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提示学习和全局指针网络的中文古籍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
李斌, 林民, 斯日古楞null, 高颖杰, 王玉荣, 张树钧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5, 45 (1): 75-81.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3121843
摘要171)   HTML4)    PDF (1437KB)(113)    收藏

基于“预训练+微调”范式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依赖大规模标注数据,在数据标注难度大、成本高的中文古籍小样本场景下微调效率低,抽取性能不佳;中文古籍中普遍存在实体嵌套和关系重叠的问题,限制了实体关系联合抽取的效果;管道式抽取方法存在错误传播问题,影响抽取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提示学习和全局指针网络的中文古籍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首先,利用区间抽取式阅读理解的提示学习方法对预训练语言模型(PLM)注入领域知识以统一预训练和微调的优化目标,并对输入句子进行编码表示;其次,使用全局指针网络分别对主、客实体边界和不同关系下的主、客实体边界进行预测和联合解码,对齐成实体关系三元组,并构建了PTBG (Prompt Tuned BERT with Global pointer)模型,解决实体嵌套和关系重叠问题,同时避免了管道式解码的错误传播问题;最后,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提示模板对抽取性能的影响。在《史记》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注入领域知识前后的OneRel模型,PTBG模型所取得的F1值分别提升了1.64和1.97个百分点。可见,PTBG模型能更好地对中文古籍实体关系进行联合抽取,为低资源的小样本深度学习场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片段抽取原型网络的古籍文本断句标点提示学习方法
高颖杰, 林民, 斯日古楞null, 李斌, 张树钧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4, 44 (12): 3815-382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3121719
摘要120)   HTML4)    PDF (1509KB)(33)    收藏

针对古籍信息处理中自动断句及标点任务依赖大规模标注语料的现象,在考虑高质量、大规模样本的训练成本昂贵且难以获取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片段抽取原型网络的古籍文本断句标点提示学习方法。首先,通过对支持集加入结构化提示信息形成有效的提示模板,从而提高模型的学习效率;其次,结合标点位置提取器和原型网络分类器,有效减少传统序列标注方法中的误判影响及非标点标签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与Siku-BERT-BiGRU-CRF(Siku-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Conditional Random Field)方法相比,在《史记》数据集上所提方法的F1值提升了2.47个百分点。此外,在公开的多领域古籍数据集CCLUE上,所提方法的精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了91.60%和93.12%,说明所提方法利用少量训练样本就能对多领域古籍进行有效的自动断句标点。因此,所提方法为多领域古籍文本的自动断句及标点任务的深入研究以及提高模型的学习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面向异构多背包问题的多级二进制帝国竞争算法
李斌, 唐志斌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9): 2855-286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081189
摘要296)   HTML12)    PDF (2507KB)(67)    收藏

在传统多背包问题的基础上,从典型物流服务场景中共性抽象出异构多背包问题(HMKP),并设计和定制了一种帝国竞争算法(ICA)对HMKP进行求解和评估。针对原始ICA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0-1背包问题最优解往往在约束边界周围的特点,设计了双点自变异策略(TPAS)和跳出局部最优算法(JLOA)对ICA进行改进,提出面向0-1背包问题的二进制帝国竞争算法(BICA)。BICA在求解35个0-1背包问题算例时展现出了全面、高效的寻优能力,基于最佳匹配值法(BMV)的BICA在第一组测试集的20个算例上能对19个算例100%找到理想最优值,在第二组测试集的15个算例上能对12个算例100%找到理想最优值,在所有对比算法中表现最优。数值结果分析表明,BICA在寻优演化中维持多极发展策略,并依托独特的种群进化方式在解空间中高效搜索理想解。在此基础上,针对HMKP强约束性和高复杂度的特性,基于BICA设计了求解HMKP的多级二进制帝国竞争算法(MLB-ICA)。分别在多个典型0-1背包问题算例组合构建的HMKP高维测试集上进行了MLB-ICA的数值实验和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虽然MLB-ICA的求解时间比Gurobi长,但求解精度提高了28%。可见,MLB-ICA能以较低的计算代价在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高效求解高维复杂的HMKP,为ICA在超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中的求解提出了可行的算法设计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粒子群局部优化的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
