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5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05-07-01
    网络计算
    论Web服务与网格
    曾华燊,李季,冯林,龚勋
    2005, 25(07):  1475-1478.  DOI: 10.3724/SP.J.1087.2005.01475
    摘要 ( )   PDF (7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格是网络与异构环境中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网络计算系统。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观点来探讨网格与计算机网络和Web服务的关系,通过对基于Web服务的网格服务体系结构和OSI/RM框架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将实现开放式网格服务结构(OGSA)的计算机系统划分为OSI/RM域内的部分和对OSI/RM不可见部分,从而理清了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层次结构与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的异同。

    普适计算:人本计算
    石为人,周彬,许磊
    2005, 25(07):  1479-148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479
    摘要 ( )   PDF (10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适计算强调以人为本的计算思想,它主张计算应迎合人的习性,自主地与使用者产生互动,使用户能集中精力于所要完成的任务。在普适计算环境下,计算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无妨碍地获得计算和信息服务。综述了普适计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热点,分析和讨论了普适计算的概念和特性,最后对目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普适计算研究项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网络与分布式技术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QoS多播路由算法
    陈年生,李腊元,董武世
    2005, 25(07):  1485-148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485
    摘要 ( )   PDF (6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有多QoS约束的多播路由问题具有NP完全的复杂度。基于延时、延时抖动、带宽、丢包率等QoS约束,描述了一种适应于研究QoS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混合策略的具有多QoS约束的多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的优点,克服了遗传算法在求解多QoS约束多播路由问题中的爬山能力差以及不成熟收敛等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为多QoS约束多播路由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在CICQ交换结构下实现分布式的输入排队DRR分组公平调度
    王荣,陈越
    2005, 25(07):  1488-149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488
    摘要 ( )   PDF (6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基于crossbar的输入排队交换结构在提供良好的QoS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而CICQ(combined input and crosspoint buffered queuing)交换结构与传统的交换结构比,不但能在各种输入流下提供接近输出排队的吞吐率,而且能提供良好的QoS支持。基于CICQ结构,提出了在输入排队条件下实现基于流的分布式DRR分组公平调度算法的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有效性。
    一种支持变长分组的CIOQ交换结构
    张树旗, 贾树恒
    2005, 25(07):  1491-1493.  DOI: 10.3724/SP.J.1087.2005.01491
    摘要 ( )   PDF (5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了组合输入输出排队结构的基础上,对传统CIOQ(Combined InputOutput Queued)的输出队列进行扩展和在内部交换结构中采用并行传送的方式,实现了交换调度的分布式操作和内部无加速的CIOQ交换;又通过将输出队列的状态信息反压到输入端和在输出端采取基于整包调度的算法,实现了对变长分组的交换,减小了定长信元交换中分组切割和重组的开销。

    一种基于回归模型的路径矩阵研究
    尚凤军,潘英俊,唐红
    2005, 25(07):  1494-1497. 
    摘要 ( )   PDF (6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相关的路径矩阵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路径矩阵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有三点:一是采用主动注入IPMP探测包对的方法获得时延;二是根据M/M/1排队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获得回归方程,避免了繁琐的计算,只需测量时延即可获得流量;三是采用主动测量方法获得路径,最终获得全网的路径矩阵。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大流量优先的实时IP随机包标记反向追踪
    李强,朱弘恣,鞠九滨
    2005, 25(07):  1498-1501. 
    摘要 ( )   PDF (6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现有IP随机包标记反向追踪算法实时性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标记概率、推测路径需要的数据包数量和攻击路径距离的关系,提出一个大流量优先的实时IP随机包标记反向追踪方法LTFMS,利用路由器节点当前流量统计,受害者可在最短时间内推测出主要攻击路径。通过建立模拟测试环境实验分析,对于大规模DDoS攻击,该方法在相同时间内可比现有方法推测出更多的攻击路径。
    移动自组网的动态编址问题
    张治,戴冠中,陈旿,赵玉亭
    2005, 25(07):  1502-1505. 
    摘要 ( )   PDF (8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实现移动自组网自动配置的一个关键问题,综述了节点地址的自动配置的最新进展,描述了设计移动自组网动态地址配置协议所面临的问题,对该问题研究开展以来所提出的各种主要方法和协议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和分类阐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建议。

    无线网络TCP协议纯端到端解决方案研究
    陈作田,周金芳,陈抗生
    2005, 25(07):  1506-1508. 
    摘要 ( )   PDF (4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无线环境中误码率偏高的特点,着重讨论改善TCP协议性能的方案,并重点研究了纯端到端解决方案中的两种典型TCP协议:TCPW和TCP-Real协议。纯端到端解决方案保持了TCP协议端到端的语义。通过不同误码率下传输性能的仿真,表明两种协议在无线环境下性能均明显优于其他TCP协议。

    基于层次化P2P覆盖网络的多播模型
    崔晓源,孙学军,杨永火,何丕廉
    2005, 25(07):  1509-1511. 
    摘要 ( )   PDF (5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新的层次化覆盖网络模型HMCON,它是建立在二层P2P覆盖网络上的分布式的可扩展的自组织模型。该模型通过在所有的参与节点上构造多棵“互补”结构的多播树来协同流媒体信号的传输,以平衡各个节点的负载,保证QoS。为了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对HMCON模型的影响,采用ITU-T E-Model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HMCON模型在网络延迟较大时也能保证良好的通信质量。

