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01
    网络技术及网格计算
    面向移动设备的增强型自适应SNMP协议
    金志刚;陈 鹏
    2006, 26(1):  1-0004. 
    摘要 ( )   PDF (10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传统C/S结构模型与新型trap传输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SNMP模型用于管理无线移动设备。新机制将trap信息分为3个等级,把几个普通的trap信息合并为一个数据包发送,而对于非常紧急的trap信息则增加了管理站的确认机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根据trap信息的生成过程和紧急程度,不同等级的信息使用不同的传输机制,可更有效地使用无线带宽。性能分析表明,通过分级与合并两种方式的结合既节省了链路带宽,又提高trap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且不会增加较大的处理延迟。
    HMIPv6中的MAP发现协议的研究与改进
    於时才;朱宏涛;宋 健;孙 为
    2006, 26(1):  5-0007. 
    摘要 ( )   PDF (5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现有的HMIPv6协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MAP发现协议的不足,从MN的移动速度、网络轨迹、选择策略和MAP的管理域、优先级方面分析了选择MAP时应考虑的因素,强调了在选择MAP时MN的主动性,提出了新的MAP发现协议,并描述了算法的实现,从而减少移动过程中的丢包率和传输时延,提高了HMIPv6的整体的性能。
    高强度电磁脉冲影响下基于GMPLS的网络生存性
    程忠庆姜海波 刘克俭 殷 锴
    2006, 26(1):  8-0011. 
    摘要 ( )   PDF (8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了在电磁战中大量网络设备遭到物理破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GMPLS机制来提供网络的生存性。并对GMPLS机制提供的生存性能力与现有生存性机制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了适合电磁战应用的几种多层生存性协调策略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生存性LSP的算法设计思路。
    基于本体相似的Web服务搜索
    何召卫;陈俊亮
    2006, 26(1):  12-0016. 
    摘要 ( )   PDF (11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越来越多的Web服务被提交到UDDI注册中心注册,搜索一个合适的Web服务开始变得和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页面同样困难。现有的技术主要是通过关键字匹配的技术来对UDDI注册中心Web服务的描述信息进行检索。但鉴于Web服务描述信息非常稀疏的特点,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提出了基于本体的Web服务检索技术。在已有的对Web服务检索流程的改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从UDDI注册中心得到的Web服务描述信息,用本体来描述其内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本体相似技术来比较和匹配Web服务描述信息。
    基于策略的双栈分布式主动测量系统设计
    陈 煜;王继龙;张 军
    2006, 26(1):  17-0020. 
    摘要 ( )   PDF (8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双栈分布式主动测量系统,采用分层结构解决大规模双栈网络主动测量的时间复杂性、测量效率等问题,使用基于策略的方法解决大范围内测量项目的定制问题,并解决了分布式测量数据共享,以及采用TerraDir协议实现数据的寻址、定位问题等。所实现的原型系统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dPageRank——一种改进的分布式PageRank算法
    2006, 26(1):  21-0024. 
    摘要 ( )   PDF (9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顾了传统的PageRank计算方式,分析了等级泄漏和悬挂页面问题的解决方法。介绍了分布式PageRank的计算原理和评价原则,在分析两种现有分布式PageRank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PageRank算法,通过实验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价。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可靠传输的节能路由算法
    王 华;柴乔林;杜胜永
    2006, 26(1):  25-0027. 
    摘要 ( )   PDF (5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节能算法。该算法根据各节点的最多剩余能量(MRE)在感知区域内建立以sink节点为根的源路由树,以剩余能量少于ε的节点作为叶子节点。若数据传输过程中有中间节点死亡,则调用可靠路由算法;并利用ARQ机制检测是否有数据包丢失,采用hopbyhop机制进行重传。
    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性分区路由算法
    刘云璐;柴乔林;赵 晋
    2006, 26(1):  28-0030. 
    摘要 ( )   PDF (6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中小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由算法——方向性分区路由算法。新算法采用方向性信息传输及区域划分方法,便于信息融合及移动节点处理,路由维护简单,节能性好并易于实现。通过仿真实验与洪泛法及理想路由情况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数据包接收速率和节能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基于NS2的UWB MAC层资源分配算法仿真
    董 为;郑国莘
    2006, 26(1):  31-0033. 
    摘要 ( )   PDF (5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宽带(UWB)技术是家庭无线个人域网的热点研究技术,而其MAC层的资源分配算法对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运用NS2网络仿真软件对UWB MAC层协议之一IEEE 802.15.3进行了仿真分析,搭建了微网结构,分析了网络性能参数,重点分析了一种动态分配算法提案在UWB高速网络下的性能。
    基于SIP的MoIP网关信令控制设计
    娄怀东;杜 旭;黄佳庆
    2006, 26(1):  34-0036. 
    摘要 ( )   PDF (5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基于SIP的嵌入式MoIP网关中,提出了一种通用的信令控制设计方案以及结合SIP协议的完整信令实现。该设计以状态机控制的逻辑终端为核心,可支持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终端以及各种IP网络上的信令协议,结构清新,扩展性强。该方案已应用于基于Linux平台的MoIP网关实现中,完全满足其多终端、多协议、多会话的需求。
    基于SNMP的以太网拓扑发现
    黄锦亮;杜 旭
    2006, 26(1):  37-0039. 
