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面向水声通信网络的异常攻击检测
王地欣, 王佳昊, 李敏, 陈浩, 胡光耀, 龚宇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5, 45 (2): 526-53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4030283
摘要75)   HTML8)    PDF (2570KB)(41)    收藏

近些年,水声通信网络在水下信息传输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下通信信道具有开放性,更易遭受干扰、欺骗和窃听等攻击,因此水声通信网络面临与传统网络不同的安全挑战。然而,传统的异常检测方法直接用于水声网络时的准确率较低,而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虽然提高了准确率,但面临数据集受限、模型可解释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将融合注意力机制的CNN-BiLSTM用于水声网络下的异常攻击检测,并提出WCBA(underWater CNN-BiLSTM-Attention)模型。该模型通过IG-PCA(Integrated Gradient-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特征选择算法有效降低数据集的高维度,并能充分利用多维矩阵水声通信网络流量的时空特征在复杂水声数据中识别异常攻击。实验结果表明,WCBA模型在数据集受限的情况下,相较于其他神经网络模型提供了更高的准确率,并具有较高可解释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深度强化学习解决动态旅行商问题
陈浩杰, 范江亭, 刘勇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4): 1194-120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71253
摘要755)   HTML23)    PDF (795KB)(472)    收藏

针对未设计启发式算法的组合优化问题设计统一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成熟的技术主要针对静态的组合优化问题,但是对于加入动态变化的组合优化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个将多头注意力机制与分层强化学习结合来求解动态图上的旅行商问题的轻量级模型Dy4TSP。首先,用以多头注意力机制为基础的预测网络处理来自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节点表征向量输入;然后,借助分布式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来快速地预估图中每个节点被输出作为最优解的可能性,使得模型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全面探索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空间;最后,训练后的模型将实时地生成满足具体目标奖励函数的动作决策序列。该模型在3个组合优问题上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经典旅行商系列问题中解的质量比开源求解器LKH3高0.15~0.37个单位,明显优于带有边嵌入的图注意网络(EGATE)等最新的算法;并且在其他的动态旅行商问题中可以达到0.1~1.05的最优路径差距,结果也略胜一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同一特征空间的多模态脑肿瘤分割方法
陈浩, 秦志光, 丁熠
计算机应用    2020, 40 (7): 2104-210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9122233
摘要503)      PDF (874KB)(606)    收藏
脑胶质瘤的分割依赖多种模态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分割算法往往是在固定的多种模态影像上进行训练和测试,这忽略了模态数据缺失或增加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将不同模态的图像通过CNN映射到同一特征空间下并利用同一特征空间下的特征来分割肿瘤的方法。首先,不同模态的数据经过同一深度CNN提取特征;然后,将不同模态的特征连接起来,经过全连接层实现特征融合;最后,利用融合的特征实现脑肿瘤分割。模型采用BRATS2015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使用Dice系数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能有效缓解数据缺失问题。同时,该模型较多模态联合的方法更加灵活,能够应对模态数据增加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分层路径计算单元与双矩阵博弈的多域光网络静态组播专用保护算法
陈浩, 吴启武, 李芳, 姜灵芝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11): 3299-330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8051099
摘要410)      PDF (1131KB)(413)    收藏
在预先配置组播业务的多域光网络中,如何保证静态组播业务的生存性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通过采用基于分层路径计算单元(PCE)架构的全局拓扑信息调度计算模型,利用双矩阵博弈来生成链路不相交的组播树和组播保护树,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PCE与双矩阵博弈的多域光网络静态组播专用保护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具体示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冗余资源配置下,该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在优化组播工作树和组播保护树的资源分配结构的同时,可明显提高多域光网络静态组播业务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轻量级分组密码SIMON代数故障攻击
马云飞, 王韬, 陈浩, 黄长阳
计算机应用    2017, 37 (7): 1953-195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07.1953
摘要829)      PDF (966KB)(501)    收藏
针对SIMON现有故障攻击中存在的故障深度小、手工推导复杂等问题,给出一种代数故障攻击(AFA)方法。首先给出SIMON核心运算‘&’代数表示方法并构建全轮正确加密代数方程组;其次注入故障并将故障信息表示为代数方程,提供故障已知和故障未知两种模型,给出两种模型故障表示方法;最后利用CryptoMinisat-2.9.6解析器求解方程组恢复密钥。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单比特故障对SIMON32/64进行攻击,故障位置选取第26轮,故障已知和未知模型仅需5个和6个故障即可恢复全轮密钥;利用 n比特宽度故障对SIMON128/128进行攻击,故障位置选取第65轮,两种模型均只需2个故障即可恢复全轮密钥。此外,对比故障已知和未知模型发现,随故障数递增密钥求解时间的决定因素将由故障信息量变为方程组计算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扩展BP神经网络的一类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设计
