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改进VariFocalNet的微小目标检测
姬张建, 杜娜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4, 44 (7): 2200-220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3071033
摘要193)   HTML8)    PDF (1781KB)(406)    收藏

针对航拍场景中包含的目标尺寸小、有效特征信息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变焦网络VFNet(VariFocalNet)的航拍场景中微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为增强微小目标的特征表征能力,采用特征提取性能更好的循环层聚合网络(RLANet)代替ResNet作为主干网络;其次,为解决特征金字塔自顶向下融合时顶层特征信息丢失问题,引入特征增强模块(FEM);然后,为解决现有标签分配方法在微小目标标签分配上的样本分布不平衡问题,改进的VFNet采用了基于高斯感受野的标签分配方法;最后,为减小微小目标对位置偏移的敏感性,引入一种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Wasserstein损失测量预测边界框高斯分布和真值框高斯分布的相似性。在AI-TO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VFNet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14.9%;与改进前的算法相比,在航拍场景下的微小目标上的检测mAP提高了4.7个百分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请求与应答通信机制和局部注意力机制的多机器人强化学习路径规划方法
邓辅秦, 官桧锋, 谭朝恩, 付兰慧, 王宏民, 林天麟, 张建民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4, 44 (2): 432-438.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3020193
摘要211)   HTML13)    PDF (1916KB)(813)    收藏

为降低多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路径规划的阻塞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框架Actor-Critic,设计一种基于请求与应答通信机制和局部注意力机制的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路径规划方法(DCAMAPF)。在Actor网络,基于请求与应答通信机制,每个机器人请求视野内的其他机器人的局部观测信息和动作信息,进而规划出协同的动作策略。在Critic网络,每个机器人基于局部注意力机制将注意力权重动态地分配到在视野内成功应答的其他机器人局部观测和动作信息上。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动态路径规划方法D* Lite、最新的分布式强化学习方法MAPPER和最新的集中式强化学习方法AB-MAPPER相比,DCAMAPF在离散初始化环境,阻塞率均值均约降低了6.91、4.97、3.56个百分点;在集中初始化环境下能更高效地避免发生阻塞,阻塞率均值均约降低了15.86、11.71、5.54个百分点,并减少占用的计算缓存。所提方法确保了路径规划的效率,适用于求解不同动态环境下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任务。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面向大型仓储环境的基于冲突搜索算法
邓辅秦, 谭朝恩, 黎俊炜, 钟家铭, 付兰慧, 张建民, 王宏民, 李楠楠, 姜炳春, 林天麟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4, 44 (12): 3854-386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3121858
摘要114)   HTML2)    PDF (2950KB)(40)    收藏

针对多智能体在大型仓储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时,现有算法有智能体易陷入拥堵区域和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良的基于冲突搜索(CBS)算法。首先,优化现有单一的仓储环境建模方式,在易解决路径冲突的传统的栅格化建模的基础上,提出栅格-热力图的混合建模方式,并通过热力图定位仓储中的拥堵区域,从而解决多智能体易陷入拥堵区域的问题;其次,通过改良的CBS算法,快速求解大型仓储环境下的多智能体路径规划(MAPF)问题;最后,提出基于热力图的显示估计冲突搜索(HM-EECBS)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warehouse-20-40-10-2-2大型地图集上,当智能体数为500时,相较于显示估计冲突搜索(EECBS)算法和懒惰添加约束的MAPF算法(LaCAM)算法:HM-EECBS算法的求解时间分别减少了约88%和73%;当仓储中存在5%、10%的区域拥堵时,HM-EECBS算法的成功率分别提高了约49%、20%,这表明所提算法适用于解决大规模且拥堵的仓储物流环境下的MAPF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改进VarifocalNet的高精度目标检测算法
姬张建, 张明, 王子龙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7): 2147-215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060823
摘要331)   HTML8)    PDF (2629KB)(141)    收藏