    摘要 ( )   PDF (5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NMP的物理拓扑发现为通用网管平台提供了物理拓扑发现功能。分析比较基于网桥转发表和基于网桥生成树的拓扑发现算法,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以太网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简单高效而且适用范围广;最后给出算法的实现与测试结果。
    基于免疫算法的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
    孔令发;刘云超
    2006, 26(1):  40-0042. 
    摘要 ( )   PDF (5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应用层组播路由问题,并在应用层组播模型ALMI的基础上,改进了LRRB模型的负载均衡策略,建立了一种新的满足多约束条件的应用层组播路由模型;提出了该模型中求解应用层组播树的免疫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分析。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良好的效果。
    基于CORBA/Web的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育坚;刘 辰;马小军
    2006, 26(1):  43-0045. 
    摘要 ( )   PDF (8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电信管理网(TMN)的特点分析了采用CORBA技术建立电信网网管系统的可行性。借鉴TMN逻辑分层结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TMN逻辑分层和CORBA互操作机制的网管模型。系统采用“应用层 + 管理层 + 网元层”三层体系结构,使用CORBA技术实现网络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的功能设计。设计完成的网管系统综合运用了CORBA、Web、XML和多线程技术。系统采用了B/S模式,用户使用不受地域限制,且系统易于扩展。
    一种基于RTLinux的实时网络子系统
    陈 思;杜 旭
    2006, 26(1):  46-0049. 
    摘要 ( )   PDF (8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RTLinux的实时网络子系统。该系统能为不同应用的数据包进行资源的预留,再分别建立独自的协议处理线程以及与之绑定的实时任务进程,通过维护3条不同优先级机制的调度队列高效地实现系统的实时性能。
    网格资源管理中的局部性调度
    马满福;吴 健;陈丁剑;邓 磊;胡正国
    2006, 26(1):  50-0053. 
    摘要 ( )   PDF (7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通信实体之间的距离、可用带宽以及通信和资源使用费用,提出了抽象距离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网格资源和网格应用模型,设计了局部性网格资源调度算法,该算法在选择资源时首先考虑在同一节点的资源,其次通过抽象距离选择邻近的节点。实验表明,局部性调度在通信开销、成本、任务完成时间以及任务执行的成功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
    基于遗传算法的网格服务工作流调度的研究
    郭文彩;杨 扬
    2006, 26(1):  54-0056. 
    摘要 ( )   PDF (5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格服务的提出为网格工作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挑战,由网格服务组成的工作流(GSF)的调度问题是一个典型的NP问题。利用遗传算法所具有的并行性和全局解空间搜索的特点,针对网格服务调度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网格服务工作流调度算法GSFGA,并改进了遗传算法的收敛特性,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调度算法。
    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网格服务自动组合技术研究
    张 磊;苑伟政;王 伟
    2006, 26(1):  57-0060. 
    摘要 ( )   PDF (7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制造网格应用的自动化,提出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ontology)的服务自动组合体系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领域本体基于TOVE、STEP、PSL三个成熟的制造本体和网格服务概念模型构建。体系结构以语义结构良好的用户目标作为输入,输出预约的可执行工作流;通过基于领域本体推理的反向递归组合算法,能够实现本地仓库中工作流的重用和网格范围内服务的新工作流组合;支持抽象、具体两个层面的松耦合工作流组合(对应于编排(Choreography)和编制(Orchestration));支持面向服务质量的工作流优化选择和工作流预约。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实例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体系结构和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优先级和优化完成时间的网格调度算法
    何 岩;李肯立;石岿然;刘晓玲;王 颖
    2006, 26(1):  61-0064.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格由大量的异构资源组成,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自治性特点。高效的网格调度算法可以充分利用网格系统资源,提高网格处理应用程序的能力。Minmin算法是一个简单、快速、有效的调度算法,但由于总是先分配小任务而不能确保负载平衡。文中首先对网格系统中任务的数据传输和执行进行分析,计算并优化Minmin算法的任务完成时间,再根据任务需求赋予任务优先级,通过优先级安排任务调度,提高算法负载平衡能力,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POTE Minmin(Priority and Overlap Transmission and Execution Minmin)调度算法。
    网格计算中基于信任机制的动态任务调度
    黄宝边;曾文华
    2006, 26(1):  65-0069. 
    摘要 ( )   PDF (10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动态任务调度模型,该模型通过MDS(Monitoring and Discovery Service)和NWS(Network Weather Service)组件完成资源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并借鉴现实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模型引入信任机制,对数据存储系统采用DSRL(Dynamic Selfadaptive distributed Replica Location)方法,对出错节点上的任务采用动态迁移方法。在任务调度策略中对Minmin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信任机制的TrustMinmin算法,提高了网格计算的有效性。最后,采用SimGrid工具包对该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P2P网络中基于代理合作的匿名传输机制
    李旭华;叶飞跃;蒙德龙
    2006, 26(1):  70-0071. 
