫处理操作,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利用进化方程提高收敛速度。仿真程序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快速度完成给定范围的搜索和全局优化任务。
基于序列分解的复杂系统的时序预测方法
韩雪梅; 徐从富; 沈慧峰
2006, 26(4): 888-890.
摘要
(
)
PDF
(7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实中的时序数据,往往取自于复杂系统,表现出长记忆效应与短时不规则波动同时并存。传统的时序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方法一般对不同层次的影响不加以区分,而是为其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这使得在对复杂系统建模时需要用大量的参数予以表征,影响预测效率与精度。为此采用新的方法,将序列数据本身进行多平滑因子分解,对分解后的序列进行多尺度的采样并分别建模、预测,最后将结果整合。该方法应用于股票的实验表明,即使对起伏波动很大的时间序列,也能够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
基于Agent的模型表示与模型复合
李牧南; 彭宏
2006, 26(4): 891-894.
摘要
(
)
PDF
(8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当前模型表示与模型复合方法的局限性基础上,结合Agent技术,提出了基于Agent的模型表示与模型复合理论。基于Agent的模型表示与复合,通过在传统的模型表示方法中加入知识和智能机制,从而把模型与数据、对象完整地区分开来,使模型本身具备了自适应和学习能力;模型的复合也被转换成一个多Agent之间的协作问题,从而把以前含糊不清和难于统一的模型复合计算转换为一个多Agent协商和协作问题,为当前模型库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基于局域主方向重构的适应性非线性维数约减
侯越先;吴静怡;何丕廉
2006, 26(4): 895-897.
摘要
(
)
PDF
(9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有的主要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如SIE和Isomap等,其邻域参数的设定是全局性的。仿真表明,对于局域流形结构差异较大的数据集,全局一致的邻域参数可能无法获得合理的嵌入结果。为此给出基于局域主方向重构的适应性邻域选择算法。算法首先为每个参考点选择一个邻域集,使各邻域集近似处于局域主线性子空间,并计算各邻域集的基向量集;再由基向量集对各邻域点的线性拟合误差判定该邻域点与主线性子空间的偏离程度,删除偏离较大的点。仿真表明,基于局域主方向重构的适应性邻域选择可有效处理局域流形结构差异较大的数据集;且相对于已有的适应性邻域选择算法,可以更好屏蔽靠近参考点的孤立噪声点及较大的空间曲率导致的虚假连通性。
信用评级的简约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赵禹骅; 顾国维
2006, 26(4): 898-900.
摘要
(
)
PDF
(4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经典神经网络算法中参数调整过度复杂的问题,分析银行信用评级知识非线性的特点,提出简约神经网络的拓朴结构,证明了在全部节点函数线性且全部隐层节点函数过原点的条件下,经典神经网络与简约神经网络具有等价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简约网络的算法,简化了参数调整过程,算法结果获得了满意的拟合精度。
网络与通信
移动自组网QoS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
王国军; 章礼繁
2006, 26(4): 901-904.
摘要
(
)
PDF
(8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已有的移动自组网中QoS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超立方体的虚拟动态骨干网模型以支持QoS组播通信。该模型具有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的特性,而这两种特性是在移动自组网中提供QoS保证的重要前提。基于该模型又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逻辑位置信息的QoS组播路由算法:自路由,模拟结果显示该算法性能良好,具有延迟小、抖动小、容错性强的特点。
QoS路由中链路状态更新机制的研究
余雪岗;刘衍珩;谢阿涟;魏达
2006, 26(4): 905-907.
摘要
(
)
PDF
(5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QOSPF中频繁洪泛而导致的通信开销过大问题,把组播有源树引入洪泛的链路状态更新中,利用链路状态更新中LSA的确认机制建立链路状态更新树,提出了FBLT方案和在部分链路失效情况下的IFBLT方案,并证明了FBLT和IFBLT方案相对于纯洪泛方式减少了链路状态更新造成的通信开销,在规模较大的网络中尤其明显。
多优先级业务流局部化多路径QoS路由算法
常恒;柯峰;刘雄英;熊尚坤;史景伦
2006, 26(4): 908-910.
摘要
(
)
PDF
(7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局QoS路由需要获知精确的全局网络QoS状态。由于不可忽略的传播延时和处理开销,节点所获得的QoS信息总是不精确的。研究了节点只了解部分的网络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当网络中存在具有优先级差异的多类别业务流时可行的局部QoS路由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空域精细可扩展编码预处理器的设计和实现
乔保军; 石;峰; 王一拙
2006, 26(4): 911-913.
摘要
(
)
PDF
(6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运用空域精细可扩展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编码预处理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占用较少的外部存储空间缓存帧数据,充分利用数据操作之间的并行性和流水性,生成视频数据的多描述码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满足空域精细可扩展编码算法的功能和实时性要求。
基于网格和曲线转发的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陈治平; 彭静
2006, 26(4): 914-917.
