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协作贡献网络的开源项目开发者推荐
游兰, 张雨昂, 刘源, 陈智军, 王伟, 曾星, 何张玮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5, 45 (4): 1213-122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4040454
摘要37)   HTML0)    PDF (4564KB)(11)    收藏

面向开源项目推荐开发人员对开源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传统软件开发,开源领域的开发者、项目、组织及相互关系体现了开放式协作项目的特点,而它们蕴含的语义有助于精准推荐开源项目的开发者。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协作贡献网络(CCN)的开发者推荐(DRCCN)方法。首先,利用开源软件(OSS)开发者、OSS项目、OSS组织之间的贡献关系构建CCN;其次,基于CCN构建一个3层深度的异构GraphSAGE (Graph SAmple and aggreGatE)图神经网络(GNN)模型,预测开发者节点和开源项目节点之间的链接,从而产生相应的嵌入对;最后,根据预测结果,采用K最近邻(KNN)算法完成开发者推荐。在GitHub数据集上训练和测试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序列推荐的对比学习模型CL4SRec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Sequential Recommendation),DRCCN在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这3个指标上分别提升了约10.7%、2.6%和4.2%。因此,所提模型可以为开源社区项目的开发者推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自适应地平线约束下的车辆三维检测
王伟, 赵春辉, 唐心瑶, 席刘钢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4, 44 (3): 909-915.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3040416
摘要205)   HTML5)    PDF (3570KB)(149)    收藏

目前较为常用的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三维检测方法是目标检测结合几何约束的方法,但是几何约束中消失点的位置对结果影响很大。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地平线检测的车辆三维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车辆图片获取消失点的相对位置,将车辆图片预处理至合适大小;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车辆图片送入消失点检测网络,获得消失点信息热力图组,回归出消失点信息,并计算得出地平线信息;最后,根据地平线信息构建几何约束,在约束空间内对车辆初始尺寸迭代优化计算精确的车辆三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述地平线求解算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地平线,与随机森林的方法相比,曲线下面积(AUC)提升1.730个百分点;同时,所提地平线约束能够有效地限制车辆三维信息,与使用对角线和消失点约束的算法相比,车辆三维信息的平均精度提升2.201个百分点。可见地平线可以作为几何约束在路侧单目相机的场景下求解车辆三维信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独立循环神经网络与变分自编码网络的视频帧异常检测
贾晴, 王来花, 王伟胜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2): 507-51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122081
摘要396)   HTML18)    PDF (2994KB)(136)    收藏

为了有效提取连续视频帧间的时间信息,提出一种融合独立循环神经网络(IndRNN)与变分自编码(VAE)网络的预测网络IndRNN-VAE。首先,利用VAE网络提取视频帧的空间信息,并通过线性变换得到视频帧的潜在特征;然后,将潜在特征作为IndRNN的输入以得到视频帧序列的时间信息;最后,通过残差块将获得的潜在变量与时间信息进行融合并输入到解码网络中来生成预测帧。通过在UCSD Ped1、UCSD Ped2、Avenue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异常检测方法相比,基于IndRNN-VAE的方法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达到了84.3%、96.2%和86.6%,错误率(EER)值分别达到了22.7%、8.8%和19.0%,平均异常得分的差值分别达到了0.263、0.497和0.293,且运行速度达到了每秒28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领域相关的数学文本语义抽取
陈肖宇, 王伟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8): 2386-239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60924
摘要274)   HTML9)    PDF (791KB)(57)    收藏

