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历史沿革
收录情况
获奖情况
引用指标
编委会
期刊在线
文章推荐
过刊浏览
专辑专刊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投稿指南
组稿方向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常见问题
署名变更申请
单位变更申请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
引言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插图与表格规范
英文摘要书写要求
收费标准
学术诚信
联系我们
编辑部联系方式
位置示意图
期刊订阅办法
广告合作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5-11-01
上一期
下一期
网络与分布式计算
P2P网络中基于谣言传播机制的资源搜索算法
李庆华;张阳;王多强
2005, 25(11): 2465-2467.
摘要
(
)
PDF
(7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许多P2P网络如KaZaA和Gnutella模型仅使用“洪泛”广播机制,从而造成严重的通信拥塞。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谣言传播机制的资源搜索算法,任何运行该算法的源节点只需要相对少的节点参与通信,就能以相对大的概率找到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优异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节点定位算法研究
王建刚,王福豹,段渭军,李晶
2005, 25(11): 2468-2471.
摘要
(
)
PDF
(7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分析比较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中有代表性的4种分布式定位算法,着重关注了算法的能量消耗问题。节点的能量消耗主要由计算和通讯开销组成,对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通讯开销,做出了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与算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的IP组播技术
李小勇; 张卫
2005, 25(11): 2472-2474.
摘要
(
)
PDF
(8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组播技术的结合可以获得MPLS的高速率、QoS、流量工程、VPN和组播的带宽节省两方面的益处,MPLS和组播是两种互补的技术,这对于带QoS参数的实时的多媒体应用是必须和紧迫的。文章综述了MPLS组播技术在实现机制、组播树的构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匿名通信概览
朱娜斐;陈松乔;眭鸿飞; 陈建二
2005, 25(11): 2475-2479.
摘要
(
)
PDF
(11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匿名通信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阐述了匿名通信的研究意义,介绍了匿名通信及其攻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于目前不同的匿名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介绍了重要的攻击形式。最后提出了匿名通信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关于匿名通信的法律问题。
基于Globus平台的网格应用模型研究与实践
李徐焰;郝克刚;葛玮
2005, 25(11): 2480-2482.
摘要
(
)
PDF
(6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网格计算客户端,网格资源的发现、分配及资源描述。考虑到市场机制和当前网络资源和网格资源的应用现状,从网格计算应用的角度结合了网格基于市场机制的目录架构,优化了资源自适应协议,并在实际中实现了它们的功能。
一种基于自动回归的改进网格主机负载预测模型
程宏兵;杨庚
2005, 25(11): 2483-2485.
摘要
(
)
PDF
(5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回归(AR)改进的主机负载预测模型,它不仅具有AR模型本身的计算成本小、预测性能稳定的优点,还对AR模型只对未来某个固定时间段的负载预测进行了改进,使之能根据作业的预测执行时间进行主机负载动态预测,同时该模型还充分体现了主机负载变化的自相似性和长期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分布式网络性能监测代理自适应部署研究
曹献栋;夏德麟;晏蒲柳
2005, 25(11): 2486-2488.
摘要
(
)
PDF
(7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布式网络性能监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管理域中的适当位置放置适当数目的代理,才能达到提高监测效率,减小额外监测流量和响应时间的目的。本文提出的算法是在管理员改变网络拓扑结构或者网络节点或链路失效时被启动,能够针对网络的变化自动地进行局部监测代理分布的调整,使监测系统恢复到近似最优状态。该算法使本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能力,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远程跨管理域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刘振山;罗军勇
2005, 25(11): 2489-2491.
摘要
(
)
PDF
(6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常用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只能满足本地管理域的网络拓扑发现工作,而无法实现远程跨管理域网络拓扑发现的现状,提出了一套网络拓扑结构分析规则集,并且以它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远程跨管理域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解决了远程网络拓扑发现中不同管理域之间网络拓扑结构不连通的问题,实现了远程网络拓扑发现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最后给出了算法在科研教育网华东某省主干网络的实际测试效果,并进行了分析。
Ad Hoc网络位置辅助广播协议
沈军;曹元大;张树东
2005, 25(11): 2492-2495.
摘要
(
)
PDF
(84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在位置信息辅助下的新的广播协议,称之为位置辅助广播协议(LABP)。它采用将转发节点周围的区域分成网格,再在网格的辅助下找到广播中转网关,将广播信息和广播中继网关信息一起发送给邻居节点的方法。仿真表明,该协议提供了非常好的广播性能。
一种基于RADIUS认证的PPPoE拨号漫游限制方法及实现
张宗勇;刘震
2005, 25(11): 2496-2498.
摘要
(
)
PDF
(6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RADIUS认证的PPPoE宽带用户拨号漫游限制的方法,通过使用BRASPort、BRASIdentifier属性并结合后台认证与漫游信息智能处理系统,控制用户账号只能在指定的地方(或区域内)拨号使用。基于某大型宽带城域网加以实现并达到良好的性能和便于管理的效果。
IEEE三种生成树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李延冰;马跃;王博; 万小强
2005, 25(11): 2499-2501.