针对通用目标检测场景下,现有单阶段无锚检测器识别精度低、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焦网络VFNet(VarifocalNet)的高精度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循环层聚合网络(RLANet)替换VFNet用于特征提取的主干网络ResNet,循环残差连接操作将前层特征汇入后续网络层中提升特征的表征能力;其次,通过带有特征对齐卷积操作的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替换原始的特征融合网络,利用可变形卷积操作在FPN上下层融合过程中实现特征对齐并优化特征表征能力;最后,使用聚焦-全局蒸馏(FGD)算法进一步提升小规模算法的检测性能。在COCO (Common Objects in Context) 2017数据集上进行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训练条件下,改进后的以RLANet-50为主干的算法的均值平均精度(mAP)可以达到45.9%,与VFNet算法相比提升了4.3个百分点,而改进后的算法参数量为36.67×106,与VFNet相比仅高了4×106。可见,改进后的VFNet算法在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稍微增加了参数量,说明该算法可以满足目标检测的轻量化及高精度需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改进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图卷积网络防御方法
金柯君, 于洪涛, 吴翼腾, 李邵梅, 张建朋, 郑洪浩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5): 1511-151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040553
摘要349)   HTML6)    PDF (760KB)(156)    收藏

图神经网络(GNN)容易受到对抗性攻击而导致性能下降,影响节点分类、链路预测和社区检测等下游任务,因此GNN的防御方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GNN在面对对抗性攻击时鲁棒性差的问题,以图卷积网络(GCN)为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投毒攻击防御方法ISVDatt。在投毒攻击场景下,该方法可对扰动图进行净化处理。GCN遭受投毒攻击后,首先筛选并删除特征差异较大的连边使图保持特征光滑性;然后进行SVD和低秩近似操作使扰动图保持低秩性,并完成对它的净化处理;最后将净化后的扰动图用于GCN模型训练,从而实现对投毒攻击的有效防御。在开源的Citeseer、Cora和Pubmed数据集上针对Metattack和DICE(Delete Internally, Connect Externally)攻击进行实验,并与基于SVD、Pro_GNN和鲁棒图卷积网络(RGCN)的防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SVDatt的防御效果相对较优,虽然分类准确率比Pro_GNN低,但复杂度低,时间开销可以忽略不计。实验结果表明ISVDatt能有效抵御投毒攻击,兼顾算法的复杂度和通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k元( n-1)方体子网络可靠性的近似评估方法
冯凯, 李建德, 姬张建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12): 3875-388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111719
摘要159)   HTML3)    PDF (2399KB)(169)    收藏

多处理器系统互连网络的拓扑性质对系统功能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kn方体网络的子网络可靠性是以kn方体为拓扑结构构建的多处理器系统处理计算任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精确高效地度量概率故障条件下kn方体中k元(n-1)方体子网络的可靠性,提出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k元(n-1)方体子网络可靠性的近似评估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和k元(n-1)方体子网络可靠性的已有上下界给出用于训练BP神经网络的数据集的生成方法;其次,基于生成的训练数据集构造用于评估k元(n-1)方体子网络可靠性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对BP神经网络模型得出的k元(n-1)方体子网络可靠性的近似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近似计算公式和基于蒙特卡洛的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与近似计算公式相比,所提方法得出的结果更为精确;与基于蒙特卡洛的评估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评估耗时平均减少了约59%。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兼顾精度和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结合遗传算法和滚动调度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算法
邓辅秦, 黄焕钊, 谭朝恩, 付兰慧, 张建民, 林天麟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12): 3833-383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121916
摘要492)   HTML12)    PDF (2617KB)(277)    收藏