针对科技领域文档语义信息获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规则的数学领域相关文本的语义抽取方法。首先从文本中提取领域概念并实现数学实体与领域概念之间的语义映射;然后对数学符号的上下文进行分析,获取数学符号的实体指代或文字描述,进而抽取其语义;最后基于已抽取的数学符号语义实现表达式的语义分析。以线性代数文本为研究实例,构建了一个语义标注数据集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标识符、线性代数实体以及表达式的语义抽取具有93%以上的精确率和91%以上的召回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区块链的联邦学习研究进展
孙睿, 李超, 王伟, 童恩栋, 王健, 刘吉强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11): 3413-342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111934
摘要1436)   HTML102)    PDF (1086KB)(1140)    收藏

联邦学习(FL)是一种能够实现用户数据不出本地的新型隐私保护学习范式。随着相关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FL的单点故障及可信性缺乏等不足之处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起源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取得迅速发展,它开创性地构建了去中心化的信任,为FL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对现有基于区块链的FL框架进行对比分析,深入讨论区块链与FL相结合所解决的FL重要问题,并阐述了基于区块链的FL技术在物联网(IoT)、工业物联网(IIoT)、车联网(IoV)、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多站点气温预测模型
马栋林, 马司周, 王伟杰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1): 287-29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10099
摘要556)   HTML27)    PDF (753KB)(222)    收藏

时空预测任务在神经科学、交通、气象等领域应用广泛。气温预测作为典型的时空预测任务,需要挖掘气温数据中固有的时空特征。针对现有气温预测算法存在预测误差大、空间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气温预测(GCN-GRU)模型。首先,使用重新分配权重和多阶近邻连接方式修正图卷积网络(GCN),以有效挖掘气象数据独特的空间特征;然后,将门控循环单元(GRU)中每个循环单元的矩阵乘法替换成图卷积操作,并将所有的循环单元串联起来构成图卷积门控层;接着,使用图卷积门控层搭建网络主体结构来提取数据的时空特征;最后,通过一个全连接的输出层输出气温预测结果。通过与GRU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单一模型对比,GCN-GRU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减小了0.67和0.83;与切比雪夫图卷积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预测模型(Cheb-LSTM)、图卷积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预测模型(GCN-LSTM)对比,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小了0.36和0.2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HowNet义原和Word2vec词向量表示的多特征融合消歧方法
王伟, 赵尔平, 崔志远, 孙浩
计算机应用    2021, 41 (8): 2193-2198.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0101625
摘要544)      PDF (1018KB)(608)    收藏
针对目前词向量表示低频词质量差,表示的语义信息容易混淆,以及现有的消歧模型对多义词不能准确区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向量融合表示的多特征融合消歧方法。该方法将使用知网(HowNet)义原表示的词向量与Word2vec生成的词向量进行融合来补全词的多义信息以及提高低频词的表示质量。首先计算待消歧实体与候选实体的余弦相似度来获得二者的相似度;其次使用聚类算法和知网知识库来获取实体类别特征相似度;然后利用改进的潜在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来抽取主题关键词以计算实体主题特征相似度,最后通过加权融合以上三类特征相似度实现多义词词义消歧。在西藏畜牧业领域测试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率(90.1%)比典型的图模型消歧方法提高了7.6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BiLSTM-CNN串行混合模型的文本情感分析
赵宏, 王乐, 王伟杰
计算机应用    2020, 40 (1): 16-2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9060968
摘要767)      PDF (1101KB)(770)    收藏