摘要
(
)
PDF
(6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IEEE的生成树、快速生成树和多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分别从收敛时间、拓扑变化方式、带宽利用率和资源占用量等几个方面对这三种生成树协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每种生成树协议的适用环境,为工程应用中生成树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实现IPv6数据包分类的算法研究
王燕
2005, 25(11): 2502-2504.
摘要
(
)
PDF
(8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重可寻址内存(Ternary ContentAddressable Memory,TCAM)能提供持续吞吐量和单一系统结构,这非常有利于实现包分类,特别是对将来基于IPv6的网络尤其如此。但是它也有缺点,比如路径有限、价格昂贵和电源消耗。为此提出了一种有效算法,对可寻址端口地址加密来减少需要的TCAM。该新方案能够将现实世界IPv6路由表的128位前缀加密成11位,并且仍然保留无类域间路由的属性。
信息安全
WPKI与PKI关键技术对比
路纲;佘堃;周明天;刘家芬
2005, 25(11): 2505-2508.
摘要
(
)
PDF
(8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存在较多的环境制约,包括带宽窄、延迟大、稳定性差等;同时,手持设备存在诸如CPU功能弱、存储量小、功耗受限、显示窗口小等等问题。为了使公钥基础设施(PKI)应用扩展于无线环境,WAP论坛定义了无线公钥基础设施(WPKI)规范。WPKI的宗旨在于尽可能使用现有PKI协议,仅在需要时才定义新规范,对WAP PKI和PKI在应用环境、协议架构、数据及业务流程、加密算法、证书格式及协议标准方面进行了比较。
单向函数在公钥认证协议中的作用
赵华伟;李大兴
2005, 25(11): 2509-2511.
摘要
(
)
PDF
(5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认证协议进行了研究,指出采用保密服务是设计认证协议是一种安全服务的误用,存在两种潜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带密钥的单向函数提出了一种扩展的BAN逻辑。利用该逻辑对两种改进的公钥认证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说明带密钥的单向函数所提供的两种安全服务能够保证公钥认证协议的安全。
支持移动环境下信任迁移的设计
周帆;佘堃;吴跃
2005, 25(11): 2512-2514.
摘要
(
)
PDF
(6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SAML2.0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支持移动设备信任迁移的设计,规划出总体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整个系统运作流程,详细分析了潜在的安全性和部署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基于Spi演算的SSL3.0协议安全性分析
赵宇;王亚弟;韩继红
2005, 25(11): 2515-2520.
摘要
(
)
PDF
(10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标准Spi演算的语法及语义进行了合理扩展,并利用扩展后的Spi演算对大型复杂协议SSL V3.0的安全性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得出了与其他分析方法相同的结论。
安全中间件——SSPM管理模块的设计
曾令华;佘堃;欧阳开翠;周明天
2005, 25(11): 2521-2523.
摘要
(
)
PDF
(7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器(CSSM)是安全中间件核心模块。讨论了它的体系结构及其安全服务的运行流程。设计了对安全服务提供者模块(SSPM)的管理模块,给出了使用的数据结构及算法。
病毒在复杂Internet网上的传播研究
王旻;郑应平
2005, 25(11): 2524-2526.
摘要
(
)
PDF
(5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们发现现实中的系统包括Internet网均具有复杂网络的特性,从而为研究病毒在复杂Internet网上的传播开拓了新的系统的全局的视角。在论述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Internet的复杂网络模型,对病毒的传播行为进行了仿真研究,与震荡波病毒的真实传播数据对照表明该模型是能反映真实Internet特性的;通过某些参数的调整,病毒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基于工作组的IPsec安全策略系统研究与实现
陈涛;王福豹;肖琳
2005, 25(11): 2527-2529.
摘要
(
)
PDF
(6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考了IETF工作组提出的安全策略系统标准框架,提出了基于工作组的安全策略系统的思想。结合一个端到端安全通信原型系统,设计了基于工作组的安全策略系统的总体框架,讨论了该安全策略系统的功能模块及采用的关键技术。
一种不可否认门限代理签名方案的改进
冯朝胜; 袁丁
2005, 25(11): 2530-2532.
摘要
(
)
PDF
(7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Hsu等的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门限代理签名方案,该方案有效地克服了Hsu方案不能有效抵抗内部协作伪造攻击的不足。由于该方案在签名生成阶段将实际签名群和代理签名群的隐秘信息都纳入到签名中,并在生成的签名中将它们区分开来,这就使得基于该方案的签名具有了基于Hsu方案的签名所不具有的可识别性和不可否认性。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是一种安全的切实可行的门限代理签名方案。
Web服务安全架构研究
白建坤
2005, 25(11): 2533-2535.
摘要
(
)
PDF
(6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Web服务的典型攻击技术,提取了Web服务的安全需求,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防护、检测、响应、恢复(PDRR)信息安全模型的Web服务安全架构,用以实现Web服务的综合防范。
一种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域相位和幅度的数字水印算法
曹荣;王颖;李象霖
2005, 25(11): 2536-2537.
摘要
(
)
PDF
(8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水印分别嵌入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域的相位谱、幅度谱进行仿真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在相同的嵌入失真下的鲁棒性,提出了相位幅度相结合的DFT域水印算法,算法在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证明,该相幅水印算法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不觉察性,而且对图像的尺度变换、旋转攻击、噪声干扰、JPEG压缩以及滤波等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基于CDMA技术的多水印算法
李秋珍;邹复好
2005, 25(11): 2538-2540.