    摘要 ( )   PDF (6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2P网络中通常采用重路由技术实现匿名通信,增加了网络管理的难度和传输延迟。基于代理合作的匿名传输机制是在P2P网络中选取部分节点组成虚拟合作代理群(Virtual Cooperative Proxy Troop,VCP),网络中的节点均有一个对应的VCP节点来负责为其提供代理转发服务。VCP代理节点根据响应请求的延迟来合理分配多条有限长度的路径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VCP节点之间的相互合作,降低传输耗时和平衡网络负载
    信息安全
    基于类型的安全移动计算模型
    余万涛;胡光锐
    2006, 26(1):  72-0074. 
    摘要 ( )   PDF (6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gent的迁移和通信是影响移动计算安全性的重要问题,但是已有的移动计算模型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文中讨论了移动计算环境中基于语言的安全技术,同时建立了Confinedπ计算模型,通过引入类型系统,该模型将Agent迁移和通信的安全问题转换成相应的静态分析特性,然后从静态分析的角度研究了保证Agent迁移和通信安全性的机制。
    一种基于完全分布式系统的密码安全体制研究
    皮建勇;刘心松;符青云;吴 艾
    2006, 26(1):  75-0077. 
    摘要 ( )   PDF (5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个基于有限域上离散对数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体制,该体制不仅克服了传统的基于PKI/CA密码体制的公钥管理复杂性,也消除了CA认证中心带来的通信瓶颈问题。同时,该体制能很好地适用于AdHoc和DPLinux等完全分布式系统环境。对该密码安全体制进行安全分析后表明:该体制能有效地抵御网络中的消息重放攻击和中间人攻击,并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可行性。
    环Zn上圆锥曲线的盲签名在电子现金中的应用
    王 标;孙 琦
    2006, 26(1):  78-0080. 
    摘要 ( )   PDF (4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介绍环Zn上的圆锥曲线,给出基于RSA的盲签名方案在圆锥曲线上的模拟,并将其应用到电子支付系统中以实现可分电子现金。该方案的安全性基于大数分解和有限Abel群Cn(a,b)上计算离散对数的困难性。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引进标准二进制快速计算群元素的整数倍,以便于在电子支付系统中能方便实现。与有限域上RSA盲签名方案相比较,明显缩短密钥长度,同时能够抵抗小指数攻击;与环Zn上椭圆曲线的RSA盲签名方案相比较,除了保留原有的优点外,还具有明文嵌入方便、运算速度快、更易于实现等优点。
    基于链路分析法的复合隐蔽通道检测
    华元彬;蒋建春;卿斯汉
    2006, 26(1):  81-0083. 
    摘要 ( )   PDF (5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研究隐蔽通道的检测方法时,可以将隐蔽通道分成两大类:单一隐蔽通道和复合隐蔽通道。复合隐蔽通道具有了跨越多主机的特点,简单的主机入侵检测体系结构很难对此进行检测,而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思想的链路分析法,并对复合隐蔽通道的特点、链路分析法检测复合隐蔽通道的理论以及软件的设计进行描述。
    一种文本数字水印系统解决方案
    刘 东;周明天
    2006, 26(1):  84-0086. 
    摘要 ( )   PDF (6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字符拓扑结构和冗余编码的文本数字水印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分别简介了基于字符拓扑结构和基于冗余编码的文本数字水印技术;结合这两种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特殊字体文件的设计方法;最后,描述了在统一的框架体系中,实现在电子文件和印刷品文件上的嵌入、检测数字水印的方法。
    基于小波零树结构的图像水印算法研究
    饶智坚;常建平
    2006, 26(1):  87-0089. 
    摘要 ( )   PDF (10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两种基于小波零树结构的水印算法,其中嵌入水印采用有意义二值图像,通过引入汉明编码、混沌调制、精心选取小波零树等方案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这两种算法都有较强的抵抗JPEG压缩攻击能力,并且对噪声、滤波、剪切等图像处理操作也取得了良好的鲁棒性。
    基于图像特征和公钥密码系统的易损水印算法
    何宗要;方党生;李晓强
    2006, 26(1):  90-0092. 
    摘要 ( )   PDF (7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特征和公钥密码系统的易损水印算法,在图像认证中能够定位图像被篡改的位置。水印算法根据图像特征和私钥信息,将用于完整性验证和局部篡改检测的图标嵌入到图像中。水印提取过程中使用与嵌入过程中私钥相对应的公钥提取水印信息。该算法不仅能解决现有易损水印算法存在的安全问题,而且在不需要交换密钥的情况下允许水印的公共检测,可用于数码相机、互联网图像的真实性认证。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图像奇异值的脆弱水印方案
    陈 帆;和红杰;朱大勇
    2006, 26(1):  93-0095. 
    摘要 ( )   PDF (7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精确定位型脆弱水印算法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奇异值的脆弱水印方案。该方案选取与图像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像奇异值作为水印,用混沌系统对其加密来增强水印的安全性。认证时通过水印差值定位图像被篡改的位置,通过奇异值差值反映被篡改区域的篡改强度。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精确定位型水印算法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估计出被篡改区域的篡改强度。
    基于视觉冗余性的图像信息隐藏
    乔小燕;孙兴华;杨静宇
    2006, 26(1):  96-0098. 