    一种多资源负载平衡算法——RLBA
    刘克剑,刘心松,吴艾
    2005, 25(07):  1512-1513. 
    摘要 ( )   PDF (4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多种资源的负载平衡算法。调度时,首先将任务按照其所占用的系统资源比例进行分类,然后在线计算每个节点的综合资源负载,并按照节点与整个系统的平均综合资源负载的差值进行类型划分,最后在负载最小的节点类中按照均匀概率随机选择一个节点作为任务调度的对象。算法还考虑了调度时可能发生的倾泻现象,并给出了避免的方法。

    一种基于ECN的带优先级的队首标记拥塞控制算法
    李洪春,刘群,丛延奇,刘骁建
    2005, 25(07):  1514-1516. 
    摘要 ( )   PDF (4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RED算法及ECN算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带优先级的队首标记的拥塞控制算法。当网络需要预防拥塞发生时,标记将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接收端,并且被确认帧带回到发送端,因而能够及时预防拥塞的发生,有效提高网络性能。

    基于交换机的802.1X协议扩展及实现
    曹华伟,尹治本
    2005, 25(07):  1517-1519.  DOI: 10.3724/SP.J.1097.2005.01517
    摘要 ( )   PDF (4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IEEE802.1X协议的原理和认证流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根据交换机在以太网应用环境中对认证和端口控制的实际需求,结合端口控制和认证机制的选择,以及认证服务器的兼容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802.1X协议的扩展方案。该方案在百兆交换机上予以实现,并在以太网环境中进行了认证测试。

    基于μC/OS II的TCP协议的约简与改进
    符学进,鲍可进
    2005, 25(07):  1520-1522.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20
    摘要 ( )   PDF (5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嵌入式系统有限的内存资源和较慢的处理速度的特点对RFC 1122文档提出的需求进行了约简和改进,以简化实现和提升TCP性能。详细描述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 II的TCP协议实现的模块结构、核心数据结构、连接建立与关闭、收发数据和内存管理等主要技术和工作原理。最后还给出了快速重传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

    无线ad hoc网络中区分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王玉玲,李云,赵为粮,刘占军
    2005, 25(07):  1523-1525.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23
    摘要 ( )   PDF (5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区分服务进行了仿真,发现区分服务机制为业务流分配的带宽资源与其优先级调度机制的权值比例并不总是保持一致。结合仿真记录文件进行分析,得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受到MAC机制具有带宽分配的能力。最后指出,在无线ad hoc网络中,单纯依靠网络层的区分服务机制并不能实现成比例的分配带宽。

    信息安全
    安全关联分析相关技术的研究
    高雷,肖政,韦卫,孙育宁
    2005, 25(07):  1526-1528. 
    摘要 ( )   PDF (6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着重研究网络安全集中管理系统中的关联分析技术,对其通用体系结构及其关键分析技术(产生式关联、即时关联等)、研究趋势(模式抽取、部署架构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层级式规则的关联分析解决方案。

    基于hook的Windows防火墙驱动程序研究与设计
    鲜继清,谭丹,陈辉
    2005, 25(07):  1529-153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29
    摘要 ( )   PDF (4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介绍Windows 2000/XP平台的网络驱动程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用NDIS hook技术实现防火墙驱动程序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已有的API hook技术,它无需重新启动操作系统就能生效,并增强了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由于它工作在网络层,可以对所有进出计算机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因此可以更方便有效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同时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共享内存和事件对象的驱动程序通信模型。分析证明该模型可有效提高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通信的效率。

    基于汇聚流回推的DDoS防御系统
    李晓宁
    2005, 25(07):  1531-153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31
    摘要 ( )   PDF (6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汇聚流回推的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综合防御方案。此方案对本地路由器上的汇聚流及其上游汇聚流回推树上第n层路由器上的汇聚流进行分布限速,以达到抵御DDoS攻击的目的。给出了汇聚流限流算法和回推汇聚流所需的反向汇聚流往返树的构建算法。汇聚流限流算法旨在最大限度地限制DDoS流,同时保护正常的用户流。反向汇聚流往返树的构建算法通过动态地探测高流量的汇聚流路径,将自动生成回推汇聚流所需的反向汇聚流往返树。

    基于系统状态集合的攻击模型及其应用
    赖海光,黄皓,谢俊元
    2005, 25(07):  1535-1539.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35
    摘要 ( )   PDF (8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评价系统的安全状况,对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进行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状态集合的攻击模型,使用系统状态的集合对系统的安全威胁进行抽象,并将攻击过程描述为系统状态集合的改变。同时还描述了一种利用此攻击模型进行攻击检测和预警的方法。基于该模型,实现了一个安全预警的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检测攻击过程,并预测出系统可能达到的危险等级。