摘要
(
)
PDF
(6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码分多址(CDMA)思想引入水印系统以实现多水印方案。在水印嵌入过程中,每一用户以自己的密钥作为种子生成一个伪随机分布的地址码,并用该地址码将自己的欲嵌入信息调制为载波信号,然后以相加的方式把载波信号叠加入载体。在提取时,该用户使用相同的地址码,通过计算地址码和载体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载体中提取自己的嵌入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多个用户独立嵌入和检测自己的水印信息,完全能满足多水印的要求。
基于位平面的LSB图像隐藏算法分析及改进
靳战鹏;沈绪榜
2005, 25(11): 2541-2543.
摘要
(
)
PDF
(6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图像信息隐藏技术中基于空间域方法中位平面的思想,分析了传统的最低有效位(LSB)隐藏算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奇偶标识位隐藏算法,提出了一种失真度更低、安全性更高的新隐藏方法——索引数据链隐藏算法。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对载体数据的改变量要少于常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隐藏信息的安全性。
细粒度的XML推理控制及实现
陈晓林;吴永英;李专
2005, 25(11): 2544-2546.
摘要
(
)
PDF
(8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细粒度的XML推理控制模型及实现机制,解决了强制访问控制所不能解决的敏感信息推理问题;改进了算法,可快速获得解决敏感信息泄露的最佳方案;引入剪枝策略,实现了安全信息最大化发布。
一种有效减少码字长度的两用户合谋安全指纹编码方案
唐瑶;樊养余
2005, 25(11): 2547-2548.
摘要
(
)
PDF
(6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级联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抗两用户合谋攻击的指纹设计方法和与其对应的跟踪方法。编码算法中内码采用文献[4]构建的一种新的两用户合谋安全码,外码采用q进制随机数,减小了编码的难度。设计了跟踪算法验证了这种编码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在用户数增加、码字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仍能有效跟踪到至少一个合谋用户,克服了以往码字过长的缺点。
椭圆曲线软件及密码卡的设计与实现
董军武; 邹候文; 裴定一
2005, 25(11): 2549-2553.
摘要
(
)
PDF
(10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椭圆曲线密码在软件和低端环境中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高效的椭圆曲线密码软件、生成安全椭圆曲线的SEA算法软件和具有USB接口椭圆曲线加密卡。研究结果表明, 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无论在软件实现, 或在低端环境如单片机或智能卡上的实现, 都达到了可以使用的水平。
基于智能卡和指纹的动态口令鉴别方案
张金颖;郑宇;路献辉;何大可
2005, 25(11): 2554-2556.
摘要
(
)
PDF
(5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Lin和Lai提出的基于口令的远程用户鉴别方案在时间戳和用户ID上存在的脆弱性,提出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采用指纹和智能卡双重认证技术,能进行双向认证,可抵抗重放攻击和假冒攻击,且由示证和认证双方共同生成随机因子,也体现了认证的公平性,认证过程不需要传递用户指纹信息,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杨德明;潘进;赵爽
2005, 25(11): 2557-2558.
摘要
(
)
PDF
(6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移动自组织网络是由无线移动节点组成的复杂分布式通信系统。研究了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入侵检测问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异常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获取正常事件的内部特征的相互关系模式,并将该模式作为轮廓检测异常事件。在Adhoc 按需距离向量协议上实现了该方法,并在网络仿真软件QualNet中对其进行了评估。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反垃圾邮件过滤机制
胡可;张家树
2005, 25(11): 2559-2561.
摘要
(
)
PDF
(63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IS)的垃圾邮件过滤机制。将邮件文本向量空间化并结合免疫识别算法进行过滤。对机制进行了建模与算法描述,对检测器的性能和系统的学习更新进行了向量空间上r 模拟仿真并与Nave Bayes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说明将人工免疫系统应用于垃圾邮件处理有动态性和自适应强的优点,同时为特定领域的信息分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参考机制。
基于人工免疫的反垃圾邮件系统模型
周念念;冉蜀阳;曾剑宇; 钟响
2005, 25(11): 2562-2565.
摘要
(
)
PDF
(6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免疫是对生物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及所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模拟。在邮件系统中引入免疫的思想,构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反垃圾邮件模型。该模型将非法邮件、垃圾邮件看作侵入系统的病源,模拟机体消灭病源的机理,使系统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自动学习各种垃圾邮件的特性,从而自动识别、删除、过滤掉这些有害邮件。对模型的设计思想、关键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在实验中验证了其可行性。
检测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方法的IP数据包分析器实现
李德昌;闫喜民;李卓
2005, 25(11): 2566-2567.
摘要
(
)
PDF
(4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几种攻击方法的原理及过程,提出了一种检测、防范DDoS的分布式模型,开发了IP数据包分析器Packview。并对现有的通用协议(IP/TCP,UDP,ICMP,IGMP)进行分析和适当应用,人工识别攻击行为。
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高速包过滤的研究
钟婷;刘勇; 耿技
2005, 25(11): 2568-2570.