    摘要 ( )   PDF (16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隐藏的原理就是利用载体中存在的冗余信息来隐藏秘密对象。依据人类对于图像的视觉冗余特性研究了空域上的信息隐藏,给出了基于最低有效位(LSB)和其他多位隐藏和检测方法的算法和流程,并且通过编程实现;进一步对不同比特位隐藏效果作出定量、定性分析,从视觉冗余性角度讨论了数据嵌入位置问题;最后利用熵值评价隐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视觉冗余性寻找到最佳嵌入位置,将对信息隐藏技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形/图像处理
    基于ArcObjects的网络三维地形场景生成
    韩 敏;孟 宇
    2006, 26(1):  99-0102. 
    摘要 ( )   PDF (14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网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地形的生成比较复杂,目前的生成方法大多存在显示质量差、生成速度慢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利用ESRI公司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8.3提供的开发对象接口AO(ArcObjects)生成三维地形。使用网络三维建模语言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设计地形图的接口、添加交互传感器,结合Java编程技术对其进行控制。并以此建立了扎龙湿地三维洪水管理系统,实现了三维飞行漫游、三维洪水表面分析、洪水动态模拟等功能。对湿地的调洪蓄水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使洪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虚拟装配中基于相对于位置的碰撞干涉检测
    李庆华;李湖珍
    2006, 26(1):  103-0105. 
    摘要 ( )   PDF (6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基于虚拟装配的碰撞检测和碰撞干涉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碰撞干涉检测的相对位置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虚拟装配系统的实时性和交互性要求。
    基于整体映射的不规则三维模型多细节层次描述
    陈 梅;郑 飞
    2006, 26(1):  106-0108. 
    摘要 ( )   PDF (7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无孔洞、有边界的不规则三维模型,提出一种整体映射的多细节层次描述方法:先通过整体映射变换,将三维网格无遮挡、均匀地映射到平面正方形中;再通过正方形中初始网格的自动细化和重采样,得到所需的网格简化模型;获取不同层次简化模型,从而构建多细节层次描述。相对于传统的几何元素删除型网格简化局部型算法,以及新近的基于几何图像描述的整体型算法,该方法算法快速、简单、稳定,描述效果也较好。
    基于点对分布的三维模型特征提取算法
    刘晓宁;周明全;高 原;周继来
    2006, 26(1):  109-0111. 
    摘要 ( )   PDF (6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形状分布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对分布的三维模型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根据两随机点间的连线与模型是否有交点,将连线分为U类和W类,并分别为两类连线构建形状分布直方图,从而解决了形状分布算法对于外形相近但细节不同的三维模型的检索问题,提高了检索精度。
    一种基于分层MumfordShah模型的颅脑图像分割方法
    樊养余;薛耿剑;田 沄;郝重阳
    2006, 26(1):  112-0113. 
    摘要 ( )   PDF (6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介绍简化MumfordShah模型和水平集(Level Set)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颅脑多目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MumfordShah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并运用改进图像分割方程进行计算求解,对颅脑MR图像的分割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边界提取和跟踪的石块检测方法研究
    王荣本;余天洪;贾 阳;顾柏园;郭 烈
    2006, 26(1):  114-0116. 
    摘要 ( )   PDF (13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能部分解决基于视觉的石块识别问题,首先利用SUSAN算子对图像进行分割后利用边界跟踪算法进行滤波,确定出原始图像中可能存在石块的区域,对原始图像中该区域利用矩不变法进行分割以缩小可能的石块区域,然后利用Sobel算子对原图像中该区域进行处理,得到该区域梯度图像并对此进行分割和边界跟踪滤波,最后利用投影法确定出原始图像中的石块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较好的实时性。
    基于时空联合双重约束Snake算法的运动目标分割
    吴金勇;马国强;张晓蕾;邢艳芳;徐健健
    2006, 26(1):  117-0119. 
    摘要 ( )   PDF (8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针对运动目标进行分割的STC(SpatioTemporal Combined) Snake算法。该方法利用待分割帧图像的灰度梯度及其和相邻帧图像的时域信息,构造一种时空联合双重约束的外部能量函数,实现对Snake曲线的变形和收敛。对Snake轮廓进行初始化时,首先将相邻帧图像进行减运算,提取出大致的运动区域,然后再以该区域的外接矩形的长和宽为轴长,在该区域上构造一个椭圆,等间距提取该椭圆形上的N个点,形成Snake的初始化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可精确的分割出非刚体的运动目标。
    基于DSmT的序列图像智能融合目标识别方法
    侯 俊;苗 壮;潘 泉
    2006, 26(1):  120-0122. 
    摘要 ( )   PDF (6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DSmT推理的序列图像目标识别算法。以修正的Hu不变矩为图像特征,利用数据融合的思想对来自目标的序列图像进行时间域融合处理。由BP神经网络对目标的初步识别结果构造基本置信指派函数,用DSmT组合规则进行决策级数据融合,完成了三维飞机图像目标的识别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融合方法提高了三维飞机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复杂背景下基于图像融合的运动目标轮廓提取算法
    何卫华;李 平;文玉梅;叶 波
    2006, 26(1):  123-0126. 
    摘要 ( )   PDF (10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目标轮廓的有效提取对于目标识别、跟踪和行为的理解等后期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受背景复杂性的影响,当背景灰度和运动目标的灰度相近时,提取的运动目标易产生空洞,某些部位无法完全恢复。根据帧差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背景的运动目标检测、轮廓提取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采用最大方差比阈值法消除了剩余部分噪声和背景,然后在三帧时间差分法基础上,利用序列中多帧图像融合运动信息,并确定参考区域,通过对原图像进行回扫描,最终提取出完整的运动目标轮廓。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机械工程图中形位公差符号的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冯 奂;张树生;刘晓翔;梁岱春;刘汝杰
    2006, 26(1):  127-0128. 