陈浩广, 王银河
计算机应用    2017, 37 (6): 1670-167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06.1670
摘要557)      PDF (611KB)(752)    收藏
针对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扩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离线数据来训练BP神经网络的权值向量;然后,通过在线调节伸缩因子和逼近精度估计值的更新律,从而来达到控制整个系统的目的。在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原理,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所有状态一致终极有界(UUB)。相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在线调节的参数数目、减轻计算负担。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闭环系统的所有状态都趋于零,即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语音激活检测算法
李强, 陈浩, 陈丁当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11): 3212-3216.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11.3212
摘要825)      PDF (756KB)(540)    收藏
针对现有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语音激活检测(VAD)算法对噪声的跟踪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采用Baum-Welch算法对具有不同特性的噪声进行训练,并生成相应噪声模型,建立噪声库的方法。在语音激活检测时,根据待测语音背景噪声的不同,动态地匹配噪声库中的噪声模型;同时,为了适应语音信号的实时处理,降低了语音参数提取的复杂度,并对判决阈值提出改进,以保证语音信号帧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噪声环境下对改进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并与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标准、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的G.729B标准比较,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实时语音信号处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及噪声跟踪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矩阵置换的最优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构造
陈浩源 柯品惠 张胜元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11): 3028-3031.  
摘要683)      PDF (595KB)(423)    收藏
对已有的几类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构造进行推广,提出一种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一般构造。该一般构造是通过对矩阵的列进行置换来实现的。在提出的序列集构造中,序列的长度、序列的条数和无碰撞区大小可灵活变动,而且构造方法多样,序列集的某些性质受具体的构造方法和参数的影响。由该方法得到序列集的参数达到了理论界,是一类最优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内插阵列变换的扩展传播算子实值算法
陈浩 贾伟 李思佳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08): 2109-2112.   DOI: 10.3724/SP.J.1087.2012.02109
摘要979)      PDF (586KB)(406)    收藏
针对内插阵列变换(VIA)思想在非圆信号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内插阵列变换的扩展传播算子实值算法——VIA-EPM实值算法。利用真实阵列流型与虚拟阵列流型之间的变换矩阵,将真实阵列输出转换为虚拟阵列输出,再根据信号源为实数的特点,分别求取虚拟阵列输出的实部和虚部,将其串联组合,扩展阵列输出的维数,通过对扩展阵列输出矩阵进行分块并得出扩展传播算子,进而得到一种传播算子(PM)类的DOA估计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存在阵元位置误差的情况下,VIA-EPM实值算法通过对阵元位置校准数据进行内插阵列变换,取得与阵元位置校准的扩展传播算子实值算法(EPM实值算法)相当的估计性能,保持了阵列扩展能力、高估计精度以及高分辨力;并且在二维阵元位置误差情况下,其估计性能明显优于阵元位置未校准的EPM实值算法。结合VIA-EPM实值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可以看出:它同时获得了内插阵列变换技术以及信号非圆特性的优势;与复运算相比,其复杂度也相对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自适应Tent混沌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黄美灵 赵之杰 浦立娜 吴非 赵美玲 陈浩 陈明哲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2): 485-489.  
摘要1590)      PDF (702KB)(972)    收藏
为解决粒子群优化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Tent混沌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Tent 映射初始化均匀分布的粒群,并以当前整个粒子群迄今为止搜索到的最优位置为基础产生Tent混沌序列,混沌序列的搜索范围采用自适应调整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计算的盲目性,还能够快速搜寻到最优解。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多个标准测试函数下都超越了同类改进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图像亚像素配准及超分辨率重建
陈浩 胡暾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3): 628-631.  