    基于公共特征集合的网络蠕虫特征码自动提取
    李志东,云晓春,杨武,辛毅
    2005, 25(07):  1540-1542.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40
    摘要 ( )   PDF (4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连接检测与遏制的桥梁,特征码的自动提取在蠕虫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传统的网络蠕虫特征码提取算法,分析了它们的工作机理和主要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特征集合的提取算法,它支持低复杂度提取与优化,也支持灵敏性和特异性之间的权衡,在应对背景噪声和交叉传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种新的多用户接收RSA加密方案
    李晓峰,卢建朱
    2005, 25(07):  1543-154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43
    摘要 ( )   PDF (2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RSA加密系统和多密钥原理,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接收的RSA加密方案。该方案允许每个用户都采用相同的小公钥,发送者可根据要发送的用户数通过引入随机数r对加密密钥进行放大,每个接收者用两个小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这既提高了RSA的加密速度,又可抵御对RSA的低指数攻击和重发攻击,还可实现发送者识别。

    一种新的认证邮件协议
    王彩芬,于成尊,刘军龙,贾爱库
    2005, 25(07):  1545-1547.  DOI: 10.3724/SP.J.10
    摘要 ( )   PDF (6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已有的两个认证邮件协议作了详细分析后指出了其中的缺陷和安全漏洞,通过使用盲解密的可验证加密方案提出改进后的新认证邮件协议。改进后的协议弥补了原有协议的缺陷,并分别保证了公平性和保密性。

    密码协议的Promela语言建模及分析
    龙士工,王巧丽,李祥
    2005, 25(07):  1548-155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48
    摘要 ( )   PDF (4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给出了利用SPIN模型检测分析密码协议的一般方法。作为一个实例,对NeedhamSchroeder 公钥密码协议用Promela语言建模,并利用SPIN进行了分析验证,发现了其安全漏洞。该方法很容易推广到有多个主体参与的密码协议的分析

    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李健,范万春,何驰
    2005, 25(07):  1551-1553.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51
    摘要 ( )   PDF (5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用KDD 1999 CUP中的标准入侵检测数据集对文中设计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了测试评估,将实验结果和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较低误警率的同时有着很好的检测率,并且在训练时间上优于BP网络方法。

    基于本体的协同式入侵检测系统
    陈刚,陈伟
    2005, 25(07):  1554-155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54
    摘要 ( )   PDF (5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认为多点协同检测能够使入侵检测系统更加准确、有效地检测入侵。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模式匹配方法,同时对协同式入侵检测的体系结构与协调方法进行了讨论,它可以使检测工作更加灵活,另外也提供了全局的信息定位以支持协同检测。

    用语义网技术建模特征识别和攻击模型
    黄俊,张雷
    2005, 25(07):  1558-1561.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58
    摘要 ( )   PDF (6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特征识别和攻击的预测是网络安全领域内必不可少的功能部分,而攻击模型和其他安全特征的描述和定义需要专门的语言。然而,目前此类语言存在诸多问题,如语言功能单一,适用性差;缺乏开放性,语义不一致和缺乏可重用性等。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利用本体建模方法,通过一个典型攻击行为的建模,证明本体语言具有的特点支持其作为安全特征描述语言。

    模拟攻击测试方式的漏洞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阔朝,蒋凡
    2005, 25(07):  1562-156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62
    摘要 ( )   PDF (6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扫描方式的漏洞检测工具往往因为无法得到目标系统的准确信息而无法准确判断目标系统的安全状况,而模拟攻击测试方法可以准确判断目标系统是否存在测试的漏洞。大部分新漏洞发布的同时也会发布相应的测试程序,但是测试程序参数的复杂多样造成了集成的困难,把参数分为DR(运行时决定的类型)、DL(运行时查表决定的类型)和DV(默认值参数)三种类型,利用XML在数据结构描述方面的灵活性解决了这个问题。介绍了一个利用XML描述测试程序接口参数的模拟攻击测试方式的漏洞检测系统。

    异构信息系统下安全策略协同的设计与形式化语言描述
    韩志勇,王萍,倪勇,李先国
    2005, 25(07):  1565-156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65
    摘要 ( )   PDF (4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异构的信息系统中,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都会采用相应强度的访问控制技术和策略。为了在异构信息系统之间,能够有效地共享资源,就需要在异构系统间实现安全策略的协同。给出了一个基于票据的安全策略协同模型,用形式化的语言对其进行了描述,并完成了对票据权限的计算

    基于RBAC的信息网格角色表示及矛盾冗余处理
    杨宁,徐志伟,周浩杰
    2005, 25(07):  1568-1569.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68
    摘要 ( )   PDF (5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信息网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并给出权限和角色的定义,进一步讨论了权限和角色的一维表示、操作的蕴含关系和角色的继承关系,分析了如何利用操作的蕴含关系和角色的继承关系进行角色授权的矛盾处理和冗余处理,并分析了系统自动进行权限分配的性能。

    数据库技术
    一个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层文档聚类算法
    宋江春,沈钧毅,宋擒豹
    2005, 25(07):  1570-1572.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70
    摘要 ( )   PDF (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层文档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新的文档特征抽取方法构造了文档的主题和关键字特征向量。首先在主题特征向量空间中利用频集快速算法对文档进行初始聚类,然后在基于主题关键字的新的特征向量空间中利用类间距和连接度对初始文档类进行求精,从而得到最终聚类。由于使用了两层聚类方法,使算法的效率和精度都大大提高;使用新的文档特征抽取方法还解决了由于文档关键字过多而导致文档特征向量的维数过高的问题。