    摘要 ( )   PDF (5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机械工程图中形位公差符号的特点,在矢量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关键图形特征和标注字符相结合的识别算法。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首先寻找该类图形的关键元素;然后根据该类图形的具体构造语法规则,由关键元素引导、逐步搜索该类图形的其他结构元素;最后用字符信息来对该类图形的有效性做出判定。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识别率高。
    多分辨模型下的无监督统计纹理分割算法
    周 晖;王润生
    2006, 26(1):  129-0131. 
    摘要 ( )   PDF (6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基于统计的纹理分割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分辨模型下的无监督统计纹理分割算法。该算法分层次对纹理图像进行动态分割,有效地利用了不同分辨率上最能表述某一纹理特性的统计特征,然后结合纹理的结构信息对边缘区域进行边界提取,进而得到较准确的纹理分割图。实验证明了这种区域与边界相结合的算法对纹理图像的分割具有高效、准确、通用性强的特点。
    增强现实系统中的深度检测技术研究
    倪 剑;闫达远;周 雅;刘 伟;高 宇
    2006, 26(1):  132-0134. 
    摘要 ( )   PDF (9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强现实技术是虚拟现实的一个分支,它将虚拟的增强信息融合到真实场景中去。对于增强现实系统而言,融合过程中虚实的遮挡关系需要根据真实环境的深度信息来判断。为了实时获取真实环境的深度信息,文中根据双目立体视觉原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增强现实深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安装要求低,通过对系统进行标定和校正,使其达到双目立体规范结构,为对应点的匹配搜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文中的深度检测系统算法快速稳定,左右视差图效果良好,可以为虚实遮挡提供可靠的深度信息。
    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中平移体扫描技术研究
    姜 盈;王惠南
    2006, 26(1):  135-0137. 
    摘要 ( )   PDF (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三维图像显示技术,它将引领科学可视化进入崭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其中的平移体扫描显示系统的成像原理,运动方式进行了研究。详细研究了按正弦曲线运动的平移体扫描显示系统,用线性近似的方法得到均匀的图像,并分析了由于线性近似带来的最大屏幕位置误差,这种显示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真三维显示。
    一种新的基于相位保持的指纹图像增强算法
    汪剑鸣;沈 虹;丁润涛
    2006, 26(1):  140-0142. 
    摘要 ( )   PDF (9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像的相位信息在人眼感知图像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指纹图像增强算法能够保证图像的相位信息不被破坏,将有助于保持指纹图像中纹理特征的不变。首先通过实验表明了指纹图像的纹理特征主要是由图像的相位信息来决定的,然后把相位保持原理引入到指纹图像增强算法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相位保持的指纹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采用复Gabor小波来提取指纹图像的相位信息,并利用指纹图像的局部方向信息在相位保持的原则下来进行图像增强。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了两种低质量的指纹图像来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增强后的图像其图像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种基于图像边缘检测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张海英;李彦斌;潘永湘
    2006, 26(1):  143-0145. 
    摘要 ( )   PDF (7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缘特征是图像最有用的高频信息,因此,在图像去噪的同时,应尽量保留图像的边缘特征。为实现这一想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边缘检测的小波阈值去噪新方法。该方法在去噪前,先用定位精度高的小尺度LOG算子检测图像的边缘,对检测出的边缘进行均值平滑滤波,以减少边缘图像中的孤立点噪声;进而再对图像边缘和含噪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分解,根据分解后的小波系数以确定图像的边缘特征和非边缘特征;最后,再对图像边缘对应的小波分解系数进行小阈值处理,而对非边缘的则进行大阈值处理,从而实现了在去噪的同时保留了图像边缘特征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地保持图像的边缘信息,去噪效果则优于前者。
    插值细分曲面三角剖分研究
    顾耀林;周 军
    2006, 26(1):  146-0148. 
    摘要 ( )   PDF (5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把三维参数化曲面的离散化算法应用到三角网格表示的离散曲面上。用一种可生成C1阶连续曲面的插值分割技术——改进蝶形算法,重新构造极限面。用推进波前法在物理空间直接离散化,所以不需要进行参数化。
    改进的最优顶点覆盖贪心边近似算法
    2006, 26(1):  149-0151. 
    摘要 ( )   PDF (5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优顶点覆盖问题是6个基本的NP完全问题之一,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得到最优解,除非P=NP。文中给出改进的最优顶点覆盖贪心边近似算法的同时,证明并讨论了它的近似因子是一个不大于2的与单点贪心边数和双点贪心边数相关的因子。
    一种雾天图像低对比度增强的快速算法
    王 萍;张 春;罗颖昕
    2006, 26(1):  152-0153. 
    摘要 ( )   PDF (6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雾天图像低对比度问题,提出一种插值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该算法不仅避开了物理模型方法对景物信息的依赖,而且与其他图像处理算法相比能大幅度降低运算复杂度、消除块状效应、有效地突出图像细节信息,因此特别适合于深度信息多变且对比度较低的雾天图像。算法的有效性为实验结果所证实。
    一种图像去薄雾方法
    芮义斌;李 鹏;孙锦涛
    2006, 26(1):  154-0156. 