摘要
(
)
PDF
(6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过滤的效率极大地影响防火墙的性能。提出了一个基于INTEL IXP2400网络处理器高效的包过滤方案。此方案通过动态规则表,静态规则树及哈希硬件加速单元实现对包过滤的优化,使得基于INTEL IXP2400的防火墙能真正达到千兆线速。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技术在企业权限管理中的应用
张丽;徐进
2005, 25(11): 2571-2573.
摘要
(
)
PDF
(6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MI(授权管理基础设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保护基础设施,它的目标是向应用系统提供相关的授权服务管理,实现与实际应用处理模式相对应的、与具体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无关的访问控制机制。讨论了在分布式环境中利用PMI技术完成权限管理,及其相对于现有的嵌入于应用系统中的授权管理的优越性,并论述了实现的可能性,提出了实现的途径和方案。
基于安全断言标记语言辅件技术的单点登录系统分析
陈科;佘堃;黄迪明
2005, 25(11): 2574-2576.
摘要
(
)
PDF
(6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点登录技术使用户在使用多个Web服务时无需进行多次登录,从而更加方便、安全地管理用户账户,安全断言标记语言(SAML)正是用于实现单点登录技术的规范,它为Web服务间传递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提供了标准。主要讨论了SAML辅件技术在单点登录系统的应用,分析该单点登录的流程,并讨论该单点登录系统的安全性。
图形图像处理
基于步态的人身份识别技术综述
叶波;文玉梅
2005, 25(11): 2577-2580.
摘要
(
)
PDF
(10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不同的人在身体结构和运动行为方面存在广泛的不同性,步态为人的身份识别提供了独特的线索。对于近年来日益受到普遍重视的基于步态生物特征的人身份识别专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分析了目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特点,并指出了存在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于主元分析的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研究
王琢玉;贺前华
2005, 25(11): 2581-2583.
摘要
(
)
PDF
(9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的人脸目标区域定位算法。首先对训练集中的头肩像通过手工定位嘴部区域,进行PCA训练提取嘴部的主元特征矢量(eigenmouth);然后在输入图像人脸初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嘴部的主元特征,通过最小剩余误差能量的判决准则实现人脸嘴部区域的自动定位。其间,引入了受限窗扫描策略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并利用两种空间定位后相似度比较判决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简单易实现、定位精确度高、鲁棒性好的优点。
基于特征加权的人脸识别
朱玉莲
2005, 25(11): 2584-2585.
摘要
(
)
PDF
(5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有的人脸识别方法通常未考虑不同特征或像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实际上,人脸面部不同特征在人脸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研究了各个特征在识别中的作用,分别采用三种加权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并应用流行的人脸识别方法(联想记忆、主分量分析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进行识别。最后用标准人脸库ORL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特征加权方法对人脸识别是有效且通用的。
结合零空间法和F-LDA的人脸识别算法
王增锋;王汇源;冷严
2005, 25(11): 2586-2588.
摘要
(
)
PDF
(5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常用的线性特征提取方法。传统LDA应用于人脸识别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小样本问题,即由于训练样本不足引起矩阵奇异; 2)优化准则函数并不直接与识别率相关。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于LDA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重新定义样本的类内散布矩阵和类间散布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零空间法。然后把这种新的零空间法与FLDA(Fractional LDA)算法相结合,得到一种对人脸识别更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标准H.264的智能视频监控技术
惠鏸;刘涵;吴亚丽;梁炎明
2005, 25(11): 2589-2591.
摘要
(
)
PDF
(8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264视频编码标准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引入一种新的运动检测方法,通过对监控图像的运动矢量及运动补偿后的残差能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对可疑场景的确认和报警方案,能够有效克服光线变化、背景局部轻微摆动及摄像头轻微抖动带来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鲁棒性。
一种获得均匀图像质量的视频码率控制方法
唐田野;刘钊
2005, 25(11): 2592-2594.
摘要
(
)
PDF
(7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视频编码中,码率控制的目的是:在满足带宽约束的条件下,提高编码图像的质量。获得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均匀图像质量是码率控制的一个期望目标。根据信源的线性模型,考虑图像宏块的复杂度提出一种码率控制算法,此方法对宏块的量化参数具有平滑作用,可以使宏块量化参数和失真度分布更加集中,从而具有更加均匀一致的图像质量。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改善图像的峰值信噪声比,获得更好的主客观视觉质量。
基于区域性能的自适应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刘媛;尹东;陈昕;等
2005, 25(11): 2595-2597.
摘要
(
)
PDF
(8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把图像的融合效果评价信息加入到融合规则的选取过程当中,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和可见光两种常见的遥感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性能的自适应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平滑滤波抑制SAR图像斑点噪声,再分别对源图像作小波分解。融合图像的低频系数由一组区域性能评价参量按隶属度控制规则自适应调节得到;高频系数则直接采用可见光图像的高频系数,对新的低频和高频系数实施小波反变换即可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融合效果。
基于分形维数的阈值选取方法
李庆峰;付忠良;粟伟
2005, 25(11): 2598-2599.
摘要
(
)
PDF
(10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通的阈值选取方法只注重图像的灰度信息,而很少考虑图像的空间信息。分形维数能很好地反映一幅图像的空间信息,在图像的处理与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图像阈值选取方法,实验证明对于灰度图像的阈值选取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
基于有意义区域的颜色检索算法
杨泽新;冯玉才;梁俊杰;程珺
2005, 25(11): 2600-2603.