    一种有效聚类算法的研究和实现
    张永梅,韩焱,张建华
    2005, 25(07):  1573-1576.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73
    摘要 ( )   PDF (8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个基于数学形态学的三维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闭合运算,将空间对象聚成类,一次完成三维空间聚类,可以快速处理非凸的、复杂的聚类形状。由于该算法基于数学形态学,所以易于实现其高性能并行算法。采用实例将算法与普通聚类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

    一种基于关系矩阵的关联规则快速挖掘算法
    胡慧蓉,王周敬
    2005, 25(07):  1577-1579.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77
    摘要 ( )   PDF (4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对关联规则挖掘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然后应用关系理论思想,引入了项目可辨识向量及其“与”运算,设计了一种快速挖掘算法SLIG,将频繁项目集的产生过程转化为项目集的关系矩阵中向量运算过程。算法只需扫描一遍数据库,克服了Apriori及其相关算法产生大量候选集和需多次扫描数据库的缺点。实验证明,与Apriori算法相比,SLIG算法提高了挖掘效率。

    一个基于事务分析的Web Robot检测算法
    郭伟刚,鞠时光
    2005, 25(07):  1580-1583. 
    摘要 ( )   PDF (6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网络机器人(Web Robot)的访问行为特点,发现Robot的访问序列一般不会形成具有链接关系的路径。在定义了用户事务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事务分析的检测算法。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未知的和不遵守网络机器人排斥标准的Robot。

    基于设备故障监控的时间序列模式研究应用
    闫伟,张浩,陆剑峰
    2005, 25(07):  1584-1586.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87
    摘要 ( )   PDF (7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数据挖掘中的时间序列模式对流程企业中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模糊理论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偏离常规运行状态但未到报警界限的参数点,然后采用时间窗对参数离散处理,划分时间间隔得到时间序列数据库。采用TimeSeq_PrefixSpan算法并编程实现,得到了按次序排列且有时间间隔的异常参数点对设备故障影响的规则,起到了对设备故障预警监控的作用。

    织女星地理信息系统VegaGIS中的空间数据引擎CoSDE
    何雄,方金云,唐志敏
    2005, 25(07):  1587-1589.  DOI: 10.3724/SP.J.2005.01587
    摘要 ( )   PDF (7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VegaGIS中的空间数据引擎CoSDE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通过空间数据引擎CoSDE提供的服务实现对多种空间数据库的直接访问。CoSDE采取了真正的三层C/S体系,屏蔽了客户端对数据库的直接访问,它与具体的数据库实现了物理上的分离,同时实现了真正的跨平台。

    基于XDR纲要的空间元数据存储策略
    张涛,于雪芹
    2005, 25(07):  1590-1591.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90
    摘要 ( )   PDF (4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XDR纲要的空间元数据存储体系结构,建立XDR纲要,将以XML表达的空间元数据映射到SQL Server 2000关系数据库中,可以使用加注释XDR纲要的XML视图对应到数据库的查询,并以XML文件的形式返回查询结果。

    基于映射位集合的遥感图像关联规则挖掘
    黄端琼,陈崇成,黄洪宇,樊明辉
    2005, 25(07):  1592-159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92
    摘要 ( )   PDF (4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MBSA算法,采用Java中的TreeMap的映射技术和压缩的BitSet来存储大量的布尔变量值,并且该算法只扫描一次事务数据库,用BitSet的逻辑“与”操作来代替数据库的扫描,有效提高了运行速度。将该算法应用到遥感图像挖掘中,提取遥感图像中红、绿、蓝波段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联,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有益的支持

    基于VPRS的信息系统风险分析
    肖龙,戴宗坤,杨炜
    2005, 25(07):  1595-159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95
    摘要 ( )   PDF (4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基于可变精度粗糙集(VPRS)的风险分析方法。利用VPRS模型中的β约简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粗糙集处理噪声数据的不足;同时提出了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过滤风险规则,不但约简了风险规则的数量,而且提高了风险规则的有效性。最后,运用VPRS模型对文献[4]中的风险评估数据进行分析,有效地挖掘出了隐含在其中的风险规则。

    图形图像处理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ROI编码
    梁亚玲,杨春玲,余英林
    2005, 25(07):  1598-1601.  DOI: 10.3724/SP.J.1087.2005.01598
    摘要 ( )   PDF (7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等级树集分割编码方法(SPIHT)在ROI图像编码中的应用。根据SPIHT编码方法的特性、ROI区域小波系数提升后整幅图像小波系数的特点及人眼视觉特性,提出改进算法。同时提出质量等级因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其数学表达式。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可在保证ROI质量等级的同时提高整幅图像的主观效果。仿真实验证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及质量等级因子的调节作用和其公式的正确性。