向峰, 李中志, 熊熙, 李斌勇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3, 43 (2): 385-390.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2010056
摘要293)   HTML17)    PDF (2046KB)(144)    收藏

参考点与参数的选取会对反距离权重(IDW)的精度产生影响。针对多参数协同优化反距离权重算法(PIDW)忽略局部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粒子群对IDW进行局部优化的改进算法——PLIDW。首先,分别对研究区域中各个样本点的参数进行寻优,利用交叉验证方法进行评估,记录各自最优取值的一组参数;同时,为提高查询效率,使用K维树(KD-Tree)保存空间位置与最优参数;最后,根据空间邻近程度从K维树选取最近的一组参数优化IDW。基于模拟数据与真实的温度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PIDW,PLIDW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准确度提高4.18%以上,改善了PIDW存在的因忽略局部特性导致部分场景准确度低的问题,适应能力更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无采样协作知识图网络的推荐系统
蒋雯静, 熊熙, 李中志, 李斌勇
《计算机应用》唯一官方网站    2022, 42 (4): 1057-106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1071255
摘要455)   HTML25)    PDF (679KB)(236)    收藏

知识图谱(KG)可以通过高效组织海量数据实现信息的有效抽取,因而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图神经网络在知识图谱建模中的采样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采样协作知识图网络(NCKN)的方法。首先,设计了无采样知识传播模块,通过在单个卷积层使用不同大小的线性聚合器来捕捉深层次的信息,实现高效的无采样预计算;然后,为了区分邻居节点贡献度,在传播过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最后,协作传播模块将知识嵌入同用户交互中的协作信号相结合,以更好地描述用户偏好。基于三个真实数据集,评估了NCKN在CTR预测和Top-k预测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流算法RippleNet、知识图卷积神经网络(KGCN)相比,NCKN在CTR预测中的准确率平均分别提升了2.71%、4.60%;Top-k预测中,NCKN的准确率平均分别提升了5.26%、3.91%。所提方法不仅解决了图神经网络在知识图谱建模中的采样误差问题,且提升了推荐模型的准确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受春秋战国史实启发的帝国竞争改进算法
王贵林, 李斌
计算机应用    2021, 41 (2): 470-478.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0060974
摘要542)      PDF (2395KB)(404)    收藏
针对帝国竞争算法过早收敛导致的求解高维函数时易陷入维数灾难的问题,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雄称霸史实启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首先,在初始化国家阶段引入“合纵连横”竞争机制,以增强信息交互,保留较优种群;其次,在帝国同化过程中借鉴由国家各层面逐步渗透同化的殖民统治策略,以提升算法的开发能力;最后,加入判断并跳出局部最优的机制,避免“早熟”影响寻优性能。仿真实验中,利用8个经典标准函数验证改进算法的寻优能力、收敛速度及高维函数适用性,并对比分析三种跳出局部最优的方案;此外进行CEC2017测试函数实验,选取近年来在算法改进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5种先进算法和所提改进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寻优精度较高并且稳定性较强;而经Kendall相关系数分析可知,改进算法与原始算法在寻优性能上具有显著差异并且同化改进措施在性能提高中的贡献度最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模块度和标签传递的推荐算法
盛俊, 李斌, 陈崚
计算机应用    2020, 40 (9): 2606-2612.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0010095
摘要502)      PDF (1025KB)(453)    收藏
针对基于网络信息的商品推荐的问题,提出了在二部网络上基于社区挖掘和标签传递的推荐算法。首先,用带权的二部图来表达用户-项目的评分矩阵,利用标签传递技术对二部网络进行社区挖掘;然后,基于二部网络中的社区结构信息,充分利用用户所在的社区之间的相似性以及项目之间、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来挖掘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项目;最后,向用户进行项目的推荐。在实际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双向关联规则项目评分预测的推荐算法(BAR-CF)、基于项目评分预测的推荐算法(IR-CF)、基于网络链接预测的用户偏好预测方法(PLP)和改进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的方法(MU-CF)相比,该算法的平均绝对差(MAE)低0.1~0.3,准确率高0.2。因此,所提算法可以取得比其他类似方法更高质量的推荐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社会网络下分配众包任务的真实机制
秦海燕, 章永龙, 李斌