研究多机器人任务分配(MRTA)的目的是提高智能工厂中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效率。针对现有算法在处理大规模、多约束的MRTA时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遗传算法和滚动调度的MRTA算法(ACGARS)。首先,在遗传算法中采用基于有向无环图(DAG)的编码方式高效地处理任务之间的优先级约束;其次,在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中加入先验知识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最后,设计基于任务组的滚动调度策略用于减小求解问题的规模,从而实现对大规模问题的高效求解。在大规模问题实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构造性启发式算法(CHA)、最小化干扰算法(MIA)和基于惩罚策略的遗传算法(GAPS)生成的方案,当任务组数为20时,所提算法生成的方案的平均订单完成时间分别缩短了30.02%、16.86%和75.65%,验证了所提算法能有效地缩短订单的平均等待时间,提升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效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梯度引导加权 延迟负梯度衰减损失的长尾图像缺陷检测
李巍, 梁斯昕, 张建州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10): 3267-327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091413
摘要281)   HTML9)    PDF (2403KB)(150)    收藏

针对目前图像缺陷检测模型对长尾缺陷数据集中尾部类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梯度引导加权?延迟负梯度衰减损失(GGW-DND Loss)。首先,根据检测器分类节点的累积梯度比值分别对正负梯度重新加权,减轻尾部类分类器的受抑制状态;其次,当模型优化到一定阶段时,直接降低每个节点产生的负梯度,以增强尾部类分类器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制图像缺陷数据集和NEU-DET(NEU surface defect database for Defect Detection Task)上,所提损失的尾部类平均精度均值(mAP)优于二分类交叉熵损失(BCE Loss),分别提高了32.02和7.40个百分点;与EQL v2(EQualization Loss v2)相比,分别提高了2.20和0.82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损失能有效提升网络对尾部类的检测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节点相似性分组与图压缩的图摘要算法
宏宇, 陈鸿昶, 张建朋, 黄瑞阳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10): 3047-305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101535
摘要371)   HTML33)    PDF (1105KB)(243)    收藏

针对当前图摘要方法压缩率较高,图压缩算法无法直接被用于下游任务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图摘要与图压缩的融合算法,即基于节点相似性分组与图压缩的图摘要算法(GSNSC)。首先,初始化节点为超节点,并根据相似度对超节点分组;其次,将每个组的超节点合并,直到达到指定次数或指定节点数;再次,在超节点之间添加超边和校正边以恢复原始图;最后,对于图压缩部分,判断对每个超节点的邻接边压缩和摘要的代价,并选择二者中代价较小的执行。在Web-NotreDame、Web-Google和Web-Berkstan等6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图压缩率和图查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6个数据集上,与SLUGGER(Scalable Lossless sUmmarization of Graphs with HiERarchy)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压缩率至少降低了23个百分点;与SWeG(Summarization of Web-scale Graphs)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压缩率至少降低了13个百分点;在Web-NotreDame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度误差比SWeG降低了41.6%。以上验证了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图压缩率和图查询准确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表示的多标签分类算法
包永春, 张建臣, 杜守信, 张军军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5): 1375-138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50706
摘要405)   HTML4)    PDF (773KB)(100)    收藏

传统的多标签分类算法是以二值标签预测为基础的,而二值标签由于仅能指示数据是否具有相关类别,所含语义信息较少,无法充分表示标签语义信息。为充分挖掘标签空间的语义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稀疏表示的多标签分类算法(MLNS)。该算法结合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表示技术,将数据的二值标签转化为实值标签,从而丰富标签语义信息并提升分类效果。首先,对标签空间进行非负矩阵分解以获得标签潜在语义空间,并将标签潜在语义空间与原始特征空间结合以形成新的特征空间;然后,对此特征空间进行稀疏编码来获得样本间的全局相似关系;最后,利用该相似关系重构二值标签向量,从而实现二值标签与实值标签的转化。在5个标准多标签数据集和5个评价指标上将所提算法与MLBGM、ML2、LIFT和MLRWKNN等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LNS在多标签分类中优于对比的多标签分类算法,在50%的案例中排名第一,在76%的案例中排名前二,在全部的案例中排名前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垃圾信息过滤算法分析