    分形编码时间的线性控制和预测
    陈作平,叶正麟,郑圣超
    2005, 25(07):  1602-160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02
    摘要 ( )   PDF (6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图像的布朗维数为纹理特征对编码中的图像块进行聚类和排序,实现了对每个值域块所需比较定义域块数目的精确控制。进一步,通过排除平坦块、使用均值图像建立定义域块库等技巧,得到了一种可以通过定义域块比较数目对编码时间进行线性控制和预测的快速分形编码方法。实验表明,与已有分类和聚类方法相比,在相同的压缩比下,本文方法可取得更好的加速效果和解码质量。

    平板图案的跟踪及其在增强现实中的应用
    刘国翌,李华
    2005, 25(07):  1605-160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05
    摘要 ( )   PDF (6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一种实时的基于单摄像机的平板图案跟踪算法。该算法可以在增强现实应用中用于摄像机定位和虚拟物体的放置。针对跟踪中由运动模糊和目标较小所引起的跟踪失败情况做出了讨论,提出结合使用LK跟踪算法和基于匈牙利算法的角点匹配来解决这些问题。还提出使用基于约束的非线性优化来降低噪声对摄像机方位计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复杂情况下,可靠地跟踪目标图案,获取准确平滑的摄像机定标结果。

    基于PCA余像空间的ICA混合特征人脸识别方法
    武妍,宋金晶
    2005, 25(07):  1608-161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08
    摘要 ( )   PDF (5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善传统的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方法在识别光照变化较大的人脸时效果不尽理想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PCA余像空间”的ICA混合特征人脸识别方法。不同于2阶PCA人脸识别方法,用独立元分析法代替主元分析法,对“PCA余像特征脸集”进行独立元特征抽取得到人脸图像基于PCA余像空间的独立元特征,并综合人脸图像的原始独立元特征得到混合特征作为最终识别的特征。实验表明,基于PCA余像空间的ICA混合特征人脸识别方法,在识别光照、表情等外界因素变化较大的人脸图像时,要优于传统的基于特征脸的识别方法、基于ICA的识别方法以及基于2阶PCA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RBF网络生成人脸表情的算法
    余重基,李际军
    2005, 25(07):  1611-1615.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11
    摘要 ( )   PDF (8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只需确定少量标定点就能高精度实现人脸表情生成的算法。此方法并不直接利用标定点,而是通过自动生成的扭曲控制点来进行2D图像扭曲变形;为了保证精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输入标定点的数目。根据脸部肌肉的解剖特点和人脸的对称性定义了一个信息冗余很小的脸部特征点集(FCPS);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 Network)来确定FCPS的移动与表情变化的映射关系;RBF网络输出的FCPS通过数据映射,自动生成一个矫正的扭曲控制点集; 2D径向基函数图像扭曲算法(RBF Warping Algorithm)利用这些扭曲控制点扭曲图像,产生指定的表情,有效地降低了扭曲控制点误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病态数据的影响并减少计算量,训练网络时采用了递推正则最小二乘算法。实验显示,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基于混合概率背景模型的视频分割方法
    刘震,赵杰煜
    2005, 25(07):  1616-1619.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16
    摘要 ( )   PDF (6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背景建模方法,用于视频中前景物体的检测与分割。主要利用两个概率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概率图模型建立一个混合的贝叶斯网概率模型,对视频输入中背景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局部相关性(同现性)进行学习。在建立正确模型参数的基础上,贝叶斯信念传播算法根据图像输入预测当前背景状态的后验分布,并根据预测得到的背景状态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在复杂背景变化下的鲁棒性。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边缘保护的图像融合算法
    刘鹏,张岩,毛志刚
    2005, 25(07):  1620-1622.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20
    摘要 ( )   PDF (4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像素级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小波系数局部模极大和加权局部能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融合高频成分;用加权局部能量分析融合尺度系数。算法获得的融合图像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能力。此算法不需要设置阈值,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对多聚焦图像进行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系数局部模极大和局部能量分析相结合的高频融合策略较好地再现了图像中各种边缘信息;基于加权局部能量估计的低频融合策略有效地去除了原图像的模糊。融合后的图像在客观评价和主观视觉效果上均有显著提高。

    基于DCT压缩的JPEG图像的快速检索
    卞国春,张曦煌
    2005, 25(07):  1623-1625.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23
    摘要 ( )   PDF (5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压缩的JPEG图像的检索方法。该方法利用JPEG图像数据在DCT压缩域的特性,直接提取特征,而且只需要对JPEG进行部分熵解码。在加速了图像检索的过程的同时也保证了检索结果的精确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应用提升格式实现的基于行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
    张宏伟,刘正光,陈红新
    2005, 25(07):  1626-1628.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26
    摘要 ( )   PDF (4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存需求量大、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JPEG2000的应用。基于行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以累进方式完成列向小波变换,在不影响变换结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应用三项加法单元形式的提升格式代替原基于行的小波变换算法中的Mallat算法,充分利用了提升格式的全替换特性,加快了计算速度,节省了内存。同时针对基于行的小波变换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上下文模板,可以简洁、高效地进行概率估计。应用该方法对JPEG2000进行改进,可大大提高其实用性。