摘要
(
)
PDF
(15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颜色直方图方法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然而,经典的颜色直方图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例如不能表示图像中颜色的空间分布信息。为此,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意义区域的颜色检索算法,即首先计算图像的颜色聚合度,据此确定图像分割方法,对聚合度较高的图像利用区域生长方法进行分割,对聚合度较低的图像进行简单的分块,提取各区域的颜色特征并动态加权求和进行检索。该方法不仅保持了经典直方图简单方便的特点,而且有效地将空间信息集成到直方图中。在CBIR原型系统(DMIR)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经典颜色直方图。
一种快速彩色图像匹配算法
高富强;张帆
2005, 25(11): 2604-2605.
摘要
(
)
PDF
(7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彩色图像匹配的特点,利用颜色分量权重系数对序贯相似性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采用了粗-精匹配相结合的分层搜索策略,并在图像匹配过程中根据置信度对模板进行自适应更新。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图像匹配的精度,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基于修正的分段模糊吉伯斯随机场模型的图像分割
林亚忠;程跃斌;陈武凡
2005, 25(11): 2606-2608.
摘要
(
)
PDF
(6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糊随机场模型在解决多值模糊分割方面主要存在算法的稳定性和效率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多值模糊分割新算法——修正的分段模糊吉伯斯分割算法。该算法利用修正的模糊C均值来提供良好的初始分类,结合传统的二值模糊算法来完成对复杂多值图像的快速、精确分割。实验表明,该修正算法比传统的随机场模型有更好的图像分割能力,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多值模糊分割算法所面临的稳定性和效率问题。
一种高效的混合曲面光顺算法
杨长春;倪彤光
2005, 25(11): 2609-2611.
摘要
(
)
PDF
(5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获得曲面采样数据不再困难,但得到的三角形网格常含有大量噪声。应用顶点分类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加权均值滤波与拉普拉斯光顺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有效去除噪声,而且很好地保留了原网格模型的特征信息。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网页Pagelet的自动抽取方法
朱明;李伟
2005, 25(11): 2612-2614.
摘要
(
)
PDF
(6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eb页面中除了所包含的数据外,往往还包含很多导航信息、广告等。针对Web页面的特点,提出了DOM树比较算法,通过对多个页面进行比较,识别出主体内容。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一种高维空间数据的子空间聚类算法
王生生;刘大有;曹斌;刘杰
2005, 25(11): 2615-2617.
摘要
(
)
PDF
(6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网格聚类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相邻网格内的数据点对考查网格的影响,存在不能平滑聚类以及聚类边界判断不清的情况。为此提出了一种高维空间数据的子空间聚类算法,扩展了相邻聚类空间。实验结果显示,克服了传统聚类的不平滑现象,使聚类边界得以很好的处理。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裂式层次化聚类算法
任江涛;吴海建;吴向军;印鉴,张毅
2005, 25(11): 2618-2620.
摘要
(
)
PDF
(8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聚类中自适应确定聚类个数、目标函数灵活定义及优化的近似计算等问题,综合了分裂式层次化聚类算法能根据相似度阈值自适应地确定聚类个数的特点及二进制遗传聚类算法具有较强的搜索近似最优解能力及目标函数定义灵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裂式层次化聚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类性能。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增量式规则获取
郭森;王知衍;吴志成;严和平
2005, 25(11): 2621-2623.
摘要
(
)
PDF
(4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规则提取算法:基于粗糙集和搜索树的规则提取算法。该算法是以现有规则集中的信息为启发信息,通过对解空间进行宽度优先启发式搜索,产生新规则。以该算法为基础,产生关于新增对象的规则,并对现有规则进行更新。
叶结点编码四叉树的邻域寻找算法
吴恒山;段雄文;李晨阳
2005, 25(11): 2624-2626.
摘要
(
)
PDF
(6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一类常见而简单的规则中有项或缺项的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务数据修剪的约束关联规则的快速挖掘算法。该算法先扫描一遍数据库对事务进行水平和纵向的修剪,接着在修剪后的数据集上挖掘频繁项集,形成规则的候选头集、体集和规则项集,最后一次扫描后由最小可信度约束得到所要求的关联规则。实验表明,与按简洁约束采取的一般策略相比,该算法的性能有较明显的提高。设计了一套新的叶子结点编码方式,基于该编码,实现了编码四叉树的邻域寻找。此方法减少了四叉树存储的结点个数,提高了存储效率。同时由于在叶子一级采用位操作实现邻域寻找,使查询效率有所提高。
一种基于事务修剪的约束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
陈义明;贺勇
2005, 25(11): 2627-2629.
摘要
(
)
PDF
(5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一类常见而简单的规则中有项或缺项的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务数据修剪的约束关联规则的快速挖掘算法。该算法先扫描一遍数据库对事务进行水平和纵向的修剪,接着在修剪后的数据集上挖掘频繁项集,形成规则的候选头集、体集和规则项集,最后一次扫描后由最小可信度约束得到所要求的关联规则。实验表明,与按简洁约束采取的一般策略相比,该算法的性能有较明显的提高。
基于信息熵的决策表约简
曹付元;梁吉业;钱宇华
2005, 25(11): 2630-2631.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信息论的角度,对决策表中属性重要性的大小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大小的知识约简算法,实例表明能够有效得到决策表的近似最小约简。
时空数据库中移动对象查询的选择性估算
吕国华;刘兆宏;袁正午;葛君伟; 裴海英
2005, 25(11): 2632-2634.