张建, 严珂, 马祥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3): 770-77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40791
摘要417)   HTML14)    PDF (610KB)(184)    收藏

垃圾信息的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主要的任务之一。传统方法是基于文本特征或词频的方法,其识别准确率主要依赖于特定关键词的出现与否,存在对关键词识别错误或对未出现关键词的垃圾信息文本识别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首先,利用传统方法针对这一类垃圾信息文本进行识别训练和测试;然后,利用从垃圾短信、广告和垃圾邮件数据集中挑选出传统方法识别困难的垃圾信息,再从原数据集中随机挑选出同样数量的正常信息,将其组成三个无重复数据的新数据集;最后,以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了三个模型,并在新数据集上进行识别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从文本中学习到更好的语义特征,在三个数据集上均能达到98%以上的准确率,高于朴素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等传统方法。实验结果还显示,不同的神经网络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文本分类,由循环神经网络组成的模型擅长识别句子长度的文本,由卷积神经网络组成的模型擅长识别段落长度的文本,由两者共同组成的模型擅长识别篇章长度的文本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带旋转与尺度估计的全卷积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
姬张建, 任兴旺
计算机应用    2021, 41 (9): 2705-271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0111805
摘要393)      PDF (2425KB)(315)    收藏
针对目标跟踪任务中,全卷积孪生网络(SiamFC)跟踪算法存在因目标的旋转、尺度变化而造成跟踪错误或跟踪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旋转与尺度估计的SiamFC跟踪算法。该算法由定位模块与旋转、尺度估计模块两部分组成。首先在定位模块中,利用SiamFC算法获得跟踪位置,并结合旋转与尺度信息对该位置进行调整;其次在旋转、尺度估计模块中,鉴于图像的旋转和尺度变化在对数极坐标系下变成了平移运动,将目标搜索区域从笛卡儿坐标系变换到对数极坐标系下,由此便可利用相关滤波技术估计待跟踪目标的尺度和旋转角度;最终实现了一个能同步估计目标位置、旋转角度以及尺度变化的目标跟踪模型。在对比实验中,该算法在OTB2015数据集上的成功率与准确率分别达到57.7%和81.4%;在包含目标旋转和尺度变化的POT数据集上的成功率与准确率分别达到51.8%和53.3%。与SiamFC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和13.4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应对目标旋转与尺度变化带来的跟踪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反步滑模法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
张建扬, 于春梅, 叶剑晓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9): 2742-2746.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8010026
摘要650)      PDF (698KB)(550)    收藏
为了解决欠驱动四旋翼无人机(UAV)在实际飞行中存在的外界干扰问题,同时提高在系统参数摄动情况下的精确轨迹跟踪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积分型反步滑模算法的飞行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系统的半耦合特性和严反馈结构特点,采用反步法设计姿态内环和位置外环控制器;然后,将抗干扰能力较强的滑模控制融入其中,使得系统的鲁棒性得到增强;接着,为了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引入积分环节;最后,利用ESO实时估算出系统的内、外总扰动并对控制量进行补偿。通过Lyapunov稳定判据,可以说明该系统是一个全局渐进稳定的系统,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改进SURF算法的柔性装夹机器人快速工件匹配方法
杜柳青, 许贺作, 余永维, 张建恒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7): 2050-2055.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8010117
摘要564)      PDF (980KB)(237)    收藏
针对传统SURF算法在构建局部特征描述符时耗时较长,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URF算法。首先,运用Hession矩阵行列式(DoH)检测图像中的关键点,并利用非极大值抑制法和插值运算搜索、定位极值点;其次,采用灰度质心法确定关键点的主方向;然后,采用二进制描述符BRIEF对关键点进行描述,并利用关键点的主方向构造带有方向的特征描述符,使其具有旋转不变性;最后,运用汉明距离初步确定匹配点,再用比率检测法和RANSAC算法去除误匹配点,进而获取精准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SURF算法在应用于机器人进行柔性装夹时,对工件图像的平均匹配时间由SURF算法的214.10 ms减少到86.29 ms;而且匹配精度方面比原SURF算法提高了2.6%,因此,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柔性装夹机器人工件图像的匹配速度和匹配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改进LBE特征的RGB-D显著性检测
