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引入解耦残差自注意力的边界交叉监督语义分割网络
姜坤元, 李小霞, 王利, 曹耀丹, 张晓强, 丁楠, 周颖玥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5, 45 (4): 1120-112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4040415
摘要56)   HTML5)    PDF (4007KB)(21)    收藏

针对内镜语义分割网络中病灶边缘信息丢失和大面积病灶分割不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引入解耦残差自注意力(DRA)的边界交叉监督语义分割网络(BCS-SegNet)。首先,引入DRA,以增强网络对远距离关联性病灶的学习能力;其次,构建跨级交叉融合(CLF)模块,从而将编码结构中的多级特征图逐对组合,进而实现在低计算成本下图像细节与语义信息的融合;最后,使用多方向多尺度的二维Gabor变换提取边缘信息,并使用空间注意力加权特征图中的边缘特征,以监督分割网络的解码过程,从而在像素级别上提供更精准的类内分割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在ISIC2018皮肤镜和Kvasir-SEG/CVC-ClinicDB结肠镜数据集上,BCS-SegNet的平均交并比(mIoU)和Dice系数分别为84.27%、90.68%和79.24%、87.91%;在自建食管内镜数据集上,BCS-SegNet的mIoU和Dice系数分别为82.73%和90.84%,mIoU相较于U-net和UCTransNet分别提升了3.30%和4.97%。可见,所提网络可以达到更完整的分割区域和更清晰的边缘细节等视觉效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多尺度快速非局部平均滤波的超声图像去斑算法
雷露露, 周颖玥, 李驰, 王欣宇, 赵家琦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6): 1950-1956.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40620
摘要294)   HTML5)    PDF (2513KB)(54)    收藏

超声成像因其便捷、廉价、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然而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可能对临床诊断或后续图像分析产生不利影响。作为一种典型的去噪技术,在利用非局部平均滤波(NLMF)对超声图像进行去斑时,会存在时耗高、滤波参数不易设置等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多尺度快速非局部平均滤波(MF-NLMF)算法用来去除超声图像的斑点噪声。首先提出快速非局部平均滤波(F-NLMF)算法,利用互相关滤波技术减少运算时耗;接着设置多种窗口参数获得多幅去斑结果,而模型参数值可根据窗口尺寸自适应调节;最后将多幅去斑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去斑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传统NLMF算法相比,F-NLMF算法的运算时间至少减少了96.04%;而MF-NLMF算法与迭代贝叶斯非局部均值滤波(IBNLMF)等算法相比,去斑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特征相似度测度(FSIM)值、对比度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分别提高了0.73 dB、0.011、0.000 5、0.001 6以上。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贝叶斯非局部平均滤波的超声图像斑点噪声抑制算法
方宏道, 周颖玥, 林茂松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3): 848-85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071780
摘要630)      PDF (1122KB)(510)    收藏
超声成像是现代医学影像学最重要的诊断技术之一。然而,由于乘性斑点噪声的存在,使得超声成像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贝叶斯非局部平均(NLM)滤波算法的改进策略。首先,运用贝叶斯公式推导出适应于超声图像斑点噪声模型的非局部平均滤波器,由此引出了两种图像块之间距离计算的方式——Pearson距离和根距离;其次,为了减轻计算负担,在非局部区域中选取相似图像块时采用图像块预选择的方式来加速算法;另外,根据多次实验,总结出了一种滤波参数和噪声方差的关系,实现了参数的自适应;最后,利用Visual Studio和OpenCV实现了算法,使得程序的运行时间大幅缩短。为了评估所提算法的去噪性能,在幻影图像和真实超声图像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一些经典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去除斑点噪声的表现上有很大提升,并且在保留图像边缘和结构细节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图像分割的非局部均值去噪算法
徐苏, 周颖玥
计算机应用    2017, 37 (7): 2078-208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07.2078
摘要914)      PDF (1066KB)(625)    收藏
针对传统非局部均值(NLM)算法的滤波参数非自适应及去噪后边缘易模糊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非局部均值去噪算法。该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噪声大小及图像纹理自适应确定滤波参数的值,并采用传统非局部均值算法得到去噪结果图;第二阶段根据像素点方差的不同,将该去噪结果图分为细节区域和背景区域,再对属于不同区域的图像块分别去噪,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噪声,还采用了反向投影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第一阶段方法噪声中残留的结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非局部均值算法及其三种改进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及结构相似性(SSIM)更高,纹理细节和边缘结构更完整,图像更清晰,本真信息保留更完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稀疏表示与非局部相似的图像去噪算法
赵井坤, 周颖玥, 林茂松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2): 551-555.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2.0551
摘要774)      PDF (1050KB)(966)    收藏
针对受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与椒盐噪声(SPIN)以及随机值冲击噪声(RVIN)组成的混合噪声污染的图像进行去噪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现有加权编码算法的基础上将图像稀疏表示和非局部相似先验融合的改进算法。首先,利用基于字典的图像稀疏表示构建去噪变分模型,对模型中的数据保真项设计一个权重因子来抑制冲击噪声的干扰;其次,利用非局部平均思想对混合噪声图像进行初始去噪,在得到的图像中构建掩膜矩阵将冲击噪声点排除进而求取非局部相似先验知识;最后,将非局部相似先验与稀疏先验融合进变分模型的正则项中,求解变分模型得到最终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噪声比率下,所提算法与模糊加权非局部平均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1.7 dB,特征相似性指数(FSIM)提高了0.06;与加权编码算法相比,PSNR提高了0.64 dB,FSIM提高了0.03。该算法对于纹理较强的图像可以显著提升去噪效果,能有效地保留图像的本真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