摘要
(
)
PDF
(6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用来估算查询选择性的最有效的技术是直方图技术。通过特定的改进,直方图也可应用到时空查询优化中。TPR树在对未来预测的时空索引中显示了很好的优越性。结合TPR树索引结构,构建满足时空查询的直方图,估算时空查询的选择性。
网格计算及其在进化计算中的应用
刘旭彤;王会进;蹇昌树
2005, 25(11): 2635-2637.
摘要
(
)
PDF
(6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将网格技术应用于进化算法的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使用规则与规则集共同演变的模式,实现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分类。它利用网格计算技术的优势,提高了以往复杂的数据挖掘技术的能力和效率。
远程复制系统数据一致性研究与实现
凌宗虎;李先国;韩志勇
2005, 25(11): 2638-2640.
摘要
(
)
PDF
(8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远程数据复制容灾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和视图一致性并优化系统性能的实现思想,即使用日志卷记录用户请求顺序,通过保持主、从两端数据卷上数据块的更新顺序来保证数据一致性,对于不同的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法。论述了它的组织结构、实现流程以及关键技术。
移动分布式实时事务实时原子提交
肖迎元;刘云生;王洪亚;等
2005, 25(11): 2641-2644.
摘要
(
)
PDF
(8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形式地给出了移动分布式实时事务实时原子提交协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移动分布式实时事务的实时原子提交协议:一阶段实时原子提交协议(1PRACP)。1PRACP通过参与者与协调者的一次消息交换,在一个阶段完成移动分布式实时事务提交活动;结合超时恢复处理协议,1PRACP能避免由于站点故障或网络通信链路故障而导致的阻塞。对1PRACP进行了性能比较和评测,显示了它在各方面的优越性。
基于Rough set的有序信息表的排序问题研究
李明;张保威
2005, 25(11): 2645-2646.
摘要
(
)
PDF
(4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有序信息表的排序问题,提出了总体排序的过程框架。将有序信息表转化为二进制信息表,运用粗糙集理论对信息表进行简化,在对属性值标准化的基础上构造有序信息表中实体的排序度量函数,根据度量函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实例表明该过程框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有效可行的。
人工智能
中文名实体识别中的特征组合与特征融合的比较
赵健;王晓龙;关毅
2005, 25(11): 2647-2649.
摘要
(
)
PDF
(5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分析了最大熵模型常用的特征线性组合方法中的权值偏置问题,然后提出了在线性组合之前,对特征进行融合,并根据融合特征和目标类别之间的互信息选择有效复合特征的方法。通过在包含2000个人名的语料库上的测试,表明特征融合能有效地提高名实体识别的精度和召回率。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在基于案例推理的应用
李建洋;倪志伟;刘慧婷
2005, 25(11): 2650-2652.
摘要
(
)
PDF
(5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案例的推理(CBR)系统的增量式学习会使案例库逐渐增大,导致案例的检索时间较长,效率较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是构造性神经网络技术,很容易构筑及理解,具有较低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和较高的识别率。利用该神经网络技术对案例库进行分类后,待求解的新问题只需在某个子案例库中进行检索,便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案例库的能力与效率的维护问题,确保CBR系统的能力保护与效率保护兼顾的实现,为大规模案例库的应用提供技术保证。
一种新的基于二叉树的SVM多类分类方法
孟媛媛;刘希玉
2005, 25(11): 2653-2654.
摘要
(
)
PDF
(5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方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方法(BTSVM),并将基于核的自组织映射引入进行聚类。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多类分类比1vr SVMs和1v1 SVMs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基于关联度函数的决策树分类算法
韩松来;张辉;周华平
2005, 25(11): 2655-2657.
摘要
(
)
PDF
(4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克服决策树算法中普遍存在的多值偏向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关联度函数的决策树算法——AF算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克服多值偏向的原理。通过实验发现,与ID3算法比较,AF算法不仅克服了多值偏向问题,而且保持了较高的分类正确率。
基于类别的特征选择算法的文本分类系统
蒋伟贞;陶宏才
2005, 25(11): 2658-2660.
摘要
(
)
PDF
(7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的索引词选择算法大多是基于词频的,没有利用训练样本中的类别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类别的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根据某个词是否存在于文档中导致该类文档相似度的区别,来确定该词区分不同文档的分辨力,以此分辨力作为选取关键词的重要度。以该算法为基础,设计了一个英文文本自动分类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和结果分析。
基于模糊推理的SDG故障诊断新方法
刘玥;张贝克;吴重光
2005, 25(11): 2661-2664.
摘要
(
)
PDF
(7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纯定性的SDG推理方法忽略了SDG图中节点之间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诊断分辨率不高这一问题,提出了在纯定性SDG推理的基础上用模糊矩阵的形式加入节点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定量信息的推理新方法,可对多潜在故障源划分优先级,从而提高SDG故障诊断的分辨率。相对于其他模糊SDG故障诊断方法,本方法勿需使用隶属函数,取而代之的是模糊矩阵,后者的获取易于前者,且采用矩阵的表示方法方便了计算机编程的实现。
遗传算法的相似性配对方式
谢志文;尹俊勋;金晶
2005, 25(11): 2665-2667.