袁泉, 张建峰, 伍立志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5): 1432-1435.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102587
摘要454)      PDF (625KB)(381)    收藏
针对LBE算法难以完整检测出结构复杂的目标和过度依赖深度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BE特征的RGB-D显著性检测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多级分割;然后,在各级分割图上计算LBE特征并融合,得到深度显著图;最后,利用色彩信息和先验信息对深度显著图进行矫正得到最终显著图。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原始LBE算法相比在准确率上略有降低,在召回率上明显提升,得到的显著图更接近真实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Hadoop的IPTV隐式评分模型
顾军华, 官磊, 张建, 高星, 张素琪
计算机应用    2017, 37 (11): 3188-319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11.3188
摘要607)      PDF (867KB)(553)    收藏
根据网路协定电视(IPTV)用户收视行为数据中的隐式特性,提出一种新型的隐式评分模型。首先,介绍了IPTV用户收视行为数据的主要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用户收视比值、用户兴趣偏置因子以及视频类型影响因子相结合的多特征混合隐式评分模型;然后,提出基于收视时长和收视比值的收视行为筛选策略;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Hadoop的分布式模型架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效提高了IPTV系统中推荐结果的质量,同时提升了时间效率,对于大规模数据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帮助线程预取质量的实时在线评价方法
张建勋, 古志民
计算机应用    2017, 37 (1): 114-11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01.0114
摘要632)      PDF (1172KB)(395)    收藏
针对传统静态枚举设置帮助线程控制参数值的繁杂耗时问题,提出了一种帮助线程预取质量的实时在线评价方法。首先,明确了帮助线程的预取服务质量(QoS)的目标;其次,分析了帮助线程预取性能评价的动态指标,对帮助线程预取QoS进行了建模分析;最后,提出一个帮助线程预取的动态自适应调节算法,算法根据程序的阶段行为变化和动态预取获益变化等信息来判断参数值的适用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反馈优化,从而实现对预取控制的自适应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自适应预取评价算法之后,Mst热点模块的性能提升加速比为1.496,所提出的自适应预取评价方法能够根据程序的动态阶段行为对帮助线程控制参数值作出自适应控制和调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C形臂的手术导航相机标定方法
张建法, 张峰峰, 孙立宁, 匡绍龙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8): 2327-233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8.2327
摘要770)      PDF (756KB)(599)    收藏
针对基于C形臂的手术导航系统中相机标定这一关键技术中存在的过渡环节过多、参数求解过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完全忽略相机模型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完全忽略相机模型,在映射参数求解过程中简化了过渡环节,使得算法实现变得高效;同时,提出了带有双层金属球的校准靶,通过识别小球的投影数据来实现相机标定。在校准点验证实验中,可以验证经变换后的坐标的残余误差均不超过0.002像素;在导航验证实验中,借助初步搭建的导航平台成功实现了探针取点及穿孔。实验结果表明,该相机标定方法的精度能够满足手术导航系统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云计算环境中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负载均衡技术
蔡嵩 张建明 陈继明 潘金贵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2): 360-364.  
摘要619)      PDF (718KB)(751)    收藏
针对云计算环境中任务调度算法复杂度高、任务分配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负载均衡技术。该技术利用云计算环境的心跳机制全面地收集各节点负载信息,并采用朴素贝叶斯算法对各节点负载状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节点状态分类结果,实现任务和资源分配的合理调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负载均衡技术能提高任务的分配效率,避免任务在各节点间频繁迁移,快速有效地实现云计算环境中各节点间的负载均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层次移动IPv6域内切换优化方案
孙晓林 张建洋 贾晓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2): 338-340.  