    摘要 ( )   PDF (8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雾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将使所拍摄到的图像模糊不清。将雾对景物的退化作用等效成照度变化的结果,根据Retinex理论及有雾图像直方图的特点,分析了MSR算法,采用正态截取拉伸对其输出图像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图像去薄雾效果。
    基于表面微结构与BRDF的真实感渲染
    杨 健;金 波;张东亮;坂口嘉之
    2006, 26(1):  157-0159. 
    摘要 ( )   PDF (9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体表面细微结构(Mesostructure)对于表现物体表面的形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表现物体的表面微结构一直都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线跟踪的表面微结构渲染方法。该方法通过首先构造一张表面微结构的网格,然后在该网格上进行光线跟踪决定表面微结构上的自阴影和遮挡,最后使用测量得到的BRDF数据确定表面在不同视角和光线角度下的反射系数,能很真实地渲染出物体表面的细微结构和光泽特性。
    一种用于数码相机自拍系统的人体检测方法
    黄泽兵;赵群飞;喻再光
    2006, 26(1):  160-0162. 
    摘要 ( )   PDF (10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研发一种数码相机智能自拍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静止背景下目标人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实时帧与参考背景帧的差分建立背景模型,进行前景目标分割,并基于颜色向量夹角消除阴影的影响,最后用投影阈值分析提取目标人体,并进行定位。该方法计算量低,环境适应性强,能满足数码相机自拍模式的目标跟踪要求。
    基于交叉垂直线的摄像机标定新算法
    于 泓;陈 辉;赵 辉
    2006, 26(1):  163-0164. 
    摘要 ( )   PDF (5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垂直直线的摄像机标定算法。利用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作为标定物,令其绕交叉点作任意角度的转动,将摄像机固定拍摄6幅以上的图片,即可运用直线的特点以及交叉垂直的约束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求解摄像机的内参数。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基于DXF文件的图元优化排序
    龚清洪;常智勇;莫 蓉;宋文龙;袁 义
    2006, 26(1):  169-0171. 
    摘要 ( )   PDF (9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XF文件的图形元素是以绘图人员设计的先后顺序记录于文件中,导致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绘图或加工过程的无效行程大量增加且效率低下。针对此问题,以DXF文件记录的图形元素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动态改变图元始末点及图元绘制顺序的优化算法,实现了DXF中图形元素及其控制点的优化排序并生成优化后的DXF文件,使得以此文件为基础的绘图或加工路径得到优化。通过运算实例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多分类器组合的笔迹验证
    易 东;陈庆虎
    2006, 26(1):  172-0173.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多分类器组合技术和模糊技术将多种笔迹鉴别方法按一定规则进行融合,针对笔迹鉴别中的笔迹验证问题进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笔迹验证准确率有大幅的提高
    Relief算法在笔迹识别中的应用
    吴浩苗;尹中航;孙富春
    2006, 26(1):  174-0176. 
    摘要 ( )   PDF (5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ief及其扩展算法是基于最大化假设间隔的特征选择算法,能够快速进行高维度的特征选择。该文围绕汉字笔迹识别,探讨了多类别、样本数量偏差情况对算法过程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有效应对数量偏差的算法过程,并成功运用于约简高维的笔迹特征。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节约了处理时间,也进一步改进了特征选择的有效性。
    海战场态势实时三维显示系统研究与实现
    刘玉亮;夏学知;沈迎春
    2006, 26(1):  177-0179. 
    摘要 ( )   PDF (8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舰载指挥控制系统只能基于二维图形、图标显示战场态势的问题,提出和开发了基于UDP的海战场态势实时三维显示系统,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中,用三维视景实时显示战场态势变化过程、战场态势发展以及双方兵力对抗过程。系统对战场实体位置进行了从经纬度坐标到直角坐标的转换,并为战场实体建立了简单的行为模型。为满足实时渲染和实时显示的需要,系统对模型、场景范围、显示方式等都做了优化处理,减少计算量,同时减少对硬件的依赖。
    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
    基于SUMO的概念语义相似度研究
    徐德智;郑春卉;K.Pass
    2006, 26(1):  180-0183. 
    摘要 ( )   PDF (7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UMO(建议上层共享知识本体)是由IEEE标准上层知识本体工作小组所建置的,其目的是发展标准的上层知识本体,这将促进数据互通性、信息搜寻和检索、自动推理和自然语言处理。基于该共享知识本体,提出了一种计算两概念语义相似度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实现了一个计算程序模块,并将计算结果同人类的主观判断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工作可以在面向Web的知识检索领域中得到应用,还可以为本体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基于遗传算法的随机性(Q,r)库存系统仿真优化
    姜昌华;戴树贵;胡幼华
    2006, 26(1):  184-0186. 
    摘要 ( )   PDF (7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Q,r)模型是库存管理中的重要控制模型。对于随机性(Q,r)库存系统,难以用解析方法求解最优的库存控制策略。运用仿真优化技术,基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原理,建立了随机性(Q,r)库存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并应用它优化库存系统的库存控制策略。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实现了仿真模型和改进的遗传算法。仿真实例表明所提出的仿真优化技术是可行且有效的。
    模糊Petri网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策略
    李 洋;乐晓波
    2006, 26(1):  187-0190. 