针对现有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准确率不高、实时性不强以及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构建了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BiLSTM-CNN)的串行混合模型。首先,利用双向循环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提取文本的上下文信息;然后,对已提取的上下文特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局部语义特征提取;最后,使用Softmax得出文本的情感倾向。通过与C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BiLSTM等单一模型对比,所提出的文本情感分析模型在综合评价指标F1上分别提高了2.02个百分点、1.18个百分点和0.85个百分点;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LSTM-CNN)、BiLSTM-CNN并行特征融合等混合模型对比,所提出的文本情感分析模型在综合评价指标F1上分别提高了1.86个百分点和0.76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iLSTM-CNN的串行混合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针对不平衡数据的决策树改进方法
王伟, 谢耀滨, 尹青
计算机应用    2019, 39 (3): 623-628.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8071513
摘要1493)      PDF (1053KB)(963)    收藏

针对异常检测中异常数据与正常数据的比例严重不平衡导致决策树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C4.5决策树的三种改进方法——C4.5+δ、均匀分布熵(UDE)和改进分布熵函数(IDEF)。首先,推导了C4.5算法中属性选择准则会倾向于选择偏斜划分的属性;然后,分析了偏斜划分使得异常(少数类)检测精度下降的原因;其次,分别通过引入缓和因子、均匀分布熵或替换分布熵函数改进了C4.5算法的属性选择准则——信息增益率;最后,利用WEKA平台和NSL-KDD数据集对改进的决策树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改进方法均能提高异常检测精度。其中,相比于C4.5,C4.5+7、UDE和IDEF算法在KDDTest-21数据集上的少数类检测精度(灵敏度)分别提高了3.16、3.02和3.12个百分点,均优于采用Rényi熵和Tsallis熵作为分裂准则的方法。此外,利用三种改进的决策树检测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异常,不仅可以提高异常的查全率还能减小误报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核函数的谱嵌入聚类算法
王伟东, 刘兵, 管红杰, 周勇, 夏士雄
计算机应用    2015, 35 (3): 761-765.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5.03.761
摘要880)      PDF (846KB)(539)    收藏

谱嵌入聚类(SEC)算法要求样本满足流形假设,样本标签总是可以嵌入到一个线性空间中去,这为线性可分数据的谱嵌入聚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该算法使用的线性映射函数不适用于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核化线性映射函数,建立了基于核函数的谱嵌入聚类(KSEC)模型,该模型既能解决线性映射函数不能处理非线性数据的问题,又实现了对高维数据的核降维。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所提算法后聚类正确率平均提高了13.11%,最高可提高31.62%,特别在高维数据上平均提高了16.53%,而且在算法关于参数的敏感度实验中发现算法的稳定性更好。所以改进后的算法对高维非线性数据具有很好的聚类效果,获得了比传统谱嵌入聚类算法更高的聚类准确率和更好的聚类性能。所提方法可以用于诸如遥感影像这类复杂图像的处理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一阶实值多项式相位信号快速稀疏分解算法
欧国建 王伟强 蒋清平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6): 1604-160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4.06.1604
摘要202)      PDF (705KB)(447)    收藏

针对稀疏分解运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一阶实值多项式相位信号(PPS)运算量较小的稀疏分解算法,从而实现了稀疏分解的快速性。该算法采用如下策略:首先采用级联字典的方式,即字典D由Df和Dp级联而成,其中字典Df的原子主要考虑一阶实值多项式相位信号的频率成分,不考虑相位因素,而字典Dp的原子主要考虑一阶实值多项式相位信号的相位成分,不考虑频率因素;其次对字典Df的原子与信号进行匹配测试,测试采用群测试算法搜索匹配的原子,并采用二次测试的方法来达到测试的准确性;最后根据测得的匹配频率原子,构造字典Dp,并通过匹配追踪(MP)算法搜索到匹配的相位原子,从而完成了信号的稀疏分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效率约为匹配追踪算法的604倍和遗传算法的139倍,具有运算量小、稀疏分解快的特点,复杂度仅为O(N),而且不具有智能计算的随机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基于一致性树分布的数据分布式存储方法
郭栋 王伟 曾国荪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12): 3432-3436.  