摘要498)      PDF (450KB)(600)    收藏
基于指针推进机制的层次移动IPv6方案未考虑接入路由器(AR)间的距离对切换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OPF-HMIPv6。OPF-HMIPv6首先比较AR间和AR与移动锚点(MAP)间的距离,优先向MAP进行注册,而不是直接向AR注册构建指针链。仿真结果表明AR与MAP间的距离大于AR间的距离时,OPF-HMIPv6比HMIPv6至少减少了39%的注册延迟,证实了该方案在减少绑定更新导致的开销上的有效性,提高了域内切换的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近邻传播的分布式数据流聚类算法
张建朋 金鑫 陈福才 陈鸿昶 候颖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9): 2477-248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3.09.2477
摘要800)      PDF (839KB)(534)    收藏
针对分布式数据流聚类算法存在的聚类质量不高、通信代价大的问题,提出了密度和代表点聚类思想相结合的分布式数据流聚类算法。该算法的局部站点采用近邻传播聚类,引入了类簇代表点的概念来描述局部分布的概要信息,全局站点采用基于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合并局部站点上传的概要数据结构进而获得全局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明显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数据流的聚类质量,同时算法使用类簇代表点能够发现不同形状的聚簇并显著降低数据传输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开放式RFID双向认证协议及安全性分析
张楠 张建华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1): 131-134.   DOI: 10.3724/SP.J.1087.2013.00131
摘要1056)      PDF (613KB)(700)    收藏
针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由于资源有限、广播传输等因素而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了一种在开放环境中标签和阅读器之间进行双向认证的协议。采用对称加密结合随机数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协调安全、高效以及成本问题。同时协议不要求阅读器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必须是安全的,从而提高了阅读器的移动性和应用范围。通过BAN逻辑对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证明了所提协议是安全可达的,能够有效避免窃听、追踪和重放等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面向半分布式P2P系统的可靠节点交换机制
张涵 张建标 林莉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1): 4-7.   DOI: 10.3724/SP.J.1087.2013.00004
摘要1040)      PDF (803KB)(760)    收藏
P2P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来源交换(PEX)技术为系统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节点资源,加快了节点交换速度,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恶意节点可以通过来源交换对正常节点的邻居列表进行污染。首先分析了现有来源交换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讨论了导致这些安全隐患的核心因素;其次,以来源交换的安全性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面向半分布式P2P系统的安全节点交换机制。该机制借鉴基于信任评估的激励技术,通过给出超级节点的信任评估方案,引入节点来源信任的概念,以节点的来源交换信任值为支撑,控制节点间的来源交换。最后,对提出机制进行了实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网络异构性所存在的信任值错误计算问题,所提出的交换机制虽然会导致约2.5%比例正常的节点交换失效,但可大幅度降低正常节点参与恶意节点传播和污染的情况,从而在总体上提升了P2P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标刻在金属零件上的二维条码识别
王翠艳 张建超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11): 3210-3213.   DOI: 10.3724/SP.J.1087.2012.03210
摘要1088)      PDF (732KB)(601)    收藏
直接零件标识(DPM)技术是实现产品标识的重要手段,二维条码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DPM标识是以金属作为背景用激光在其上面打上二维条码,与印刷品上的二维条码识读相比,基于金属背景下的二维条码识读更为复杂。改进了传统的识别方法,综合运用最大连通域提取、改进的霍夫变换定位边界、基于最大匹配度的网格化分和基于灰度图像的无损信息提取等方法来实现条码图像的粗定位、精定位、校正、条码分割和数据提取。实验表明,本方案对于磨损、轻度污染、畸变及光照不均的金属上的二维条码图像的识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并取得可靠的识读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作物病害叶片图像分割方法
任玉刚 张建 李淼 袁媛
计算机应用    2012, 32 (03): 752-755.   DOI: 10.3724/SP.J.1087.2012.00752