计算机应用    2020, 40 (10): 3019-3024.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20020174
摘要506)      PDF (922KB)(572)    收藏
众包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宏任务,而这些宏任务需要工人的专业技能和团队的集体贡献。社会网络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可用的平台。事实上,很少有研究关注众包工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下的众包任务分配问题是NP难问题,并且社会网络中会存在参与者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用而谎报要价的情况,因此提出一种社会网络下分配众包任务的真实机制(TMC-SN)。在社会网络下的众包任务分配问题被模拟成一个拍卖,其中任务请求者是买家,工人是卖家,众包平台充当拍卖者。为了找出最合适的团队,TMC-SN从边际贡献和团队凝聚力两个方面来衡量工人对团队的适应性。理论分析证明,TMC-SN具有真实性、个体理性、预算平衡等经济属性。实验结果表明,TMC-SN在社会福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能够提升工人的效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Cell-DEVS的森林灭火资源调度狼群优化算法
李斌, 陈爱斌, 周国雄, 周涛
计算机应用    2018, 38 (5): 1494-1499.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7102603
摘要483)      PDF (1010KB)(484)    收藏
针对森林消防调度兵力组织难、精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ll-DEVS的森林灭火资源调度狼群优化算法。首先,利用Rothermel林火蔓延模型,对林火蔓延速度进行等级划分;其次,根据森林消防"控制要害"的原则,对森林灭火资源调度进行耦合驱动模块化建模,建立了基于Cell-DEVS模型的狼群强者生存更新机制(WSSUM);最后,针对森林灭火资源在单位时间步长局部调度搜索中不够精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局部搜索策略狼群优化算法(WOA),对资源在局部游走阶段实现调度交互。与WSSUM算法相比,WOA在减少任务执行时间的同时,改善了局部搜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收敛速度较改进前提高了10.1%。该研究适应于配备了定位设备的单兵消防作战指挥系统,实现差异化精细调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改进核模糊C均值类间极大化聚类算法
李斌, 狄岚, 王少华, 于晓瞳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7): 1981-1987.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07.1981
摘要407)      PDF (886KB)(359)    收藏
传统的核聚类仅考虑了类内元素的关系而忽略了类间的关系,对边界模糊或边界存在噪声点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时,会造成边界点的误分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核模糊C均值(KFCM)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核模糊C均值类间极大化聚类(MKFCM)算法。该算法考虑了类内元素和类间元素的联系,引入了高维特征空间的类间极大惩罚项和调控因子,拉大类中心间的距离,使得边界处的样本得到了较好的划分。在各模拟数据集的实验中,该算法在类中心的偏移距离相对其他算法均有明显降低。在人造高斯数据集的实验中,该算法的精度(ACC)、归一化互信息(NMI)、芮氏指标(RI)指标分别提升至0.9132,0.7575,0.913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组合分类算法的源代码注释质量评估方法
余海, 李斌, 王培霞, 贾荻, 王永吉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12): 3448-3453.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12.3448
摘要829)      PDF (1127KB)(620)    收藏
源代码注释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往往需要利用人工或自动化的方法产生分析注释,注释的质量评估也往往是通过人工来完成,这无疑是低效不客观的。为此,首先从注释的格式、语言形式、内容以及与代码相关度4个方面出发构建注释评估准则;进而,基于这一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分类算法的注释质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将机器学习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到注释质量评估中来,利用分类算法将注释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级。通过对基本分类算法的组合使用,使得评估效果进一步提高。组合分类算法的准确率和F1值较单独使用某一种分类算法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除宏平均F1值外,各项指标都达到了7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注释质量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改进基本矩阵计算和优化的多摄像机并行标定算法
李斌 谭光华 高春鸣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8): 2300-2305.  