摘要
(
)
PDF
(9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稠密布置的特点,提出一种将网格结构和基于轨迹的转发方式相结合的路由算法。通过构造大小适当的网格,然后在网格中控制一个节点工作,其他节点暂停工作以便将来随时补充死亡的节点,工作节点基于曲线进行数据转发,以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一种改进的Chord路由算法
姜守旭;韩希先;李建中
2006, 26(4): 918-921.
摘要
(
)
PDF
(10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有效地确定存储给定数据项的节点在P2P中非常重要。Chord是一种比较成功的P2P路由算法,但是Chord的路由表存在严重的信息冗余。提出了一种对Chord的改进算法,继承了Chord算法简单、高效、可靠、负载平衡及开销少的优点,对Chord的路由表提出了改造,增加了路由表中的有效信息,提高了查询效率。
基于探测对Symmetric NAT与端口受限NAT的穿透方案
王勇;崔修涛;吕钊;李子成
2006, 26(4): 922-925.
摘要
(
)
PDF
(8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采用P2P架构的网络音视频应用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NAT穿透的问题。IETF为此开发了STUN标准,但是STUN协议中提出的方案无法穿透Symmetric NAT。通过分析对称NAT原理以及一些实际网络中的NAT布署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探测的穿透方案。经过多种网络环境的测试,达到了预计的目标。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可扩充性研究
吴言华; 蔡云泽; 许晓鸣
2006, 26(4): 926-928.
摘要
(
)
PDF
(8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了与分布式虚拟环境系统扩充性相关的两类技术,一类是通过简单的硬件并行来实现系统扩容,典型的例子是多服务器并行分区技术。这类技术能够支持大规模的分布式虚拟环境(DVE)系统,缺点是费用太高;另一类技术试图通过减少服务器通信负载来实现系统容量的增加,主要包括感兴趣区域(AOI)技术,DR算法和组播技术。此外,还讨论了一些复合方法:如基于AOI的组播技术等。网络负载的减少意味着相同的硬件条件可以支持更大规模的客户,从而有助于解决大规模DVE系统的扩充性问题。
一种快速的报文丢失率推测方法
李勇军; 蔡皖东; 王伟
2006, 26(4): 929-931.
摘要
(
)
PDF
(5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在网络断层扫描的推测阶段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似然估计,这些方法的计算量会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而急剧增长,从而影响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为了克服似然估计引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估计方法,该方法相对于似然估计,只需要简单的数值计算,计算量较小,且计算量不会随网络规模的增加而急剧增加。通过仿真比较可以看出估测的结果接近于真实值,能够真实反映网络报文丢失的趋势,在实际网络环境中有应用价值。
无线传感器网络CMR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张倩; 王福豹; 滑楠; 何戟
2006, 26(4): 932-934.
摘要
(
)
PDF
(6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基于簇的路由算法基础上,结合多跳路由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的多跳路由协议(CMR),着重对路由协议的设计思想,簇组织算法和簇间路由算法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包括簇首选举与簇建立、簇重组与自愈机制,以及簇间路由建立与维护等,并给出了协议的实现,最后对协议进行了测试。
一种考虑服务质量的服务发现机制
马秀琴; 冯百明; 秦红武
2006, 26(4): 935-937.
摘要
(
)
PDF
(8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发现是服务框架中联系消费者和提供者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一种考虑服务质量的服务发现机制(QSCD)。QSCD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历史,考虑了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在消费者本地建立一个服务发现机构。并在QSCD引入服务预约和服务社区等概念,对该机制进行了扩展。它作为对已有服务发现机制的补充,可提高发现的速度。
IPv6邻居发现协议安全机制研究
杨志刚;张长河;祝跃飞
2006, 26(4): 938-941.
摘要
(
)
PDF
(7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邻居发现协议(NDP)的工作原理,对邻居发现协议的安全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由于协议自身缺陷而导致的安全威胁:重定向和拒绝服务攻击。但现行的邻居发现安全算法产生的计算开销过大,不便于推广使用。由此基于对称密码引入了一种改进的安全算法,它与提出的节点可达性测试机制相结合,可用于保证邻居发现的安全。最后,与现行的邻居发现安全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邻居发现的安全,并且不会给网络节点带来过多的计算开销,更为简单实用且易于推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最小干扰路由算法的研究
许富龙;徐洁;刘英锋
2006, 26(4): 942-944.
摘要
(
)
PDF
(6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最小干扰路由(MIR)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MIR算法。该算法结合了基于多商品流理论的流量描述路由(PBR)算法将节点对带宽预测作为路由信息的优点,以及MIR算法的核心思想,给出了节点对的权值计算公式,并说明了如何在现有MIR算法中利用节点对的权值。改进后的算法能更好地适应实际网络路由需要,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
7种Hurst系数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
陈建; 谭献海; 贾真
2006, 26(4): 945-947.