摘要1510)      PDF (676KB)(817)    收藏
为了提高作物病害叶片图像分割的准确性,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标记的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对二值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和分水岭分割来获取背景标记,并通过提取数学形态学重建后的梯度图像中的区域极小值得到初步的前景标记,接着对前景标记进行进一步过滤,消除部分伪前景标记;然后,通过强制极小值方法将背景标记和前景标记叠加在梯度图像上;最后,对修改后的梯度图像进行分水岭变换。采用该方法对多幅黄瓜病害叶片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将病斑部分分割出来,分割结果不受叶片纹理的干扰,平均分割正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多传感器自主在线融合方法
张建业 王占磊 张鹏 杜继勇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10): 2869-2871.   DOI: 10.3724/SP.J.1087.2011.02869
摘要1115)      PDF (426KB)(543)    收藏
在先验知识未知的情形下,针对现有融合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融合精度,算法用均值和自熵两个概念充分挖掘测量中的冗余信息,进而确定传感器的融合权重。此外,为了预防“数据饱和”的发生,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引入限定记忆项,保证算法对数据变化的灵敏性。用均值融合算法、冲突证据预处理算法和新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新算法得到的权值分配方式更加合理,可进一步提高融合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案例推理变权值引擎模型及权值计算方法
黄浙京 汪斌强 张建辉 贺磊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7): 1776-1780.   DOI: 10.3724/SP.J.1087.2011.01776
摘要1432)      PDF (895KB)(1023)    收藏
在案例推理(CBR)案例检索匹配中,不同案例通常由不同的特征构成。而传统的CBR引擎模型大多采用固定权值模式,导致系统在匹配精度方面的性能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CBR变权值引擎模型,在其特征权值计算模块引入人机互动机制,基于群决策法计算主观权值,提出依据专家个体和群体决策差异的主观权值调整方法;基于相似粗糙集法计算客观权值。最后设计了一种综合权值调整算法,通过计算主观权值和客观权值间的距离,判断两者的偏离程度,从而推导出权值调整系数,得到最终的权值调整结果。通过网络攻击案例进行的算例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相对Hamming距离的Web聚类算法
李彬 汪天飞 刘才铭 张建东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5): 1387-1390.   DOI: 10.3724/SP.J.1087.2011.01387
摘要1922)      PDF (590KB)(874)    收藏
针对Web使用挖掘中聚类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相对Hamming距离和类不一致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以Web站点的URL为行、以UserID为列建立关联矩阵,元素值为用户的访问次数;然后,对所建立关联矩阵的列向量或行向量进行相似性度量,获得相似客户群体或相关页面。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机器更新对蠕虫传播影响
宋礼鹏 韩燮 刘冬明 张建华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5): 1262-1264.   DOI: 10.3724/SP.J.1087.2011.01262
摘要1716)      PDF (415KB)(953)    收藏
对机器的更新换代对蠕虫传播、演化等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蠕虫传播模型,运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得到了模型的平衡态及其稳定性条件,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机器更新会导致蠕虫的持续。仿真结果还表明,机器更换率对蠕虫的传播具有双重影响。在基本再生数的指导下,通过提高防病毒系统预装率,能减弱机器更新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能有效抑制蠕虫的传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基于像素链的直线绘制算法
朱晓林 蔡勇 张建生
计算机应用    2011, 31 (04): 1057-1061.   DOI: 10.3724/SP.J.1087.2011.01057
摘要1243)      PDF (669KB)(465)    收藏
针对直线生成算法在直线斜率大于0.5时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像素链的直线绘制算法。将直线看做是由许多条平行像素链或对角像素链拼接而成,提出并利用逆向生成直线的类Bresenham算法,将斜率在0.5~1的直线绘制转换为斜率在0~0.5的直线绘制,一次判断生成一条像素链。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像素链的算法生成的直线与Bresenham算法生成直线一致,且计算量显著减少。该算法只有加法和乘法两种整数运算,适合硬件实现,其绘制速度是Bresenham算法的4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