摘要676)      PDF (828KB)(499)    收藏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单一存储介质的数据存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处理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分布式数据存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存在的几种分布式存储方式并不能够完美地满足分布系统的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冗余备份,采用一种新的基于一致性树分布(CTD)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并提出基于该方法的备份策略,实现数据索引与存储位置的映射。该方案具有负载平衡、无单点故障问题、扩展性高且易于实现的优点。同时提出了基于一致性二叉树分布(CBTD)的应用方案。通过对应用系统实例的分析,验证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平衡、负载均衡和扩展性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虚拟手术中基于可变方向凸包的碰撞检测算法
史玲玲 王伟东 闫志远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9): 2614-2616.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3.09.2614
摘要570)      PDF (642KB)(404)    收藏
为了实现机器人辅助虚拟手术中快速精确的碰撞检测,提出了基于可变方向凸包的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在虚拟场景中,手术器械末端运动复杂多变且软体组织持续形变,分析器械和软组织的作用形式,根据器械运动学参数,预测软组织的变形,将其与固定方向凸包检测方法相结合,通过改变方向向量集合,提高包围盒树的紧密性,进而减少相交测试的次数,加速碰撞检测。仿真实验证明了可变方向凸包的碰撞检测算法可以实现精确的碰撞检测;与固定方向凸包算法相比在快速碰撞检测方面具有优越性,当软组织包含的面片数目越多时,快速性优势越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空间分辨率的无线传感网节点调度策略
任秀丽 王伟勇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8): 2108-2111.  
摘要714)      PDF (658KB)(512)    收藏
节点调度策略是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能量受限和覆盖高度冗余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节能的同时又必须满足覆盖率的需求。针对随机调度中的能量消耗不均衡且使用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分辨率的节点调度策略。该策略通过控制区域中的活动节点数来保障网络的覆盖率要求,并利用剩余能量来均衡化各节点的能耗。同时借助邻居节点保障机制,一方面关闭休眠节点的实时监听,减少不合理的能耗;另一方面缓解节点轮休时可能出现的覆盖漏洞问题,有效保障网络覆盖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网络覆盖率、生存期以及节点间的能耗均衡度等方面的性能表现优于Gur Game等调度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认知模型
王伟 王辉 张潇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12): 3486-3489.   DOI: 10.3724/SP.J.1087.2012.03486
摘要821)      PDF (623KB)(632)    收藏
针对传统传输控制协议(TCP)应用于异构网络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认知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隶属度函数和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动态权重分布,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区分无线误码丢包和网络拥塞丢包。仿真实验证明:与传统TCP协议相比,该模型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能够较准确地区分无线误码丢包和网络拥塞丢包,提高了TCP的吞吐量,改善了网络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信任机制的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选举算法
王伟龙 马满福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10): 2696-2699.   DOI: 10.3724/SP.J.1087.2012.02696
摘要963)      PDF (617KB)(544)    收藏
当前传感器网络(WSN)的感知簇头节点选举的主要依据是能量、位置等信息,没有考虑节点的可靠性。以信任评价值为可靠性依据,在簇头选举中在能量优先的条件下,考虑信任值的大小,来提高所选取簇头的可靠性。同时,一轮选举生成多个簇头候选节点,依次承担簇头,减少了选举频度,提高了簇头选举的效率。由此提出了能量和信任结合的簇头选举算法(CHTE)。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选取了信任度高的节点作为簇头,与不考虑信任的选举算法比较,单位时间内在Sink节点上收到更多稳定的数据包,其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也得以提高,由此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最小生成树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
张明才 薛安荣 王伟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03): 787-790.   DOI: 10.3724/SP.J.1087.2012.00787
摘要1118)      PDF (712KB)(694)    收藏