摘要
(
)
PDF
(6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的遗传算法配对方式,并计算了配对概率。以这种配对方式为基础,对一个极大值问题作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这种配对方法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更符合生物世界的真实配对方式。而从探索最优解的角度来说,这种配对方式有助于优良基因结构的保留。因此这种配对方式可加快计算的收敛速度。
多峰搜索的动态微粒群算法
张晓清;张建科;方敏
2005, 25(11): 2668-2670.
摘要
(
)
PDF
(5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多峰搜索问题提出了一类动态微粒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变换函数将多峰问题中的所有峰变为等高峰,从而保证每个峰都有同等机会被找到;在搜索过程中采用群体规模动态可调的进化方式,使得初始群体可以任意指定,从而克服了标准微粒群算法由于无法事先知道多峰函数峰值点个数而很难确定合适群体大小的困难。实验表明了该算法可以尽可能多地找到峰值点。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的广义TS模糊模型的混沌系统辨识
张静
2005, 25(11): 2671-2672.
摘要
(
)
PDF
(5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混沌系统辨识引入广义T-S模糊模型,使系统中隶属函数具有自适应性;并对T-S模糊模型前件模糊规则数、各加权值、隶属函数自适应参数进行遗传退火算法优化,使系统具有最佳结构和参数。以一维的Logistic 系统和二维的Henon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辨识模型能够拟合原混沌系统,收敛速度及精度良好。
移动导航系统数字地图路网数据的描述与组织
方钰;何启海
2005, 25(11): 2673-2675.
摘要
(
)
PDF
(5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航电子地图路网数据的描述,组织和管理是移动导航系统的设计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从移动导航系统对路网数据的信息要求出发,针对以往路网数据模型的不足,探讨了一种名为HOT的层次化路网模型。详细论述了该模型的数据对象描述和层次结构定义,特别是针对网络拓扑结构的刻画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在某市交通信息网格项目中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具有信息完备、结构清晰、简洁实用等优点。
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关联规则在流程企业中的应用
闫伟;张浩;陆剑峰
2005, 25(11): 2676-2678.
摘要
(
)
PDF
(5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数据挖掘中的模糊聚类分析了流程企业中历史数据的区间值,然后用模糊关联规则挖掘出有用的规则。首先阐述了模糊聚类的RFCM算法和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的内容,分析了实现模糊关联规则的Fuzzy_ClustApriori算法流程,并用RFCM算法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类别的模糊数。根据Fuzzy_ClustApriori算法的步骤对模糊化的参数点进行处理,得到了有价值的模糊规则,为流程企业的生产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挖掘中医方证关系
余弦;唐常杰;张欢; 乔少杰; 蒋永光; 刘娟; 韩佩玉
2005, 25(11): 2679-2680.
摘要
(
)
PDF
(4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中医方-证关系的函数挖掘的特殊困难,提出了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新方法。针对中医学方证数据的特点提出结构简单、高效,占用空间少的主次分离指针编码。提出基于罚函数的单方适应度值计算和基于相似度的中医学症状组平均相似度函数,实现了基于基因表达式的方证关系函数发现算法MRAGEP,获得了一个方证函数,不但有很好的精度, 而且符合中医主次证原理,可解释性好。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正确率达到了62.5%。
基于最小费用的物流配送模型及其混合单亲遗传算法
戴树贵;潘荫荣;胡幼华
2005, 25(11): 2681-2684.
摘要
(
)
PDF
(7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一个基于最小费用的物流配送模型,并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混合单亲遗传算法。算法面向实际的运输网络,利用顶点间存在的路径关系,对个体进行优化,从而加速了算法收敛速度。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桌面色彩及照明对阅读影响的神经网络分析
王湘;王逢瑚;孙建平
2005, 25(11): 2685-2687.
摘要
(
)
PDF
(6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综合分析环境中多种物理量对阅读环境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公共阅读环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采用三层BP网结构,以照度条件和桌面明度作为网络的输入参数,将一定时间内相对阅读作业总量和相对阅读准确率作为模型的输出参数。该模型可以同时考虑阅读环境中多种参数对阅读作业的共同作用,反映了阅读环境中多种参数的多变量、强耦合性的特征,分析了照度条件和桌面明度条件在不同情况下对阅读作业的影响。
典型应用
基于智能Agent的工作流异常管理
陶明亮;尹东
2005, 25(11): 2688-2691.
摘要
(
)
PDF
(91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作流异常管理,特别是业务异常管理,一直是工作流技术中被忽视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详细分析目前工作流产品在异常管理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引入Agent技术,实现了对工作流异常的自主、交互、反映、预动及智能的管理。
基于关系结构的流程控制模型
宋志;刘剑;张艳
2005, 25(11): 2692-2694.
摘要
(
)
PDF
(7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讨论了工作流流程的起点模型、流程激活模型、流程运转模型以及终点模型。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关键业务开发的基于关系结构的流程控制模型,说明了该模型目前的应用情况。
基于模式复用的业务建模研究
杨朝君;杨乃定;张亚莉
2005, 25(11): 2695-2697.