摘要630)      PDF (1225KB)(552)    收藏
多摄像机系统具有摄像机数目多、空间位置分布复杂特点,导致多摄像机标定效率低。基本矩阵计算和非线性优化是摄像机标定算法的关键步骤。针对标定物空间位置相互独立性,改进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的基本矩阵计算和简化非线性优化的增量方程,提出多摄像机系统的并行标定算法。该算法挖掘多摄像机标定过程的内在并行化,从而提高了标定的时间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多摄像机标定算法,并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O(n3)降为O(n)。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多摄像机系统并行标定算法在不损失精度的同时能够减少标定时间,实现多摄像机系统的快速标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红外摄像机组的一维标定物设计和标定
李斌 谭光华 高春鸣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5): 1423-1449.   DOI: 10.3724/SP.J.1087.2013.01423
摘要875)      PDF (952KB)(702)    收藏
在标定过程中针对红外摄像机组缺乏颜色和纹理信息而无法完成标定点空间和图像坐标匹配,提出一维标定物设计准则。当一维标定物的标记点相互距离满足给定比例关系,通过标记点的像素距离作为判断条件,对标定的标记点空间和图像位置进行匹配。理论上证明了设计准则的可靠性。实验表明:满足设计准则的一维标定物操作简单、匹配方便,标定后红外摄像机组参数精度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面向管理实体对象的海量工程项目数据模型及实现
李成华 江小平 向文 李斌
计算机应用    2013, 33 (04): 1010-1014.   DOI: 10.3724/SP.J.1087.2013.01010
摘要782)      PDF (762KB)(470)    收藏
针对建立统一数据模型的PIP数据中心的需求,提出一种面向管理实体对象的数据基本模型,把工程项目数据按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基于工作流的可管理的实体对象,给出了项目工程数据概念层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项目工程数据的自然表达和记录。进一步,基于文档型数据库MongoDB技术提出工程项目数据的组织方法,并设计了存储服务集群架构方案。实验表明,该存储方案具有高效的数据写入和查询性能,具有服务高可用性和存储能力的可扩展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一种新的离散混沌同步保密通信方案
潘勃 李骞 冯金富 徐建军 李斌 陶茜
计算机应用    2010, 30 (1): 198-202.  
摘要1411)      PDF (842KB)(1075)    收藏
系统地分析了一种新的TDERCS离散混沌系统产生的伪随机序列的复杂性,仿真验证了TD-ERCS离散系统是复杂性稳定的全域性离散混沌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TD-ERCS离散系统构造伪随机序列的双信道保密通信方案。在该方案中,发送端利用混沌驱动器产生混沌密钥和遮掩信号,基于混沌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CPRNG)将驱动离散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转化为加密密钥序列,并对信息信号先加密再遮掩。获得加密信号后使用一个信道传输,利用另一信道传输系统同步的单变量同步信号。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在密钥安全性和算法复杂性方面性能良好,且易于软件实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结合贝叶斯理论的故障树模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尹伟 章卫国 李斌 刘小雄
计算机应用   
摘要1501)      PDF (616KB)(752)    收藏
由于飞行器地勤维修的复杂性,在维修中容易造成地勤人员排故过程的盲目和低效,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理论知识的模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利用贝叶斯理论修改模糊关系算式以获得定量运算关系,并且给出了决策步骤。应用飞行控制系统实例进行仿真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一种带约束的最小离差平方和系统聚类法及应用
李斌,郭剑毅
计算机应用    2005, 25 (01): 45-48.   DOI: 10.3724/SP.J.1087.2005.00045
摘要2553)      PDF (190KB)(1148)    收藏
针对异常数据的不利影响和类数难以判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约束的最小离差平方和系统聚类法,包括对初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聚类检验指标分析、主因素分析等。通过对实际调查样本数据进行聚类,挖掘和分析客户群中所存在的不同特征的组群,得到了直观的聚类过程和较合理的分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