发现现有的针对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没有充分考虑簇首与基站之间最优路径选择,而导致传输路径上的能量消耗不均衡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均衡传输路径上节点能量的消耗,提出了基于最小生成树的非均匀分簇的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节点剩余能量和节点到基站的距离选举簇首,然后通过建立最小生成树搜寻最优传输路径,这样可以减少传输路径上的能量消耗,有效地解决能耗不均衡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无论在存活节点个数还是在能量消耗上都明显优于EEUC算法和EBCA。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CUDA平台下的实时超声扫描转换
王伟民 王合闯 王华军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10): 2760-2763.   DOI: 10.3724/SP.J.1087.2011.02760
摘要1106)      PDF (802KB)(604)    收藏
为了克服传统医学超声扫描转换不能实时的缺陷,实时超声扫描转换算法利用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UDA)技术,通过分配最优的线程结构、合理规划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计算任务的划分,提高了算法的吞吐量,满足了实时性。传统CPU算法和3种GPU算法的实验结果对比显示,GPU处理3121×936大小的图片,帧速率可达746fps,并行算法加速比可达300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层次移动IPv6宏切换的优化方案
李向丽 孙晓林 高艳红 王伟锋 刘大伟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6): 1469-1471.   DOI: 10.3724/SP.J.1087.2011.01469
摘要1139)      PDF (493KB)(506)    收藏
针对层次移动IPv6宏切换中丢包率高、切换延迟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隧道机制应用于层次移动IPv6的优化方案(TBFMH)。TBFMH根据切换信息提前获得转交地址,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并在建立隧道的同时完成本地绑定更新。仿真实验表明,TBFMH比层次移动IPv6至少减少50%的切换延迟,同时降低了丢包率,有效提高了移动节点进行宏切换的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身份密码的轻量级SIP安全方案
牟明朗 王伟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5): 1305-1307.   DOI: 10.3724/SP.J.1087.2011.01305
摘要1366)      PDF (661KB)(983)    收藏
针对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安全机制,分析了SIP协议存在的安全隐患,将身份密钥协商协议IBAKA和头域敏感信息完整性保护等机制有效结合,提出了基于身份密码的轻量级SIP安全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并从安全性和抗攻击性方面与几种典型方案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克服了SIP协议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NCCSS的快速多波段图像配准算法
汪炜 王伟 濮运辰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1): 167-169.  
摘要1319)      PDF (585KB)(1274)    收藏
归一化互相关(NCC)方法是图像配准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方法,经典的NCC方法是基于空间域的,适用于单波段图像配准。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对多波段图像进行配准,此时NCC方法很可能无法获得正确的结果。最近有学者提出了归一化空间频谱互相关(NSSCC)方法,该方法可将多波段图像中不同波段的信息应用到图像配准中,与经典的NCC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地提升配准的有效性。然而,如果图像所含波段较多且尺寸较大,NSSCC方法需要很大的计算量。结合标准的NCC快速算法,可以对NSSCC方法作进一步的改进,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的方法用于多波段图像配准时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面向P2P网络的渐进式三维场景更新策略
王伟 贾金原 张晨曦 俞阳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9): 2422-2426.  
摘要1438)      PDF (1015KB)(950)    收藏
近年来网上大规模虚拟环境实时漫游已经成为WebGIS的新兴研究领域。为缓解用户终端极其有限的存储空间与海量场景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面向对等网的新型渐进式场景更新策略(PSRM)。在剔除场景前,节点通过分别计算场景文件对自身视点的“视觉保留度”、场景文件对自身兴趣区域(AOI)邻居的“潜在贡献度”及“物体重用度”,综合确定需要被剔除的场景,并按照逐渐降低场景分辨率的策略剔除旧有场景数据。仿真显示,PSRM在下载饱满度、基网格下载饱满度两个衡量漫游效果的重要指标上较现有系统有明显提升,同时能大幅降低漫游过程中的服务器端负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多重粗糙模糊集模型
黄光球 王伟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12): 3366-3370.  
摘要1317)      PDF (758KB)(1200)    收藏
为了充分揭示知识颗粒间的重叠性、对象的重要度差别及其多态性,基于多重集合,对Dubois粗糙模糊集意义下的粗糙模糊集模型的论域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基于多重集的粗糙模糊集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完整定义、相关定理和重要性质,其中包括多重粗糙模糊近似集、近似精度和可定义集的定义及其各种性质的证明、多重集意义下的粗糙模糊近似算子之间的关系及其与Dubois意义下的粗糙模糊近似算子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粗糙模糊集可用于从具有一对多依赖性关系的且具有模糊特性的数据中挖掘知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参与者有权重的多重秘密共享方案
王伟 周顺先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12): 3334-3336.  