摘要
(
)
PDF
(5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建模方法在业务领域建模中缺乏复用的问题,在分析了模式领域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析模式和业务模式复用的业务建模过程,同时给出了一个应用测量模式和资源分配模式来构建企业设备管理业务模型的详细过程。
网格系统中信息流到服务数据封装的研究与应用
廖斌;黄永忠;杨凯
2005, 25(11): 2698-2700.
摘要
(
)
PDF
(6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OGSA框架中,一切资源都被抽象为服务,而资源信息则被描述成为服务数据。以面向服务的思想,分析了网格系统中信息流到服务数据封装的运行机制,并给出了一个完成集群系统中主机信息到服务数据封装的具体应用。
一种基于消息总线的可用性管理技术
董延珊;雷鸣;郭玉东
2005, 25(11): 2701-2702.
摘要
(
)
PDF
(3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大规模并行机中可用性管理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消息总线的可用性管理模式,介绍了消息总线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完成了对该总线的测试。结合一种并行机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基于消息总线的可用性管理技术,并讨论了其设计与实现。
面向服务的消息中间件模型及实现
唐俊;吴永英
2005, 25(11): 2703-2704.
摘要
(
)
PDF
(5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服务的消息中间件模型引入Web Services的工作原理,能轻松实现系统的负载均衡;利用消息中间件的逻辑通信通道,能在增加灵活性的同时支持经典的C/S服务模式。
一种将业务规则与BPEL有效集成的方法
李德生;王海洋
2005, 25(11): 2705-2708.
摘要
(
)
PDF
(79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业务规则是定义和约束企业业务结构与业务行为的规定或规范,是企业业务运作和管理决策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当前,面向服务的计算变得越来越流行,Web services已经成为集成互联网上分布和异构应用程序的通用技术。使用Web服务合成语言BPEL可以将不同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整合成新的服务。然而,这种基于流程的合成语言缺乏在合成过程中使用由不同的业务规则引擎管理的业务规则的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将业务规则与BPEL集成的方法。
基于.NET平台的容器管理持久化
黎方晟;朱敏
2005, 25(11): 2709-2711.
摘要
(
)
PDF
(6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容器管理持久化技术,参照EJB规范并结合.NET平台的特点,使容器管理持久化技术不再是J2EE架构中独有的技术。为用.NET开发一个易于维护、升级、增强功能的大型电子商务应用,构造一个优秀的持久化容器。
一种Linux智能手机的Java图形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高娟;傅城;尤晋元
2005, 25(11): 2712-2714.
摘要
(
)
PDF
(5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手机对硬件和软件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软件方面要求必须具备支持Java功能的GUI平台。QT/Embedded作为较好的嵌入式GUI与J2ME相结合,能够为智能手机提供一个良好的软件平台。着重介绍Linux智能手机的Java GUI平台的实现原理和方法。
通信系统中大量定时器的设计与分析
邹仕祥
2005, 25(11): 2715-2716.
摘要
(
)
PDF
(6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用软件实现大量定时器的方法,由定时器管理模块(TMM)实现。基本原理是:TMM设置m个定时精度,每个定时器精度有n个超时时刻,相同定时精度、相同超时时刻的定时器构成一个链表,TMM设置m个循环指针Pos[1..m],记录每个定时精度上次超时的链表位置。创建定时器时,根据定时时长选择合适的定时精度,计算将插入的链表位置,并插入对应的链表。循环指针Pos[1..m]在系统时钟的驱动下按照各自的频率移动。当循环指针移动到某个位置,该位置所对应的链表上的所有定时器超时。由于插入定时器节点无需排序,并且批量定时器超时减少了比较次数,所以采用这种实现方法大大减少了系统用于定时器管理方面的开销。
高速通信中基于FPGA的PCI总线接口研究与设计
吴德铭;陆达
2005, 25(11): 2717-2719.
摘要
(
)
PDF
(6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目前PCI总线接口的常用实现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Xilinx公司的PCI软核来实现多处理机高速通信中PCI接口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紧凑设计思想,通过把PCI软核、先进先出数据缓冲器(FIFO)和收发器结合起来完整实现PCI接口通信功能,并实现在一个FPGA芯片中。该PCI接口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容易扩展应用在多处理机间的高速通信中。
围棋死活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廖里
2005, 25(11): 2720-2722.
摘要
(
)
PDF
(5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搜索的围棋死活问题的求解方法,并实现了一个围棋死活问题求解程序SharpSense。对比实验表明,SharpSense的性能明显优于同类程序,对封闭围棋死活问题的解题能力达到了围棋专业棋手的水平。SharpSense还发现了围棋死活问题经典著作《围棋死活大全》中的两个错误。
2025年 45卷 4期
刊出日期: 2025-04-10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主管: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四川省计算机学会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荣誉主编:张景中
主 编:徐宗本
副主编
:申恒涛 夏朝晖
国内邮发代号:62-110
国外发行代号:M4616
地址:四川成都双流区四川天府新区
兴隆街道科智路1369号
中科信息(科学城园区) B213
(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电话:028-85224283-803
028-85222239-803
网址:www.joca.cn
E-mail: bjb@joca.cn
期刊微信公众号
CCF扫码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