    基于图形理解的汉字构形自动分析系统
    陈良育,曾振柄,张问银
    2005, 25(07):  1629-1631.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29
    摘要 ( )   PDF (4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字构形自动分析系统将计算机视觉,图像理解等领域中业已成熟的诸多技术,应用到汉字构形学研究的各主要环节。以GB231280汉字集合所生成的构件图片为基础对象,生成了汉字部件构形描述,有效率达90%以上。

    人工智能
    基于模式聚类和遗传算法的文本特征提取方法
    郝占刚,王正欧
    2005, 25(07):  1632-1633.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32
    摘要 ( )   PDF (4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模式聚类和遗传算法进行文本特征提取,并用Kohonen网络进行分类。模式聚类可以有效降低文本特征的维数,使得特征从几千维降为几百维。但几百维的维数对Kohonen网络来说仍然太高,因此采用遗传算法在此基础上继续降维。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结合可以极大地降低文本的维数,并能提高分类准确率。

    基于模糊决策树的文本分类规则抽取
    王煜,王正欧
    2005, 25(07):  1634-163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34
    摘要 ( )   PDF (6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合并分枝的模糊决策树文本分类方法对相似文本类进行分类,并可抽取出分类精度较高的模糊分类规则。首先研究改进了的χ2统计量,并根据改进的χ2统计量对文本的特征词条进行聚合,有效地降低了文本向量空间的维数。然后使用一种合并分枝的模糊决策树进行分类,大大减少了抽取的规则数量。从而既保证了决策树分类的精度和速度,又可抽取出可理解的模糊分类规则。

    基于神经网络的Agent电子商务协商模型
    卢武昌,胡山立
    2005, 25(07):  1638-164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38
    摘要 ( )   PDF (6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个在电子商务中能辅助用户网上采购的智能Agent协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模型的构造基于BP神经网络,通过对用户的购物偏好训练学习,使Agent获得一组包含用户偏好特征的规则信息并作为协商过程中推理的依据;每次协商的结果都作为学习样本,以提高Agent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用自适应的多种群蚁群算法求解频率分配问题
    章春芳,陈崚,陈娟
    2005, 25(07):  1641-164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41
    摘要 ( )   PDF (6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种群蚁群算法求解移动通信中的频率分配问题。该算法改变了传统蚁群算法只有一个蚂蚁群体的做法,使用多个蚂蚁子群体同时进行优化处理。为每个蚂蚁子群体定义一个收敛系数,根据收敛系数来决定子群体内部的路径选择和信息量更新、子群体间的信息交流策略,同时采用自适应的信息更新策略以取得各蚂蚁子群体中解的多样性和收敛性之间的动态平衡。通过对固定频率分配和最小跨度频率分配问题进行仿真的实验,表明此算法不仅具有较强的全局收敛性,而且有更快的寻优速度。

    半导体生产线的RBF神经网络预测建模
    王令群,潘石柱,郑应平
    2005, 25(07):  1645-1646.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45
    摘要 ( )   PDF (4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测模型是预测控制的基础。半导体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使之难以建立确定性模型。提出一种新方法,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该过程建立预测模型。使用simul8软件对之在各种投料策略和调度策略下进行仿真并定时采样,将采样得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输出与实测样本基本吻合,网络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训练后的网络可以对半导体生产线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为预测控制和实时调度打下基础。

    基于定性约束的故障诊断设计
    邵晨曦,张俊涛,白方周,张毅
    2005, 25(07):  1647-165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47
    摘要 ( )   PDF (5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B. J. Kuipers的QSIM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约束概念用于消减推理空间。给出了各定性约束的传递规则,用于对系统的推理仿真。以系统故障的观测结果为初始状态,依据约束流的传播,诊断变量异变的位置和原因,并把诊断结果进行正向推理,消除部分冗余。在压缩制冷系统实例中,根据制冷系统的定性微分方程建立约束关系。针对制冷效果不佳的症状,仿真诊断出故障源为系统中有空气或氟利昂充液量过大的故障,与实际系统相一致。

    一种基于PBIL算法的快速图像匹配方法
    宋晓宇,刘云鹏,王永会
    2005, 25(07):  1651-1653.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51
    摘要 ( )   PDF (4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图像匹配过程中计算速度慢和匹配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增量学习算法的匹配方法。PBIL算法是一种基于概率分析的进化算法。它集成了基于函数优化的遗传搜索和竞争学习两种策略,将进化过程视为学习过程,通过竞争学习所获得知识来修正生成概率,进而指导后代的生成。在实验中,将其与传统序贯相似性检测算法(SSDA)和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图像匹配具有运算速度快、匹配精确等优点,且收敛过程非常稳定。

    基于增量式蚁群聚类的用户访问模式挖掘
    沈洁,林颖,陈志敏,赵敏涯
    2005, 25(07):  1654-165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54
    摘要 ( )   PDF (8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新的用户访问模式增量式聚类算法:首先引入一种新的用户兴趣表示方法构造用户访问特征对象,再基于蚁群聚类的基本思想,利用人工蚂蚁依相邻区域对象相似性拾起或放下对象实现聚类;然后使用一种类解体机制,随着用户兴趣度的变化而形成新的类别,从而实现增量式聚类更新发现用户新的访问兴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动态有效地实现增量式聚类。