摘要1179)      PDF (598KB)(1202)    收藏
考虑参与者权重不同,基于RSA密码体制和Hash函数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参与者有权重的多重秘密共享方案。方案中,参与者只需维护一个秘密份额,可实现对多个秘密的共享。秘密份额由参与者确定和保管,秘密分发者也不知晓,秘密共享过程中,只需出示伪秘密份额。方案不需要安全信道,算法能够保证信息安全传送,以及验证参与者是否进行了欺骗。分析表明,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保持全局和局部特性的黎曼流形改进算法
王伟 毕笃彦 熊磊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12): 3301-3303.  
摘要1666)      PDF (617KB)(1004)    收藏
黎曼流形学习(RML)是一种全局算法,但其不能较好地保持数据局部邻域的几何性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黎曼流形学习(RML)的多结构算法。先对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投影,再构造邻域图,然后把整个数据集分为两个部分求低维嵌入坐标,对于基准点的k近邻,采用能保持其和近邻点局部性质的权值矩阵得到低维嵌入;对于其他点仍采用RML算法,使其达到既能维持数据点的全局结构,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局部几何性质的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一种基于随机段的固定音频检索方法
杨继臣 王伟凝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1): 230-232.  
摘要1411)      PDF (450KB)(923)    收藏
在固定音频检索的整体检索方法中,当检索目标较长时,检索时间会变得很长。为了减小检索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段的音频检索方法。把整个检索过程分成随机段检索和整体匹配两个阶段:随机段检索是从参考模板中随机选择一段(随机段)作为检索目标进行检索;整体匹配是在随机段检索出的基础上,判断潜在目标信号是否为参考模板。把这种随机检索的方法应用到计算特征距离和直方图交集方法中,结果证明该检索方法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平均检索时间可以降低到随机段与参考模板的比值和整体检索时间的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基于多服务提供者模型的分布式CA系统研究
王伟 马自堂 孙磊 卢明龙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05): 1191-1193.  
摘要495)      PDF (626KB)(1006)    收藏
为了提高公钥基础设施(PKI)中认证中心(CA)系统的服务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可用性,提出一个基于多服务提供者模型的分布式CA系统,以提高CA系统的抗毁顽存和容错能力。并基于服务质量(QoS)属性采用自动修正判断矩阵的层次分析法对候选服务集合中的服务进行QoS评估,以达到快速选择最优服务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服务请求的执行效率,满足了用户的QoS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一种基于三模冗余令牌的自恢复控制器
孙科 梁华国 黄正峰 王伟
计算机应用   
摘要988)      PDF (541KB)(1457)    收藏
针对集成电路特征尺寸进入纳米级后软错误率持续攀升的问题,本文以状态机拆分和三模冗余令牌为基础,提出更为可靠的自恢复控制器结构,并对典型基准电路进行了故障注入和仿真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以很小的硬件代价取得了更好的容错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基于对称线性判别分析算法的人脸识别
王伟 张明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12): 3352-3353.  
摘要1109)      PDF (462KB)(1529)    收藏
小样本问题的存在使得类内离散度矩阵为奇异阵,因此求解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的广义特征方程存在病态奇异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镜像图像来扩大样本容量,并采用零空间的方法求得Fisher准则函数的最优解。通过在ORL和Yale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人脸识别效果优于传统LDA方法、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以及二维对称主成分分析(2DSPCA)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WDM光网络动态虚拟拓扑重构算法
彭利民 刘浩 王伟兵
计算机应用   
摘要1955)      PDF (654KB)(1038)    收藏
针对波分复用光纤网络上业务流量动态改变的问题,为了使光纤网络能支持更多的业务连接,需要对虚拟拓扑进行重构。基于链路最大负载和包平均跳步距离,利用混合线性规划公式对重构问题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自适应拓扑重构算法,达到提高网络吞吐量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