摘要2151)      PDF (786KB)(1327)    收藏
超分辨率重建是根据场景的一组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其高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中,低分辨图像之间的亚像素配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亚像素配准方法,将低分辨图像之间的相对旋转平移参数看成支持向量机的目标集,通过支持向量回归建立图像特征与目标集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计算图像间的相对运动参数。实验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基于普适计算的工程协同设计系统模型
吴炜煜 刁明光 陈浩
计算机应用   
摘要1374)      PDF (476KB)(794)    收藏
论述了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系统的建模特点,在已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系统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物理协同的概念,对所设计的理想“协同设计院”模型做了说明,给出了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流的解决方案,并论述了实现“协同设计院”的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原型系统的研制情况,实验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和广阔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S-RTT策略的BitTorrent文件共享模型
孙建华 王战国 陈浩 石林
计算机应用   
摘要1763)      PDF (650KB)(1234)    收藏
分析了BitTorrent文件共享系统的工作流程,指出了在种子节点选取和连接方式上的缺点。介绍了网络定位技术GNP,详细分析了GNP的工作流程,说明了它在网络中定位主机的优越性能。提出了一种S-RTT策略,进行种子节点选取和连接。将此策略引入BitTorrent文件共享系统中,使得BitTorrent系统能够灵活选择优质的种子节点、控制信息流量,有效改善了BitTorrent网络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对等网络的拥塞研究
陈浩 杨祝林 陈铁群 李丁丁
计算机应用   
摘要1856)      PDF (996KB)(1130)    收藏
对等网络的普遍应用带来了网络拥塞。从对等网络的拓扑属性研究网络拥塞,首先分析真实的Gnutella网络的流量,确定节点介数与网络拥塞之间存在关系。接着根据排队论模型从理论上给出了导致网络拥塞的临界负载与网络拓扑属性介数的公式解。最后设计拥塞控制策略,通过增加具有大介数节点的容量和这些节点间连接的方法来减轻网络拥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对等网络的网络弹性分析
孙建华 李丁丁 陈浩 杨祝林 陈铁群
计算机应用   
摘要1828)      PDF (957KB)(1200)    收藏
网络弹性研究的是网络在节点失效或被有意攻击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Gnutella网络的网络弹性,包括对于随机攻击的容错性和对于选择性攻击的抗攻击性,并与ER模型和EBA模型进行了对比。Gnutella网络对于随机攻击具有很好的容错性,但是对于选择性攻击却显得脆弱。最后对网络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网络在出现最大集团临界点之前的平均集团大小的公式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感知器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边界识别算法
胡俊锋 陈浩 陈蓉 谭斌 于中华
计算机应用   
摘要1361)      收藏
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内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Bio-NER)是生物医学文献挖掘、利用的基础工作,由于实体边界识别的困难导致目前Bio-NER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了基于感知器的实体边界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训练权重,利用token过滤器、n-gram模型及实体过滤器实现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边界识别。在GENIA corpus 3.02语料库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达到71.5%的准确率和79.2%的召回率,与相关工作相比均有一定提高。另外算法相对简单,识别算法速度较快,易在生产中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一种松耦合的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算法
胡俊锋 陈蓉 陈源 陈浩 于中华
计算机应用   
摘要1691)      收藏
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Bio-NER)是生物医学文献挖掘利用的基础工作。针对目前Bio-NER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松耦合的BioNER算法LCA,该算法利用启发规则过滤器、词性模板匹配及改良的隐马尔科夫模型(HMM)识别生物医学命名实体。在GENIA corpus 3.02语料库上进行的实验表明,LCA可以达到80%的准确率和89%的召回率,优于相关工作中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新型足球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
陈景航,杨宜民,陈浩杰
计算机应用    2005, 25 (08): 1933-1935.   DOI: 10.3724/SP.J.1087.2005.01933
摘要1475)      PDF (170KB)(1018)    收藏
FIRAMiroSot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视觉系统是比赛系统获得环境信息的唯一途径。视觉系统的识别速度、精度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针对传统的视觉系统在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缺点,提出基于多分辨率分析与FCM算法的新型足球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提高比赛中的识别速度和精度,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