摘要
(
)
PDF
(6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影响Hurst系数估计算法的因素,包括方差、周期信号和相关结构。调整分形高斯噪声(FGN)序列,从而产生具有部分尺度范围相关结构的序列。不断改变尺度范围并估计序列的Hurst系数,发现算法的估计结果依赖于特定尺度范围的相关结构,而尺度范围以外的相关结构的改变对估计结果无影响。对于实际业务流量,相关结构的变化导致算法估计结果的不同。
基于节点聚合度的生成簇算法
杜胜永; 柴乔林; 王华
2006, 26(4): 948-950.
摘要
(
)
PDF
(5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无向图表示,节点及其一跳邻节点构成一个子图。子图节点总数与边总数的比值作为该节点的聚合度,选择子图中聚合度最大的节点作为簇头,建立网络逻辑簇结构。与传统的最小ID算法和最大连通度算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簇之间的重叠度最低。
基于群集和组播的代理系统的设计
成典勤;崔杜武;黄向
2006, 26(4): 951-954.
摘要
(
)
PDF
(7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分布式网络计算中所用的移动代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群集和组播的代理系统框架,说明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通过实验对该系统框架进行了测试,呈现出了很好的性能。
反应式组播路由协议
年梅; 王能
2006, 26(4): 955-957.
摘要
(
)
PDF
(7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Ad hoc网络中基于网格的反应式组播路由协议RMMP。当网络中有数据要发送时,RMMP协议分布式地选出核心节点,由核心节点负责网格的建立和维护。发送节点无需加入组就可进行数据的传递,协议的实现也不依赖任何单播路由。通过NS2对RMMP协议进行仿真并与ODMRP协议的性能对比和分析表明,RMMP协议减少了网络中的洪泛控制信息和冗余链路,从而降低了控制开销和数据传递开销,减轻了网络中的拥塞,明显提高了数据传递的效率和网络的可扩展性。
基于H.225.0 Annex G协议的层次化域间通信技术研究
胡春香; 李锐; 喻占武
2006, 26(4): 958-960.
摘要
(
)
PDF
(7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H.323网络域间通信存在认证授权不完善,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225.0 Annex G协议的层次化管理域间通信体系模型、地址描述符及其域间通信流程的具体实现方式。这种方案采用管理域(AD)中边界单元(BE)与父网守(GK)绑定增强域间的呼叫认证和管理,具有适合视讯网络域间通信管理、减少网络资源浪费及通信效率高的特点。
基于SNMP的远程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周智; 寇晓蕤; 罗军勇
2006, 26(4): 961-962.
摘要
(
)
PDF
(6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大型异构IP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代理发现、拓扑信息探测和拓扑信息分析三个步骤。对代理发现中的探测报文构造、去除冗余信息、信息分析算法以及非转发设备信息利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探测时遇到的路由器间歇性不响应、路由器过长时间不响应和探测目标为子网络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工程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地获取较为丰富的拓扑信息,与traceroute路径探测结合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拓扑发现结果的完整性。
典型应用
基于CompactPCI的IPSec并行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
李之棠;任杰麟;涂凡
2006, 26(4): 963-965.
摘要
(
)
PDF
(5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传统的IPsec体系结构性能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CompactPCI的多机多卡(加密卡)的IPSec并行体系结构。在分析了CompactPCI的并行体系结构、多卡并行加密算法和多机并行负载均衡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IPSec并行体系结构在CompactPCI上的一个实现方案。最后讨论并分析了使用IPSec并行体系结构传输数据时的性能。
基于商品属性隐性评分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
陈冬林;聂规划
2006, 26(4): 966-968.
摘要
(
)
PDF
(54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目前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及算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准确的、实时的、基于Web日志的Internet电子商务推荐算法。基于客户浏览行为,设计了CGA(Customer-Good-Attribute)模型,综合考虑客户浏览路径和时间、商品属性及其在网页中的分布等因素,研究了客户对商品属性的隐性评分函数,给出了算例说明,讨论了基于商品属性的协作过滤算法。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电子商务智能模拟系统中。
基于奇偶校验的三容错数据布局研究
刘卫平; 蔡皖东
2006, 26(4): 969-973.