    摘要 ( )   PDF (7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确定模糊产生式规则的各项参数对模糊Petri网(FPN)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直是尚未解决的难题。文中首次将遗传算法引入到模糊Petri网的参数寻优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寻优算法,该算法实现不依赖于经验数据,对初始输入无严格要求。仿真实例表明,由此训练出的参数正确率较高,所得的FPN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和自适应功能。
    基于结构特征的nBayes双层过滤模型
    王 斌;许洪波;王 申
    2006, 26(1):  191-0194. 
    摘要 ( )   PDF (8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算法的简单和效果的出色,Nave Bayes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垃圾邮件过滤当中。通过理论与实验分析发现,结构差异较大的邮件集特征分布差异也较大,这种特征分布差异影响到了Nave Bayes算法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的双层过滤模型,对不同结构的邮件使用不同的Nave Bayes分类器分开训练和学习。实验分析表明,Nave Bayes使用该模型之后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已经与SVM非常接近。
    模糊认知图在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林春梅;何 跃;汤兵勇;刘兴华
    2006, 26(1):  195-0197. 
    摘要 ( )   PDF (7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过程依赖、自组织,并且一直是进化的,用传统的方法对其建模十分困难。模糊认知图作为一种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产物,为复杂系统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文中根据模糊认知图的特点,提出了用遗传学习算法建立系统的模糊认知图方法,为复杂系统分析及预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最后,以股票市场的数据为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不完备信息系统下的不确定性度量方法
    代 劲;胡 峰
    2006, 26(1):  198-0201. 
    摘要 ( )   PDF (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不确定性度量是Rough Set理论中的一个难题。文中通过分析现有完备信息系统的不确定度量方法以及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特性,提出了广义相似关系,并以之为基础给出了一个直接度量不完备信息系统不确定性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神经网络硬件实现的可重构设计
    万 勇;王 沁;李占才;李 昂
    2006, 26(1):  202-0203. 
    摘要 ( )   PDF (5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BP网络为例,提出了一种可重构神经网络硬件实现方法。通过可重构体系结构、可重构部件的设计,可以灵活地实现不同规模、传递函数及学习方法的神经网络,从而搭建起神经网络快速硬件实现的平台。经过对一个模式识别问题的实现和测试,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一种用于BP网络优化的并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刘月娥;何东健;李峥嵘
    2006, 26(1):  204-0206. 
    摘要 ( )   PDF (5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并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并用于3层BP神经网络优化。在适应度函数中引入模拟退火机制,采用排序、最优保存策略选择算子、启发式交叉和多点非均匀变异改进遗传算子,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产生新解增加搜索方向,并结合并行进化思想对经典遗传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对英文字母识别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全局搜索能力、局部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都优于经典遗传算法。
    关联规则的分层表达
    戴 敏;黄亚楼
    2006, 26(1):  207-0209. 
    摘要 ( )   PDF (6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联规则通常以规则列表形式表达,而许多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往往产生大量规则,这给用户理解规则和从中找出感兴趣的规则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标识重要的规则,而又保持挖掘结果的完整性,提出了根据规则的通用性,按照由概括—具体的方式分层表达关联规则。先用挖掘结果的最概括规则集表达出最通用、最基本的领域知识,再根据用户要求分层查看概括规则下面更具体的规则。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在不同层次上查看关联规则,使挖掘结果更容易管理和被人理解。
    基于模糊数据挖掘与遗传算法的异常检测方法
    孙 东;黄天戍;秦丙栓;朱天清
    2006, 26(1):  210-0212. 
    摘要 ( )   PDF (8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合适的隶属度函数是入侵检测中应用模糊数据挖掘所面临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异常检测中运用遗传算法对隶属度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将隶属度函数的参数组合成有序的参数集并编码为遗传个体,在个体的遗传进化中嵌入模糊数据挖掘,可以搜索到最佳的参数集。采用这一参数集,能够在实时检测中最大限度地将系统正常状态与异常状态区分开来,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性。最后,对网络流量的异常检测实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垂直型分布数据的隐私性保持关联规则挖掘
    符燕华;顾嗣扬
    2006, 26(1):  213-0215. 
    摘要 ( )   PDF (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数量积方法从垂直型分布数据中挖掘关联规则,并且保持其隐私性。给出了数量积算法,分析其安全性,同时还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数量积算法进行垂直型分布式数据挖掘。
    Web-Logs中连续频繁访问路径的快速挖掘算法
    曹忠升;唐曙光;杨良聪
    2006, 26(1):  216-0219. 
    摘要 ( )   PDF (7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如何从WebLogs中高效挖掘出连续频繁访问路径,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OBMine算法。该算法借助于访问路径树进行挖掘,只需扫描一次数据库,且通过构建频繁1项集pi的HBP树,能一次性挖掘出以pi为后缀的频繁访问路径,简化了挖掘过程,实验表明在执行效率上要优于WAP算法。
    以B链树为索引的动态多版本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包 斌;李亚岗
    2006, 26(1):  220-0222. 