    基于事例推理中差异驱动的事例修改策略研究
    张光前,邓贵仕
    2005, 25(07):  1658-166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58
    摘要 ( )   PDF (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CBR已有的事例修改的理论和方法,以知识的观点重新看待事例修改问题,从而找到了事例修改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CBR体系结构上加入知识库,用来存储事例修改的规则;采用差异驱动的事例修改策略获得事例修改规则并进行事例修改。不仅充分利用了已有的CBR流程和事例,并对采用特征和特征值表示的事例具有普遍的意义。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设计
    罗菲,何明一
    2005, 25(07):  1661-1662.  DOI: 10.3724/SP.J.0187.2005.01661
    摘要 ( )   PDF (4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一种基于免疫功能的遗传算法,设计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用于实现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和权值空间的搜索。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比遗传算法和动量BP算法更好的全局收敛性和快速学习网络权值的能力。

    基于系统调用序列的“非我”分类
    李珍,王凤先
    2005, 25(07):  1663-1665.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63
    摘要 ( )   PDF (4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仿生免疫系统模型(GECISM)中已识别出的“非我”入侵程序,介绍了基于系统调用序列根据入侵行为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对训练集提取规则,建立“非我”类的特征库,从而判断出“非我”程序所属的“非我”类。实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软件技术
    一种工作流自反性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谢宝宁,谭庆平,罗萌
    2005, 25(07):  1666-1669.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66
    摘要 ( )   PDF (8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工作流系统的主要缺点之一是缺乏动态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实现工作流系统自反特性的模型,以在工作流系统中引进动态适应运行环境变化的能力。该自反模型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监测系统运行中环境的变化,动态修改执行中的业务流程内容,使工作流系统中的业务流程能自动适应环境,完成执行目标。通过引进自反特性,工作流系统具备了灵活可扩充的动态适应能力。

    面向人员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发框架的设计实现
    周耀宇,刘强,赵明阳
    2005, 25(07):  1670-1673.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70
    摘要 ( )   PDF (5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一种适用于面向人员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框架,重点论述了框架的设计实现,并介绍具体应用实例。框架设置了三个层次:业务对象层、Runtime层和业务实体层。业务对象层提供简洁的API;Runtime层设置了统一的管理环境,保证面向人员工作流应用软件的可靠运行;业务实体层持久化并管理工作流对象。利用此框架开发面向人员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大大简化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一种可用于编译器调试的目标代码验证方法
    琚小明,姚庆栋
    2005, 25(07):  1674-1675.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74
    摘要 ( )   PDF (5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编译器测试方法是通过比较预期的结果和待测的结果是否一致,以确定编译器是否存在错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参考编译器和参考仿真器的测试方法,在指令集软件仿真过程中生成可用于编译器调试的动态数据信息文件,对参考动态数据信息文件和待测动态数据信息文件进行比较,编译器测试工具可根据比较的结果来确定待测编译器存在错误的位置,这对编译器的调试是非常有用的。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区间小波变换的混合熵数据压缩算法
    王雷,周四望,陈治平,林亚平
    2005, 25(07):  1676-1678.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76
    摘要 ( )   PDF (6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传感器网络的数据特性及小波变换在流数据压缩方面的良好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小波变换的混合熵数据压缩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结合传统的DC(Data Centric)算法-DD (Directed Diffusion)路由算法,新算法能对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流进行有效压缩,可更大程度地降低DD路由算法下节点数据传输的能耗,从而可进一步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

    Linux操作系统实时性测试及分析
    李江,戴胜华
    2005, 25(07):  1679-1681.  DOI: 10.3724/SP.1087.2005.01679
    摘要 ( )   PDF (4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特定平台上对Linux的实时性重要指标:中断响应和上下文切换开销加以测试并分析,为Linux嵌入式中的实时应用提供了依据。 Linux中断响应与Linux内核机制和内存管理机制紧密相关,而Linux上下文切换开销与Linux进程空间和硬件平台情况紧密相关。

    基于HTTP协议的大规模软件发布技术
    张晓峰
    2005, 25(07):  1682-1684.  DOI: 10.3724/SP.J.0187.2005.01682
    摘要 ( )   PDF (4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件发布技术是企业管理软件的核心技术, 而大规模软件发布技术的核心在于合理的体系结构和有效的带宽控制技术。通过Web Service体系、断点续传和带宽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易于部署,可以实现动态带宽控制的大规模软件发布系统。

    典型应用
    基于SIP的域间网络会议系统
    单琳伟,山秀明,任勇
    2005, 25(07):  1685-168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85
    摘要 ( )   PDF (62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会话初始协议(SIP)和一般网络会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域间会议的双层SIP网络会议管理系统,并给出了其功能实现。还提出了一个新的SIP协议扩展方案。

    TURN服务器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鸿彬,杨雪华,雷为民
    2005, 25(07):  1688-1691.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88
    摘要 ( )   PDF (7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URN协议是一种穿越对称NAT的技术。以RFC3489技术为基础,对TURN协议草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简化了草案中存放动态分配地址的地址映射表结构,设计了TURN技术的工作方式和应用模型。然后,借鉴了STUN方式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TURN服务器原型系统,解决了SIP UA在STUN等方式下不能穿越对称性NAT问题。