摘要
(
)
PDF
(9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单容错编码的数据布局已经不能满足存储系统对可靠性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基于多容错编码的数据布局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出现了一些三容错的布局算法,如HDD1,HDD2等。但这些布局算法普遍存在冗余度较差、计算负载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重奇偶校验的多容错数据布局算法TP-RAID(Triple Parity RAID)。该算法只需要在RAID5阵列系统中增加两个校验磁盘,通过水平、正向对角和反向对角三重奇偶校验,可容许同时发生的三个磁盘故障。该算法编码、解码简单,三重校验条纹长度相等,计算负载小,易于实现。此外,由于该算法中尽量减少了三重校验之间逻辑关联,使得该算法的小写性能比其他的三容错算法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计算机联网审计组网模式的建立
廖志芳; 樊晓平; 谢岳山; 杨玺; 张恒
2006, 26(4): 977-979.
摘要
(
)
PDF
(7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众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及数据分布特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联网审计实际的三种新型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以及点到点式组网模式,并利用集中式海关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对各组网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实现进行了深入阐述。该三种组网模式的构建涵盖了国家审计署审计范围内的大部分审计对象,并为联网审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BGP/MPLS VPN在NS-2中的实现
韩波; 沈富可; 刘莉
2006, 26(4): 980-982.
摘要
(
)
PDF
(5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BGP/MPLS VPN的原理, 分析了边界网关协议(BGP)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在NS中的实现, 进而针对NS-2环境提出了一套符合RFC标准的BGP/MPLS VPN的具体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该实现对BGP/MPLS VPN的模拟方法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二进制翻译中的库函数识别技术研究
齐宁; 付文; 赵荣彩
2006, 26(4): 983-985.
摘要
(
)
PDF
(7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给软件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造成了新体系结构推广的困难,而二进制翻译技术使得可执行代码可自动迁移到新的体系结构。介绍了在开发一个静态二进制翻译系统(I2A翻译系统)中的库函数识别技术,并提出了解决库函数识别问题的新的方法。基于IA-64体系结构的调用约定及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库函数识别方法,经I2A系统验证是有效的。
一种多任务信息检测与通信系统设计
黄领;吴援明
2006, 26(4): 986-988.
摘要
(
)
PDF
(5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检测和通信是传感器网络的主要功能。介绍了一种以软件形式设计实现的信息检测和通信系统,它结合了多任务操作系统和TCP/IP技术,多处理器之间具有良好通讯连接机制。该系统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硬件要求不高,软件设计先进,实用性高的特点。通过该系统设计的一个实例说明,其设计思想可以广泛适用于相关系统的设计。
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薛芳侠;闫了了;谢虹;姚益平;刘海业
2006, 26(4): 989-991.
摘要
(
)
PDF
(8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采用PC机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局域网上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时间同步是提高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置信度、降低系统硬件成本的关键。给出了一种局域网时间对齐(LTS)算法和一种基于PC机自身资源的时钟构造方法。LTS算法在局域网环境下比目前广泛使用的NTP(网络时间协议)算法有更好的时间对齐效果,新时钟在性能上远远优于Windows系统时钟。最后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达到了高精度、高效率时间同步和降低硬件成本的目的。
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IRT项目参数估计模型
汪存友; 余嘉元
2006, 26(4): 992-994.
摘要
(
)
PDF
(6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了一种新的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IRT(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参数估计建模方法,着重介绍了如何建立网络的输出模式及利用Monte Carlo方法建立网络的输入模式,提出了多种对模型进行改进的方法。模拟实验表明,利用GRNN可以以任意精度拟合CTT(经典测验理论)参数统计值和IRT参数值间隐含的非线性关系。与其他方法进行的比较表明,在小样本情况下,该方法的参数估计误差更小。
工作流演进变化中迁移策略的自动生成
魏登萍; 姜新文
2006, 26(4): 995-997.
摘要
(
)
PDF
(5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流演进变化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工作流实例的迁移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演进变化的工作流过程模型及相关的实例模型和修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迁移策略。该策略中每个节点的迁移规则根据工作流模型修改点与实例执行路径的关系确定相应的迁移动作。此外,还提出了一个根据工作流模型修改点的偏序关系自动生成各节点迁移规则的算法。
基于贝叶斯算法的中国人名识别
周波; 杨国纬
2006, 26(4): 998-1000.
摘要
(
)
PDF
(5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常规的使用概率统计人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贝叶斯分类法识别句子中中国人名的方法。通过使用贝叶斯分类算法计算汉字串分别成为中国人名的概率和成为非中国人名的概率,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汉语句子中的中国人名。该方法的识别公式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与其他一些辅助技术结合起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中国人名识别效果。
2025年 45卷 4期
刊出日期: 2025-04-10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主管: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四川省计算机学会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荣誉主编:张景中
主 编:徐宗本
副主编
:申恒涛 夏朝晖
国内邮发代号:62-110
国外发行代号:M4616
地址:四川成都双流区四川天府新区
兴隆街道科智路1369号
中科信息(科学城园区) B213
(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电话:028-85224283-803
028-85222239-803
网址:www.joca.cn
E-mail: bjb@joca.cn
期刊微信公众号
CCF扫码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