    摘要 ( )   PDF (8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B链树极高同步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B链树作为数据库索引并和多版本技术相接合的一种新颖方案。该方案将事务分为只读事务或更新事务,只读事务不需要获取锁,而更新事务也只需要少量的锁,不会形成死锁。实验表明,在并发环境下这种方案能较大的提高数据库性能和事务的吞吐量。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特定主题Web搜索策略
    李新安;石 冰
    2006, 26(1):  223-0226. 
    摘要 ( )   PDF (8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据挖掘中决策树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Web搜索策略。在该策略中,通过对预先采集的Web页面进行学习得到一棵决策树,然后对其进行剪枝,得到简化布尔表达式形式的主题内在规律性信息,在其基础上进行查询修改,把修改后的查询转发到通用搜索引擎上,最终得到查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查询策略对于特定主题的Web搜索,查询结果的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学生交往虚拟网络中的小群体结构分析
    岳 嵘;岳 训
    2006, 26(1):  227-0229. 
    摘要 ( )   PDF (5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机短信作为简便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已成为大学生之间一种主要的交往形式。通过对2004.1~2004.7期间山东某学院在校学生手机短信通讯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出学生人际交往虚拟网络,着重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小样本统计分布研究,给出一种获取小群体拓扑结构的新算法。
    软件技术与典型应用
    维、哈、柯文版红旗Linux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实现
    缪 成;李 莉;吾守尔·斯拉木
    2006, 26(1):  230-0233. 
    摘要 ( )   PDF (8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新疆自治区广泛使用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提出民文版本红旗Linux系统图形界面的总体设计架构,并详细介绍了民文变形显示、从右向左书写、民汉文混合处理等主要技术难点的实现。
    基于实时语言和面向方面的形式化开发方法
    陈生庆;张立臣;陈广明
    2006, 26(1):  240-0242. 
    摘要 ( )   PDF (7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方面方法和实时语言特性应用于实时软件开发工程,将降低实时软件开发的复杂性,而形式化方法将提升系统的可信度。该文提出的一种面向方面的实时软件开发方法AOSDBRTL,它基于经面向方面扩展的形式化方法AORTZ,在编码阶段应用实时语言PEARL,实现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对面向方面的无缝支持。
    基于消息驱动的分布式协同计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单世民;邓贵仕;何英昊
    2006, 26(1):  243-0245. 
    摘要 ( )   PDF (5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计划制定过程中出现的协同性差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消息驱动的协同计划系统。此系统以JMS作为消息传输的基础结构,采用XML作为消息封装的标准,实现了平台和数据的独立。
    一种CAD系统组件模型的组合技术及其实现
    王 珉;吴广茂;田 林;罗志清;汤幼宁
    2006, 26(1):  246-0248. 
    摘要 ( )   PDF (6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CAD系统中采用的组件模型主要有两类:标准组件模型和自定义组件模型。尽管这两种情况都有成功的例子,但是不能完全照搬成功经验。在分析了当前CAD开发中面临的挑战后,讨论了组件模型的选择策略,并给出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在标准组件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特征和技术。最后,提出和实现了一个在COM组件模型基础上组件复用和扩展的新技术。
    空间实体在不同层次细节上保持拓扑关系一致性的研究
    李春华;陈天滋
    2006, 26(1):  249-0252. 
    摘要 ( )   PDF (7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数据结构,用来保证在不同层次细节上拓扑关系的一致性。该数据结构以Bertolotto提出的拓扑模型的7个拓扑元操作为基础,通过树的方式来体现。其根结点用来存储空间实体中最粗糙一层的数据,树的深度即为层次数。除根结点以外,每个结点又是一个深度为2的树。其中根结点表示需要进行的元操作,叶子结点按照操作的顺序依次保存了相应的空间实体及拓扑关系。此数据结构不仅可以保证拓扑关系的一致性,而且在重构空间实体上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更适用于WebGIS矢量地图的传送和更新。
    舰载指控系统应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赵 恒;陈 靖;王振宇
    2006, 26(1):  253-0256. 
    摘要 ( )   PDF (10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开放的中间件模型CORBA为基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面向舰载指控领域的应用框架用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该框架抽象出舰载指控系统的共性,形成了面向领域的对象管理器和事件管理器两个主要部件以实施对框架中应用对象和事件的统一管理。
    UML在P2P文件下载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汪 枫
    2006, 26(1):  257-0260. 
    摘要 ( )   PDF (6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2P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新的应用型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应用在一些产品中当中。UML作为一个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在协议和应用方面也不断在完善。文中试以开发一个集中目录式P2P文件下载软件为背景,使用UML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和构造,将P2P的技术应用用UML的元素去描述。对整个系统进行用例分析,建立领域模型。针对其中的文件传输的用例做细化,建立设计模型和实施模型,并在设计模型中使用设计模式中的一些方法,例如GRASP等,进行详细的阐述
2025年 45卷 4期
刊出日期: 2025-04-10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荣誉主编:张景中
主  编:徐宗本
副主编
:申恒涛 夏朝晖

国内邮发代号:62-110
国外发行代号:M4616
地址:四川成都双流区四川天府新区
   兴隆街道科智路1369号
   中科信息(科学城园区) B213
   (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电话:028-85224283-803
   028-85222239-803
网址:www.joca.cn
E-mail: bjb@joca.cn
期刊微信公众号
CCF扫码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