    一种基于以太网接口的ARM仿真器的设计
    何惠琴,黄光明,张和平,张志胜
    2005, 25(07):  1692-1694.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95
    摘要 ( )   PDF (5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传统的ARM系统的调试和仿真机制的基础上,给出了以Samsung S3C44B0X处理器为主CPU的基于以太网接口的ARM JTAG仿真器的设计方案。利用这种仿真器不仅可以体现以太网接口速度快的特点,还可以实现仿真器资源的共享。

    基于Linux的高可用系统中IP接管的设计与实现
    王国豪,陈文智,石教英
    2005, 25(07):  1695-1697.  DOI: 10.3724/SP.J.1087.2005.01695
    摘要 ( )   PDF (6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个基于Linux的双机热备份高可用性系统,这个系统采用的IP地址接管保证了网络失效时主备系统间的平滑切换,并给出了基于ARP欺骗的IP地址接管的实现。

    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DVBCI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周庆喜,刘强
    2005, 25(07):  1698-1700.  DOI: 10.3724/SP.J.2005.01698
    摘要 ( )   PDF (41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使用设备驱动程序隐藏具体DVBCI设备的控制细节、向上层程序提供抽象DVBCI设备的方法,并以MontaVista的Hard Hat Linux系统、IBM的STB02500机顶盒硬件平台为例,说明了DVBCI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方法。

    虚拟战场环境中的态势标绘与表现
    陈建祥,魏迎梅,吴玲达
    2005, 25(07):  1701-1703.  DOI: 10.3724/SP.J.1087.2005.01701
    摘要 ( )   PDF (5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军事指挥所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态势标绘系统,能提供在电子地图上的二维标绘和在虚拟战场环境中的三维标绘两种标绘手段。重点讨论了三维态势标绘中涉及到的地形高程匹配、碰撞检测与碰撞响应、特殊信息和特殊效果的表现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种二维标绘和三维标绘的实时转换方法,从而实现了二维态势与三维态势的联动表现。

    考虑抗毁性及业务需求的站址规划算法
    高京伟
    2005, 25(07):  1704-1706.  DOI: 10.3724/SP.J.1087.2005.01704
    摘要 ( )   PDF (4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用户分布已知的条件下,提出考虑抗毁性和业务分布的图的分离方法;提出折中考虑地理复杂度、抗毁性和业务量的链路重要性衡量指标——链路权衡因子LWF;提出相交圆算法寻找干线节点的实际可行位置;以及寻找网络相对业务中心的虚拟小区方法。站址的规划设计是与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进行的,这样设计出的结果将是可行的、可用的。

    虚拟企业协同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模型
    彭勇
    2005, 25(07):  1707-1710.  DOI: 10.3724/SP.J.1087.2005.01707
    摘要 ( )   PDF (6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虚拟企业生产过程和远程监控的特点,提出了支持虚拟企业制造环境的基于移动Agent计算模式的分布式多层远程监控模型,并在模具制造动态联盟企业中实施了应用验证。应用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基于PageRank算法的搜索引擎优化策略
    张巍,李志蜀
    2005, 25(07):  1711-1712.  DOI: 10.3724/SP.J.1087.2005.01711
    摘要 ( )   PDF (5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介绍Google等搜索引擎最常用的PageRank搜索结果排名算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各种网页链接结构对基于PageRank算法的网站搜索引擎排名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网站针对PageRank算法的各种优化策略,讨论了各自的优点。

    网页查重技术在企业数据仓库中的应用
    白广慧,连浩,刘悦,程学旗
    2005, 25(07):  1713-1715.  DOI: 10.3724/SP.J.1087.2005.01713
    摘要 ( )   PDF (4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处理网页排重的三类通用方法,并介绍了在企业数据仓库系统中,通过利用相似性检索技术实现情报资料自动排重的应用。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评估表明,这种基于相似性检索技术的自动排重的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实现了企业情报资料智能化预处理的应用。

    汉字型姓名转换为首音码的重码智能处理
    涂金德,李永平
    2005, 25(07):  1716-1718.  DOI: 10.3724/SP.J.1087.2005.01716
    摘要 ( )   PDF (4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GBK汉字库范围内,通过分析姓氏汉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用作名字时的习惯读音,去掉了在姓名中很少使用的读音,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首音重码;然后对仍有重码的汉字进行智能处理,进一步减少了重码选择;最后生成了首音转换码表,并设计转换算法,能够实现首音码的高效自动转换,使重码选择率从14.4%降为3.7%。

2025年 45卷 4期
刊出日期: 2025-04-10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荣誉主编:张景中
主  编:徐宗本
副主编
:申恒涛 夏朝晖

国内邮发代号:62-110
国外发行代号:M4616
地址:四川成都双流区四川天府新区
   兴隆街道科智路1369号
   中科信息(科学城园区) B213
   (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电话:028-85224283-803
   028-85222239-803
网址:www.joca.cn
E-mail: bjb@joca.cn
期刊微信公众号
CCF扫码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